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自闭夫君种田妻

正文 第十三章

    日头渐渐西移,路家母女俩把家里归置完毕,又把些小件行礼收至车上。原先已经拜托梅婶一家帮忙看顾宅院,所以剩下的杂七杂八也放心的悉数留在家中。梅婶又携灵草过来相送,几个小女孩儿又将路瑶和竹远闹腾一番,路瑶少不得把准备好的一些珠花头饰分给她们。惟小四妞说什么也不要,一径抱着路瑶的胳膊不愿放开。路瑶也觉不舍,哄着她半天,才慢慢好转过来。路瑶却没有见到大鹏的身影,想是在家醉卧呢。

    林家特派了辆车专门来接路氏,于是路瑶和娘亲乘一辆车,却让竹远单独坐一辆,逶迤奔林家大院而来。

    路瑶见娘亲神色郁郁,又掀开帘子不时回顾,便知她心里不舍,“娘亲,若是以后想回来,我随时可以陪你过来住几天。”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想来那院子咱们也住了近十七年,这样一来,倒舍不得。”路氏勉强笑着感叹道。

    路瑶把头探出窗外回望--自家院门前一道阔路延伸至远处山角下,路边斜坡下来是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溪。门前有一株大槐树,树下一口古井,旁边横着一个石辘轳。老黄狗睡在路中间,巷子里母猪也挨挨挤挤的带着一队小猪出来溜达,风吹着梧桐叶子拉拉作响。

    不知谁家的一群小儿女追跑着过去,留下一串叮咚的笑音。

    “娘亲,我小时候也是那般玩闹吗?”路瑶托腮问道。

    “你呀,倒很乖顺,总爱跟着你大鹏哥后面玩耍,那时大家都叫你小跟屁虫。”路氏宠溺的笑着。

    “那你没送我去学堂里念书?”路瑶真正小时候的事情并没有多问过路氏。

    “本来咱们家就无余财,况且女子无才便是德。后来见你聪敏,娘就教了你些许字。你后来识得字还是大鹏上了学回来又交给你的呢。”路氏沉思道。

    敢情娘亲一直把大鹏作为未来女婿人选,只是后来自己醒来后立志绝不嫁人,才让这事作罢。那两个条件,娘亲心中定是为难的很--已经让梅家帮扶了多年,本欲让她以身相许,但她执意让娘亲也一道过去,这样一来又是两个累赘,娘亲心中自然也是过意不去。

    “娘看竹远也是个纯良的孩子,生的又是一表人才,瑶儿,你可觉得满意?”路氏见女儿陷入沉思,以为自己提起旧话让她为难了。

    “娘,说实话我嫁给他也是因为自己的私心,他却很信任我,不知将来会怎样,眼下也走一步算一步吧。”路瑶趴在娘亲膝头,喃喃道,“要不以后还是咱们娘俩一块过吧,咱们上城里住去,繁华热闹,又不比咱们这里诸事不便。我再重操旧业,做点小生意,吃喝也不用你发愁。”

    “傻丫头,说的什么话,你既已嫁人,还说这些何用,以后等有了孩儿,你就本分了。”路氏见女儿仍旧执迷不悟,担心道。

    “我才不会要孩子呢,我哪儿也不去,就服侍你一辈子好了。”说完,见路氏又忧愁起来,只得讲些以后要相夫教子,举案齐眉的话来哄娘亲开心。

    到得林家之后,路氏怕惊动众人,吩咐路瑶就从后院侧门进去。谁知林家大夫人却在后院正房高坐,早等着迎接亲家母。

    马车停顿妥当,路氏在路瑶的搀扶下中缓步进门,却见顶头来了一群鲜亮的丫鬟媳妇。路氏便知是亲家母过来亲迎,但见一位年龄和自己相当的华贵夫人,着绫罗,戴珠翠,满面笑容的迎上前来。

    “亲家母,可是等到你来了,怎么不让人在门口知会一声,好歹得到门口迎一迎,这下子可是失了礼。竹远,过来替我给你岳母大人赔罪。”林氏早一眼瞅见儿子,却见他并不避人,神情也不同以往,心中不由又喜又悲。

    竹远刚刚还低着头躲在人后,这下听到母亲点名,脚往前不由自主迈了几步,然却脸色微红的顿在一边。

    “这可使不得,亲家夫人折煞老身。好孩子,你母亲说笑呢,快歇着去吧。”路氏赶紧接道。

    “亲家母不必客气,折腾这一路想也乏了,先到屋里歇歇儿。让她们忙去收拾,咱姐俩儿说会话去。”林氏说着牵了路氏的手,往正房走去。

    进得这间正房,即是路瑶当日收拾出来要与母亲住的套间。路瑶也不怕人说她村气,净挑着些精致的玩意儿摆在各处,连琴棋书画也一应俱全。那些个坐卧之物既精巧又舒适,窗纱帘幕也都挑些娘亲喜欢的淡雅素净的置办。还让会针黹的几个丫头做些软垫靠枕之类的,也都华美异常。

    “亲家母,你看这里可还宽敞些?还有什么紧缺的,横竖有我给你送过来。”说着又让丫头把自己准备的礼品拿过来,俱是些新鲜衣料,金钗玉钿。路氏不是贪图富贵之人,只感激林氏体贴周到之意。

    两人正谦让间,林氏的贴身丫鬟芙蓉过来回道:“夫人,二姨娘和三姨娘候在门外。”

    “还不让进来和亲家见礼。”

    说着芙蓉出去了,请进来两个珠光宝气的夫人。路氏紧上前几步见礼,因来者即客,二姨娘和三姨娘上前福了一福。路氏惶恐不安,仅受了半个礼。

    三姨娘细细打量了一番路氏--虽衣饰简单,容貌却也清雅端庄,知分识寸,进退有礼,尚有一股子清矍之气。她不由得思量起来,这眉眼倒像是在哪里见过一般。

    二姨娘见路氏衣着暗淡,早有不屑之意,只是大夫人可劲儿的热情款待,不由得上前陪笑道:“少奶奶倒颇会收拾屋子,瞧这满棚满柜的稀罕物事,亲家母您以后尽等着享福吧”

    路氏谦道:“瑶儿年少,又不懂大家庭的规矩,以后还请夫人和姨娘多多教导才是。”

    “咱们家也是乡野出身,哪算的上什么大家,我看瑶儿倒好,一点即通的。”林大夫人淡道,心中却想着这个儿媳妇可不是一般人。

    三姨娘唤过一个手捧锦盒的丫鬟,两指轻挑开盒盖子,从里面捻出一只垒丝金蝶的钗子。又紧几步上前拉住路氏的手,慢笑道:“亲家夫人知书达理,必看不上我那几点子首饰。今日把我这只陪嫁的钗子拿来,权作相见之礼,一点心意,万望笑纳。”

    二姨娘没想到这女人居然出了血本,赶紧把准备好的几件自己看不上眼的衣裙,使个眼色让小丫头子撤了出去。又呼得撸下腕上的玉镯塞到了路氏手里:“我可比不上三姨娘嫁妆厚实,这玉成色不错,老夫人,莫嫌寒酸。”

    路氏见众人如此客气,心中暗道失策,后悔先前并未准备厚重答礼,只好说道:“多谢亲家厚爱,今日仓促,未备下表礼,明日定当登门答谢。”

    二姨娘心里哼了一声,暗道:“果然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白白便宜了这穷鬼破落户。”表面上却推让一番,转了个话题道,“亲家母可知,少奶奶容貌恢复还是太太的神技呢。”二姨娘早就打听了个遍,只恨还未亲眼得见这位传说中的西施。

    “一时匆忙,倒忘了谢过亲家,今早上见瑶儿面上毒瘴尽消,一听原来是亲家母妙手回春,正不知如何感激是好。”说着路氏起身又拜了下去,慌得林夫人赶紧让芙蓉来扶。

    “都是一家人,还说什么两家话。要说瑶儿的容貌,我倒是不敢称谢。昨日给她把脉,见她并无异端。那汤药也不过是新妇调理之用,哪有恁般功效。”

    路瑶刚踏进门来就听到这番说辞,林婆婆说的隐晦些,路瑶还是明白了--那八成就是些什么治疗妇科杂症,补气养血的方子,说不定还以为她肾虚脾弱之类的。可叹当时怎么就一气喝干了!

    路瑶恨恨然进了门,就听二姨娘一声惊呼,奔上前来:“哎哟,我今儿才算知道什么是仙女下凡,瞧这眉是眉,眼是眼的,比说书唱戏上的大家闺秀都美上三分。”

    路瑶躲避不过,只好敛声说道:“我这脸面多亏了太太的医治,才有今日。况二姨娘拿我比戏子,真让人愧不敢当。”

    二姨娘今见路瑶容貌阖家上下无人能及,更不用说自己的女儿,当下心生嫉恨。谁想路瑶不若上回柔顺可欺,脸上顿时讪讪的下不来。

    “二姨娘夸人向来非同寻常,瑶儿别和她一般见识。厨房里饭菜可准备齐整。”林夫人淡淡的看了一眼二姨娘,又向着路瑶说道。

    “儿媳正要禀报,厨房刚来问是否现在摆饭。”路瑶也不把二姨娘的话放在心上,只想母亲中午也没吃好饭,也该饿着了。

    “亲家母,现在就把这里当家里一样,我刚命厨娘做了几道小菜,略用一些吧。”

    说罢命人摆饭不提。却说饭毕已是掌灯时分,众人各回各屋,竹远也匆匆进了书房。

    “瑶儿,这房子是不是太大了些,娘还是挤着点睡踏实。”路氏来回看了一圈,这屋子也太破费了,那里间的大架子床好像也不合宜。

    “娘,有我陪着你还嫌大呀,这多宽敞啊。”路瑶伸了个懒腰,笑道。

    “说什么呢,傻女儿,你和娘睡,那竹远怎么办啊?”路氏一副狐疑的口气,这两人的情形确实有点怪。

    路瑶吐吐舌头,就知道娘亲往这上面绕,“这不是你刚来吗,我怕你挑床,而且我好几天没和你一块了,就想和你说说心里话。”

    “瑶儿,不是娘不心疼你,你应该懂得为娘的一片苦心才是。你又没有个父兄姊妹,要在这豪门大院里立足,没个自己的孩儿怎么能行?”路氏见女儿冥顽不灵,语重心长道。

    路瑶即便前世也不喜听这婚姻之道,又怕隔墙有耳,免不了沉声道:“女儿记下了,你早点歇息吧,明早上我再过来。”

    路瑶心有不甘,本想着接母亲过来承欢膝下,这下倒好,一个竹远就把娘俩疏远了。难道嫁出的女儿,果然是泼出去的水么。她都这么努力的往回流了,还是流不回娘家门了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