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就感觉是水就要烧开了,但是突然来了一盆凉水,把火给熄灭了一样。自然县丞大人也给压抑们出了点银子,算是误工费吧,晴雯这样理解。

    因为离东山镇很近,所以晴雯和王子安赶在除夕前会了去,全家过了一个完整的年,等到了正月初十就又急急忙忙的回去了。幸好回去了,不然真的要误事。

    因为有僧人在佛光寺发现了尹二少爷的尸体!本来是要正月十五以后衙门才开的,但是这是个紧急情况,也顾不得这些,就让还在过年的一干人等都回来了。

    又是这个佛光寺,也太巧了吧,从上次发现那一群人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结果竟然发现了杀人逃跑的尹二少!这其中有什么牵连吗?

    晴雯专门去了一趟尹府,尹府里的人都愁容惨淡,没有一点儿过年的气氛。晴雯直接去了尹大奶奶的屋子,尹大奶奶一见到晴雯就说道:“你可算来了,我都快疯了,不知道我们家的风水是不是有问题,怎么这些事一个接一个的,都在我们家发生!你说,我刚刚把铺子卖了才把老二的官司给结了,现在老二又出了这样的事!老二的姨娘天天闹,弄得我头疼!”

    “到底是怎么回事?尹二少一直没有回来?”晴雯问道。

    “我也以为没有回来,不过最后他姨娘说是正月初一的时候回来过,但是都瞒着我们呢,最后出了事才说出来,你说这都叫什么事!现在老爷子也病了,就只有我和相公忙着,这下子是一定要告到底了!”

    你们拿钱让常氏的父母不告,现在出了这样的事,连凶手也找不到,就是不告也没有办法啊。而且佛光寺,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蹊跷呢?会不会就是运河上的那群人干得?

    “那那位姨娘有没有说尹二少回来和她说了什么?”晴雯问道。

    “她说没有,只是说回来看一看她,我猜她在说谎!”尹大奶奶说道。

    “那你带我去她那里,我问一问,现在她儿子都不在了,她要是再不说实话,那可就没有救了。”

    晴雯跟着尹大奶奶来到了这位姨娘的屋子,看见一个小丫鬟在床边伺候着,那姨娘脸色蜡黄,病歪歪的。看见尹大奶奶进来也没有动静,直到尹大奶奶把晴雯给介绍了,才扑向晴雯,说道:“王夫人,您可要让王大人给我们二少爷申冤那,他死的好冤那,一定要找到那个凶手,把他千刀万剐啊。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以后让我怎么活哟!”

    “姨太太,你冷静一点,有话好好说,你这样哭哭啼啼的我也帮不了你忙。”现在自己的儿子被人杀害了,你就心疼了,那你儿子杀了别人家的闺女,你用银子把人打发了,你说你会不会良心不安?不过常氏的父母也是自愿的,但是晴雯就忍不住诽谤。

    尹大奶奶把丫鬟都叫了出去,屋子里只剩线晴雯和这位姨娘,晴雯问道:“我听说二少爷中间回来过一趟,他有没有说过什么?”

    “没……没说过什么。”这位姨太太遮遮掩掩的。

    晴雯有点生气,都到了什么时候了,还这样,是不是不想为他儿子申冤啊。

    晴雯说道:“姨太太,现在你要是不把你知道的告诉我,那你儿子的冤你还要不要申,你这样不说实话对谁有好处,你就想要凶手逍遥法外是不是?目前这屋子里的人就你是最后见到二少爷的,你说到时候别人怀疑二少爷的死和你有关你怎么办?”

    “这是谁胡说八道!我是二少爷的亲娘,我会害他?”

    “既然不是,那你有什么不好说的?”晴雯问道。

    “我,我是见过二少爷一面,但是他也没有和我说什么。我又怕老爷生他的气,又怕大少奶奶找他还那一千两银子,所以我,我才没有告诉别人的,而且,我还怕常氏的父母面上是不告他了,但是说不定背后又找人对付他,所以就让他再出去躲一躲,等过一段时间再说。谁想到竟然会害了他啊,您说,是不是常氏的父母派人害了他?一定是,一定是!”

    晴雯说道:“这个基本不可能,常氏的父母既然已经接受了你们的钱,那就说明他们是爱财的,如果他们想要人对付二少爷,那么就得找人,找人就得出钱,这杀一个人的钱,也不少吧,还得有封口费,你说常氏的父母会干这样亏本的买卖吗?而且你都这样想了,那别人就想不到他们头上去?在这明显的时期,他们不会干这样的事情,他们可不是为了女儿能够拼命的主。”

    “夫人你这样一说,我心里就清楚了,可是到底是谁害了二少爷呢?”

    “那你实话告诉我,二少爷回来有没有和你说过什么?”晴雯问道。

    “二少爷别的没有说,不过他听到我说分家的事情后,就说道‘分就分,以后我发财了可别眼红’,我正想问他发什么财,他就急冲冲的走了,没想到这一走就再也见不到面了,我苦命的孩子啊,你留着你姨娘在这个世上遭罪干什么啊。哪个杀千刀的啊,你是要了我的命啊。”这姨太太哭起来跟唱歌一样,晴雯实在招架不住,只好退出来。

    尹大奶奶问道:“问出点什么来没有?”

    晴雯说道:“也没有,你二弟有没有什么赚钱的途径?”

    “他?他哪里有什么赚钱的途径?天天都是混吃混喝,唉,公公又疼他,我们又不好说什么,只能让他这样过下去,没想到出了这事。虽然平时不待见他,可是想着他似地不明不白的,也难受。你说,他为什么会杀了二弟妹呢?会不会因为这样才被人杀死的?”

    “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我回去会和相公把这里的情况说明一下的,你自己也注意身体,别累垮了。”

    从尹府出来,晴雯去了前院找王子安,王子安听了晴雯说的,说道:“那就对了,这尹二少一定是无意间发现了那伙人的秘密,所以才被人杀人灭口的。”

    原来这尹二少的尸体是被放在了正殿佛龛下面,要是不注意绝对发现不了。还是佛光寺的僧人想着到了元宵节前有人要上香,所以才想着里里外外打扫一番,这一打扫就打扫出一个尸体出来,虽然出家人把生死早就看淡了,但是突然出现一个死人也是让打扫屋子的小沙弥吓了个半死。

    急急忙忙的让人跑来报案,刚好这县衙的一个衙役是住在佛光时附近,知道了这事过来看,认出了这尸体就是县丞的二儿子,以前见过。急急忙忙的就把别的衙役也叫过来了,正好王子安也回来了,一起去佛光寺看,发现这尹二少是被人勒死的,仵作看痕迹,是被人从后面给勒死的。最后把在尹府拓的鞋印和尹二少的一对比,果然相符,这样尹二少杀死尹二少奶奶就成立了,虽然最后不了了之。

    那么尹二少为什么会死在佛光寺呢,这个被县衙重点注意的寺庙?

    寺里的和尚没有几个,问来问去也问不出个什么来。王子安和县尉黄达人还有文师爷对这个佛光寺就更感兴趣了,绝对大有文章。

    现在听晴雯说了尹二少的话,就更加清楚了,说道:“这佛光寺一定是那些人藏银子的地方,被尹二少不小心发现了,所以他才会说发财了。他不回家就是想要把那银子给找出来,结果却被人发现,最后把他给勒死了。”

    “那银子找到了没有?”晴雯问道。

    “正在找,不过我倒是想要引蛇出洞,现在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尹二少的尸体,那么那伙人也一定知道了,他们肯定会着急,怕我们发现什么。所以我决定先把尹二少的死因另外弄一个,然后全部撤出佛光寺,这伙人知道了,肯定会再次光临佛光寺的,到时候我们来个瓮中捉鳖。”

    “好主意啊,相公,你真是越来越聪明了!不过你可要主意隐密性,别让人泄露了,也别让人知道了你们有人在监视佛光寺。”

    “知道了,我已经和通州水师那边的人打招呼了,他们的能力比我们衙役强,到时候一定能成的。”

    是不是要化妆成和尚或者是附近的老百姓呢?搞的好像地下党一样,晴雯真想去看一看,不过这事也只能想一想,要看,你到现代来吧。

    没过多久,通州县尹家二少爷的案子就破了,原来是尹二少还不知道自己的杀人事件已经完结,所以一直躲在外面,最后躲在了佛光寺,寺里面的一个和尚见这位施主穿的好,就起了歹意,趁一天晚上就把人给勒死了,那和尚还只喊自己冤枉,不过衙役从他屋子里搜出了尹二少的衣服和银子,让那和尚无话可说,直接给投到了县衙大牢,只等着上报,然后刑部批下来秋后处斩。

    这件事在通州百姓里都传开了,包括尹二少因为和自己的老婆起了争执,一恼火把她给杀了,也说的是好像亲自看见的一样,都说尹二少是一报还一报,自己杀人,别人杀他。就是那和尚忒不是东西了,不是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吗?怎么就为了这点钱财而杀人?

    其实衙役们在这和尚屋子里真的搜到了尹二少的东西,那和尚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带回去了,喊冤都来不及喊,现在在大牢里等死。

    就这样,这件事算是尘埃落定,通州城里又恢复了平静。

    一个漆黑的晚上,一伙人悄悄的去了佛光寺,在正殿上点起了灯,来到了佛像的后座,不知道按了什么开关,那佛像的底座就出现了一个洞,这伙人立刻进去,没过一会儿就抬出了几箱东西。其中一人说道:“幸好我当时够机灵,把那个小子的衣服给塞到了一个和尚的屋子里,不然啊,咱们还没有这么好的机会把银子给抬出来,现在这里出了人命官司,我们这事倒是给掩盖了。”

    “是好机会,现在全县的人的注意力都跑带那上面来了,对于我们这件事倒是不怎么关注了,那尹二少真的是死得其所啊,想要银子就得要命!”另一个人说道。

    “别多说话,弄好了就赶紧走,以后这个地方也不能用了!咱们这次是运气,下一次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就是,现在的买卖也不好做了,你说张大彪谁不好劫持,偏偏他点背,竟然劫持到了肃亲王,害得水师都过来了,要不是主子英明,咱们不是一逮一个准!话说,这通州县令,也是个笨的,

    竟然就这样把和尚抓起来了了事。”

    “哼,他不这样能怎么样?你说他才刚上任,就出了两条人命,他要是不快一点破案,我看他的乌纱帽是保不住了,刚好有个替罪羊,他不好好利用,怎么对得起他?也是那尹二少贪财,连我们的东西都敢要,小命没有了,也是活该!”

    “都弄出来了没有,弄完了我们就赶紧走,这地方不能呆太久,被人发现了就不好了。”一个首领模样的人说道。

    “都弄出来了,一共是五箱!”

    “那咱们赶紧走!”

    “走!往哪里走?”霎那间这正殿就灯火通明,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带了许多官兵把这些人都围住了,“等的就是你们自投罗网!”

    这些人还要反抗,被官兵用箭射杀了几个都老实了,那首领模样的人眼看逃脱不了,就用刀摸了脖子,其他的人可没有这个胆量,只好束手就擒。

    王子安和水师统领蒋统领道谢道:“多谢蒋大人鼎力相助!”

    “王大人客气了,这次能这么快抓住这伙贼子,并且找到这些银子,王大人功不可没。”

    蒋大人手一挥,官兵们就把这伙人带了回去,五箱金银自然也被带走。蒋大人看了一眼正殿,说道:“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佛堂竟然有这样的机关,看来这事牵连的人来头可是不小,王大人可是做好准备了?”

    “为官一任,自然是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王子安答道。

    “好好好,姜大人果然没有看错人。有什么需要我的,尽管派人来找我,我一定会义不容辞。”

    这伙人在这一代是猖狂惯了,现在被一锅端,不知道背后的人会不会跳脚,刚才自杀的那个贼子,一定是知道内幕,所以才会那样。看来这事真是没有那么简单。

    抓住了贼子,连夜审问,那伙人只知道自己是听命行事,也招认了是他们在运河上抢劫,抢劫的大宗买卖都是让首领处理的,自己拿到自己应得的那份,原来所得的银子去哪里去了,他们不知道,反正只要不短了自己的那一份,也没有什么。最近是因为遇到了肃亲王,所以才想着把银子放到佛光寺的,至于为什么佛光寺里有那个机关,他们不知道,都是首领带他们过去的,现在首领死了,他们一点儿也不清楚。

    那首领知道叫什么吗?也不知道,只是首领首领的叫着,

    把首领的尸体弄回来,也没有人认识。

    问道,为什么想到要到运河里抢劫。答曰:都是首领给我们出的主意,我们看这法子得的钱多,所以就干了下来。

    那为什么上次没有抓到你们?答曰:上次是因为是哪一班人出去干活,我们正轮着休息。

    那你们的首领就不出去干活?答曰:首领只有碰到大买卖才会动手,哪里知道那艘小船是位王爷?

    又问这一伙人都是哪里的人。答曰:都是通州一代的老百姓,平时没有活干,所以才干这个行当的,咱们没有杀过人,只是抢劫。

    王子安让人把这些人是哪里的人都给记下,只等着天亮了去核实。看来是问不出什么来了,最重要的人已经死亡,估计就是怕被别人问出点什么来,牵连到他背后的主子。

    这是真是难办啊。

    又问道,尹二少爷是不是你们杀死的?答曰:“不是,是首领看他鬼鬼祟祟的在佛光寺,还总在正殿找东找西,一次就被首领发现,从背后给勒死了。我们可不敢杀人。只是把他的东西给弄到了一个和尚的屋子里,其他的事没有干。”

    得了,尹二少真的是因为财死。审问完了这些人,王子安连夜给姜瑜写了一封信,把这件事交代了一下。特意提了这事幕后还有人。

    姜大人回信:这件事京里自有安排,让王子安好好的整顿通州事物。并对王子安这么快就把剩下的劫匪给抓捕归案进行了表扬。

    终于完成了姜大人交代给自己的事情,王子安觉得浑身都轻松了许多。相信幕后的人经过这件事,很长时间都要销声匿迹了。既然京里有安排,自己这个小小的县令就不用多费事了。

    尹二少的案子终于真相大白,那受冤的和尚也被放了出来。尹家知道了尹二少真正的死因,不知道是可悲还是可笑。尹县丞的身体彻底垮了下来,就辞去了官职,上面又派来了一位唐县丞,接替尹县丞。

    这天,尹大奶奶过来跟晴雯告别:“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在这里都没脸呆下去了,公公想着要去乡下住了,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这家也分不成了,铺子也卖了,唉,以后到了乡下就没有这样的事了吧。”

    “到了乡下也好,我们要见面也容易,你们家也有马车,说话就到了,我没有别的话跟你说,只能说多保重了。”

    “谢谢你,这段时间要不是你相信我,我说不定还会坐牢。你自己也要多保重,我会来看你的。”

    尹家一家去了乡下,从通州县城消失。晴雯有一段时间还挺失落,虽然和尹大奶奶只相处了一段时间,但是说得到一起,现在就没有说得上话的了,文夫人想着给儿子准备成亲用的东西呢,今年金保已经十五岁了,她想着要今年给金保成亲,她娘家的侄女儿和金保是同一年的,但是比金保还大个月份呢,所以等娘家侄女儿及笄了,就要把人送过来成亲了。

    文夫人想着自己买一个四合院,不然老住着县衙的屋子,也不像话,而且这通州离京城近,就是买了院子也不浪费。儿子成亲了和儿媳妇住正好,所以她这一段时间就忙这个了。

    而县尉黄夫人呢,你要是不和她说话,她是绝对不和你说一句话的,晴雯想着,是丫头又怎么了?自己以前还是丫头呢,还没有这样自卑过呢,算了,说不到一块儿去。

    宝儿今年七岁了,开始学针线,一天排的满满的,上午学书本上的东西,下午学绣花,只有吃饭的时候可以跟她说上几句话,这孩子是干一行爱一行,每件事都要求做到最好,所以读书是要读透了,绣花是要修好了,不然就不休息,也不知道随了谁。

    晴雯处理了府里的事情,只好和辰哥儿一起玩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