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经过两个月的行程,终于在十月中旬赶回了东山镇,李大川带着几个伙计早已经在镇上的必经之路等着。远远的看见十几辆马车经过,看到了熟悉的豆子,忙叫住了人。

    晴雯心里万分激动,对着宝儿和辰哥儿说道:“是你们舅舅过来了,走,我们下去见舅舅去!”

    而王子安早就和李大川见礼了。晴雯带着两个孩子下了马车,李大川见自己妹子三年不见,神色比原来还要好,就知道她这日子过的很好,满脸的高兴,不过他又不是擅长表达的人,只是激动了叫了一声‘妹子’。晴雯也含着眼泪,“大川哥。宝儿,快点叫舅舅!”

    宝儿立刻有礼的给李大川行了个礼,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舅舅’。李大川笑着说道:“宝儿都这么大了!真是太好了!娘每天都在念叨呢。这个是我外甥吧,真好!”

    王子安也笑着说:“咱们别在这路口了,赶紧回去吧,两个老太太都等急了!”

    “对对对,瞧我,一高兴就忘了这茬了。妹子妹夫你们快上马车,咱们回家去!”

    马车行到了一座灰墙青瓦的大院子才算是停下。晴雯等人下来车,就看见李氏,赵氏,秦氏,还有秦氏的两个儿子都在门口等着他们,见了面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特别是李氏,抱着辰哥儿就不撒手。

    好不容易进了屋,王子安和晴雯带着孩子们给李氏和赵氏两位老人家磕了头,秦氏忙说道:“妹妹和妹夫远道而来,风尘仆仆的,还是先让他们回屋子梳洗一番再说吧。”

    “对对对,人都回来了,咱们有的是时间说话。”

    秦氏把晴雯等人带到了正院,说道:“知道你们要回来,这院子早就收拾好了,你们先休息一会儿,等会儿咱们吃完午饭再说。”

    晴雯点头,确实是比较疲劳,就在红梅等人的服饰下,洗了脸,又换了一身衣服,然后小睡了一会儿,等到有人叫自己和王子安去吃饭才起来。

    吃饭的时候,和原来在李村的时候一样,没有分男女,大家都坐在一桌。晴雯看桌上的菜很丰盛,而且都是自己和王子安爱吃的,就不客气的吃了起来,宝儿坐在赵氏和李氏旁边,辰哥儿有奶娘照看着,秦氏的两个孩子,虎子和鹏儿也都规规矩矩的坐在秦氏和李大川旁边。赵氏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这下子大家都团聚了!”

    李氏也笑着说道:“亲家母,可不是,如今咱们都住在镇上,串门子也方便啊。现在晴雯也给子安生了儿子了,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大家又问了晴雯和王子安在翼城那边的生活,两人简单的说了说,当然都是捡好事说,其他的说了也无益。等到这一顿饭吃完,李大川自然要去和王子安说事,两个人去了另一间屋子,几个小孩子被丫鬟们抱到外面玩去了,屋子里的四个女人就说起了私房话。

    秦氏先说道:“这次接到你们的哦信,说要回来买院子,我和大川就在这镇上打听了好一段时间,本来都觉得不行,准备自己出钱盖房子了,最后有一户人家要去京城定居,就要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我们从牙行听说了,就过来打探,看着这房子还不错,是三进的,听晴雯说了你们县衙后院的情况,我觉得这个院子正适合,就和大川商量了,买下来了。晴雯,你觉得怎么样?”

    晴雯道:“很不错,麻烦大哥和大嫂了。”

    “客气什么?咱们还分谁和谁啊。要不是你们,我和你大川哥也不可能搬到镇上来,现在那家具铺子生意很好,所以我们也买了一个小院子,就在你们这不远,等你们空下来了,就去我们那里去。”

    “好,到时候我一定去,大嫂可要准备好吃的给我。”晴雯说道。

    “当然少不了小姑子的。”秦氏也笑着说道。

    赵氏也笑道:“看你这气色挺好,我就放心了,翼城那边气候还好吧。有没有吃什么苦头?”

    “大娘,我挺好的,就是那边比这边雨说多多了,有点不习惯。咱们这里,一年四季都没有几天雨。”

    “也是,那边是南边,雨水是多了去。”秦氏说道。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秦氏和赵氏就要告辞而去,留给晴雯和李氏单独说话,晴雯估计赵氏和秦氏也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可是挨着李氏的面,不好说出来。这也是,娘家和婆家关心的侧重点不同,有的时候娘家会问女婿方面的事,说了婆婆这边会不高兴的,晴雯也没有留她们两位,只说等把家里的事处理好了,就去他们那边。两人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带着虎子和阿鹏先走了。

    等屋里正剩下李氏和晴雯的时候,李氏就要给晴雯行礼,把晴雯吓了一跳,忙说道:“娘,你这是干什么呢?”

    李氏道:“三少奶奶,我的身份我知道,以前都是我莽撞了,三少奶奶不计较是我的福气,可是我却不能这么心安理得的享受下去。”

    晴雯忙道:“娘,你对子安的情义,就是亲娘也不过如此,我和子安都不是那么迂腐的人,您就不要放在心上了,我们是真心把你当长辈看的,您要是这样不是折杀我们吗?难道您还想让我们认苏州那边的人当娘?他们原来那样对待子安,您看得下去?”

    “可是,我毕竟是个下人!”李氏不安的说道。

    “娘,难道因为你从前是个下人,我们就会看不起你吗?如果我们是那样的人,也不配在这个世上活着。您养育了子安,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一直陪着他,这份大恩大德,是什么赌换不来的。娘你也知道,我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要说我这身份,还是个乡下丫头呢。您说,要是真的以身份论,我也配不上子安不是?但是当年您没有嫌弃我的出身,让我做了您的儿媳妇,我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嫌弃你?要是嫌弃,我自己岂不是要嫌弃自己?”

    “那,要是苏州那边来人了,怎么办?”

    “娘,您就放心吧,我和子安已经商量好了,要是他们敢捣乱,我们就自己分出来成为一支,以后和他们那边就没有任何关系了,反正他们找过来就没有好事,我们也不必怕他。”

    “你是说,你们要从族里脱出来?”李氏惊诧的问道。

    “嗯,我们都想过了,要是还是在那个族里,他们一定要求子安干这个干那个,他们不是就把着我们不敢自立门户吗?我们还偏偏就要自立门户了,没有了那王家的庇护,我们不也是生活的很好?娘,你觉得要是我们遭了难,那王家族人会伸出手来吗?肯定不会,说不定落井下石的人更多,所以我们要那个家族干什么?”

    晴雯说的是要脱离王家那个家族吗?这可是个大事,不是闹着玩的,李氏一时之间还接受不了,可是想着当年三少爷被自己的兄弟欺负成那个样子,这些族人谁出来说过一句公道话?还不是一个也没有?不过是怕了大少爷和二少爷的财富罢了。现在呢,现在三少爷有出息了,那就是想要用三少爷了。这族里的人不都是见风使舵的主?自己还不是因为没有了儿子,就要被族里的人卖了?所以这族不要也罢,尤其是现在三少爷越来越有出息,他们肯定要讨好三少爷,要三少爷给他们好处!

    李氏说道:“唉,这事你们觉得好就成,只是以后你们可真的是单打独斗了。”

    “怎么会呢?不是还有娘,还有嫂子大哥他们吗?以前我们也是这样过的啊。”

    李氏笑了,说道:“是啊,以前我们也是这样过的。呵呵,我看辰哥儿和三少爷长得一模一样,看了就喜欢的不得了。你也算是熬出头了。”

    “娘,还叫什么三少爷啊,子安听了心里会难受的。”

    “好好好,不叫三少爷了。你这孩子,子安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我原来还想着你什么时候能给他生一个儿子,才好呢,现在我的心愿都了了,以后啊,我就跟着你们养老了。”

    “好啊,要是子安还外任,娘就跟着我们一起去吧。”

    李氏道:“唉,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住折腾了,你们不是要自立门户了吗?那这里可就是你们的家了,以后不管你们到了哪里,都是要回来哦,我就替你们看好家就成了,你不知道啊,我去了一趟翼城,那路上的两个月,把我折腾的够呛。我可再也不想尝试了,外面还是你们两口子去闯吧。你要是心疼我,就多生几个孙子孙女给我,到时候留一两个在家里陪着我。”

    “那就让宝儿陪着你吧。”晴雯虽然不舍得,但是这为了尽孝也只好这样了。

    “孩子现在都还小呢,哪里能离开的了娘?现在孩子都带着,我也不是怕了那苏州的人,而是为了不必要的麻烦,那些人都市耍赖的,到时候说些不好听的,就难办了,我和亲家两个人这几年在一起可好了,一起带带虎子他们,还做些小生意,好的不得了,你就不要操心了。宝儿跟着你们好,女孩子家的,小时候就要多见些世面,以后大了嫁人了也不至于吃亏,我啊,等着辰哥儿到时候娶媳妇了,在家里陪着我呢。”

    那还得多少年啊。晴雯说道:“那要是子安这次任的官离这里近,您就跟着去好不好?”

    “到时候再说吧,这买的院子里没有人也不好,没有人气就容易衰败。到时候你们多留几个丫头陪我就成了。杏花那丫头我去年做主给她嫁出去了,嫁的就是李村的一户人家,现在都有身孕了,要不然就过来给你们磕头了。”

    “杏花都嫁人了啊,好快!她日子过的怎么样?”还记得小丫头还是个孩子呢,怎么也要当母亲了呢?

    李氏道:“杏花这孩子倒是实诚,也没有眼高于顶,她嫁的那个后生对她很好,你别担心,杏花日子过的好着呢。她婆婆对她也好,我还看过几次。”

    晴雯知道李氏始终就转不过弯来,要她在老家守着,她或许还会心安,但是要让她跟着一起上任当老太太,现在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肯了。晴雯觉得这事强求不得,她觉得哪样自在就哪样吧。要是以后王子安能够定下来就好了。那么就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辞官不干了,这个目前不可能;另一个就是做京官,一般京官做了就很少会放下去,除非是上面的人为了磨砺你,才让你外放。但是王子安已经是外放过了的,当上了京官,就会很少再外放了。这也得慢慢熬资历啊。目前王子安只是个七品的县令,离能够当京官的品级还差的远呢。

    晴雯和李氏谈了一会儿心,家里的事还一团糟,就和李氏说要安置下人。李氏就去看宝儿和辰哥儿去了。

    晴雯看着三进的房子和在翼城的时候差不多,就把后罩房分给了丫鬟们住,前面的倒座房给小厮们住,自己本来是住在东跨院,不过李氏和秦氏商量了,倒把正房让给了自己和王子安,李氏自己住在了西跨院,说是那里清静。

    晴雯让宝儿和她的丫鬟住在了东跨院,离自己也近一些。辰哥儿和她的奶娘就住在正房旁边的暖阁。正房还有两间耳房,就让红梅几个丫头住下来。

    带回来的东西除了正房摆一些外,西厢房里也放一些,因为不知道王子安谋到哪里去任职,所以好多包裹都没有打开,因为到时候还是要带走。

    第一天晚上,王子安和晴雯说了李大川把这几年田地里的进账都专门做了一个册子,原来他也不怎么识字,还专门请人让自己学了一年,好歹账册是看明白了,王子安叹道:“咱们能碰上大舅哥这样的人,也是我们的福气。这账册上写的收入每年都比往年多,就是遇上了灾年,大舅哥也没有减少,我猜他是自己拿银子补贴的,你说,怎么就有这么好的人呢?”

    “是啊,我们的运气都挺好的,虽然也倒霉过,但是最后的结果都不坏。所以啊,我们不要抱怨什么,好好过日子才对得起关心爱护我们的人。”

    大川哥那边自己还要回去问问到底有没有亏损银子,要是都补贴给自己家了,那他们家怎么办?他们家还是有两个小子要养活呢。

    第二天,王子安带上豆子和雨墨出发去竟趁吏部报道了,这事耽搁不得,早一点定下来,早一天安心。还是刘大哥赶车,刘大哥这几年对自己这个家看得很好,原来他和自己的家人都是在李村那个院子守着的,不过听说主家回来了,也提前赶到了镇上,就想着能为主家干点事。如今他的妻子和孩子还在李村。

    晴雯想着这几天光要见人都要见许多,除了赵氏一家,还有凤姐儿一家,刘姥姥一家,说不定镇上的人知道消息了,也会过来,还有李村的乡亲们,或多或少的会赶过来看自己一眼。

    晴雯早上把事情给交代下去,和李氏告别,就带着宝儿和辰哥儿去了赵氏那里。

    赵氏一家子住在一个四合院里,看起来干净明朗。秦氏帮着晴雯把孩子们看住,知道自己的婆婆和晴雯有私房话要说,就给了两个人单独的空间,让帮工的妻子做饭去了,小姑子回娘家,不好好招待那可是不行的。

    晴雯给赵氏磕了一个头,说道:“大娘,这几年没有在您面前尽孝,都是我的不是!”

    “看你这孩子,说什么话呢,要不是你资助了你大川哥,我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你大川哥自从开了这家具店,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你看,我以前想都想不到这一辈子还能在这镇上买房子,现在还不都住下来了?你说,要不是又你们的关系,那些人回到大川那里买家具吗?我心里都清楚,如果不是子安的关系,大川在这镇上立足都不容易。”

    “大娘,其实大川哥的家具打的也好,这个我也是知道的,所以要是没有大川哥的手艺,也不成是不是?这什么借势,也得有本事才行是不是?所以啊,大娘,你就别说是因为我们才这样,这其中,如果大川哥没有本事也不是不成的啊。”

    “你这丫头越来越会说话了。我说不过你,不过看你现在过的日子,我就放心了,你如今儿子也生了,我也彻底的放心了。我开始还怕王子安当了官,看你没有生儿子,就想着纳妾呢,现在看起来,他还是个好样的。幸好你婆婆回来了,不然我看她啊,就是没这个心思也抵不住别人说。”

    赵氏又说道:“你婆婆怎么半路回来了?”

    晴雯想着赵氏是自己亲娘一样的人,比李氏还要亲呢,就把李氏其实是王子安的奶娘的事情说了。赵氏听得目瞪口呆,“还有这样的事?”不过随即她又笑开了,说道:“这下我就更不用担心她用婆婆的款压你了,多好,名不正言不顺的,你啊,现在的日子太好了,我说你就是个有福的。”

    赵氏越想越高兴,晴雯忙说道:“大娘,这事放在心里就成了,您可别说出来,不然她面子上不好。子安也会怪我的。”

    “知道,你大娘还分得清轻重。也是她平时对你不错,我不会说的,要是她平时苛刻你,那我可就不会客气了。对了,那你说子安好有个继母在苏州,那万一她找过来怎么办?你不会还要伺候她?想她那样的德行,到时候你要吃苦怎么办?”

    “大娘,你放心,我已经办成了她要我办的事,以后她要是敢找过来,我可是拿她当陌生人看待的,她那样的人哪里值得当我的婆婆?”

    “到底是怎么回事?”赵氏问道。

    晴雯就把那位开始用假卖身契骗了王子安,然后又用真卖身契逼自己给她姑娘找婆家的事给赵氏说了一边,赵氏气得说道:“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人,简直是不要脸的狠!以后你也别理她,我见着了,一个扫把把她给打出去,反正我是个村妇我怕什么,一定让她不敢上门才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