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夏兰说道:“我们府上有专门做点心的,用不上,而且厨房里都是婆子,只有一个秋兰丫头,你要是真的想去,我可以和夫人说一说。”

    “不,不用了,我是说,我可以时不时的给主子们做点好吃的点心。”良辰说道。

    这个以后再说吧,你毕竟是刚来这里,你也知道,大家都是熬资历,慢慢来吧。“夏兰说道。

    夏兰把良辰安排在了小库房,这个小库房里装的都是晴雯和王子安的家当,并不多,但是每件东西都是有记录的,还有人情来往的东西,到这里的人除了每天检查一遍库里的东西外,就没有什么事了。主要风险是东西如果丢了,那就是失职。但是这县衙后院的人都很正派,估计丢东西的可能性很少。所以良辰的活实在是很清闲。

    夏兰三人考虑的就是怕这两个人上赶着奉承主子,弄出些什么事来,还是给她们找这种闲的发慌的活计干一干,如果他们的心思不再,那么就好好的干下去,以后呢,也可以当成好同事好好相处,但是如果她们不甘于寂寞,那么就一定会趁有时间的时候弄出点什么事来,那到时候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

    同样的问题问了美景,美景倒是没有说什么自己有什么专长,只是说夏兰安排什么,她就做什么,夏兰就问了问她的针线手艺如何,得到确切的回答,夏兰就让她专门给府上的几个主子做一些小东西。也算是给她一个事情打发。

    安顿好了这两个人,府里又恢复了正常,没有了王家人来时的那种混乱。文夫人也时不时的来到了前面和晴雯说说话,聊聊天。

    这天,晴雯正在和文夫人说到金保的一些调皮事,红梅和晴雯回道:“夫人,有人来见。”

    文夫人担心的看了晴雯一眼,估计是又怕是王家的那群人过来了,晴雯已经处变不惊了,问道:“知道是什么人吗?”

    红梅答道:“那位姑娘说是夫人的故人。”

    哦?故人,自己的故人倒是挺多的?不知道是谁呢?“快快有请。”晴雯吩咐道。

    文夫人看有客人过来,自然是告辞而去,过了一会儿,就有一个小丫鬟陪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进来了,看见晴雯,笑着说道:“夫人,好久不见了。”

    啊,竟然真是故人,这不是,这不是以前在大观园里的妙玉吗?她怎么到这里来了?

    晴雯激动的说道:“你还活着!”

    妙玉笑道:“对,我还活着,我们都还活着。”

    晴雯连忙让妙玉坐下,又让丫鬟上了最好的茶,记得她当年在大观园的时候喝茶还是很讲究的。

    妙玉说道:“一般的茶就可以,不必那么刻意。”

    “没想到你现在会这样说,我记得当年你喝茶还专门采了梅上的雪水存着,来年喝呢。”

    “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人都是会变的,比方你我,都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

    晴雯叹道:“是啊,没想到今天我们还在这里见面,我当时出府的时间比较早,以后的事都不太清楚。你当年一直就在拢翠庵深居简出,怎么现在跑到这里来了?”

    还有,你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呢?有好多疑问都想要问清楚啊,晴雯想道。

    妙玉说道:“当年住进大观园不过是权宜之计,因为我的性子那样,所以得罪了不少人,刚好你们府上因为贵妃娘娘要省亲,修了大观园,你们太太下了请帖,我就搬进去住了,才得以有幸人士你们这些人,不过我师傅圆寂前曾跟我说过,在京里不可呆上五年,所以在第五年年头,我就想办法出来了。那时候大观园已经没有人住了,贵妃娘娘也已经过世,所以我的离去并没有引起多大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妙玉没有被别人虏去,而是自己想了办法走了。大概她也是看到了贾府的败落是早晚的事情,所以才提前离开了吧。本来她就不是贾府的人,而且本身也是官家小姐,只不过是带发修行罢了,要离开也是正常的。

    妙玉问了问晴雯的情况,晴雯大概说了一下。然后把自己遇到了凤姐儿和平儿的事情也说了。

    妙玉感慨道:“这个世界还真小,没想到你和他们也住的那么近。你能活下去真好。世上的事情都是有因果的,不得不信。”想那贾家,也是因为作恶多端,才会有抄家的下场,而他们的家眷,就失去了富贵。

    妙玉也大概说起了自己的经历,从贾家出来后,她和奶娘还有丫鬟们就一路回到了苏州原籍,本来是要去祭拜自己的父母,但是家里的家产都被叔伯们给占了,自己家的院子也进不去,只能在父母的坟头上上了香,妙玉自己信佛多年,倒是已经看透了世间人情,所以遭到这样的待遇也没有怎么难过。父母既然已经入土为安,那么就和自己这一世没有了关系,所以就和奶娘们离开了苏州。途径南京的时候还遇到了邢岫烟,邢岫烟倒是希望妙玉能够留下来,但是妙玉现在的心愿就是能云游四海,如果不是奶娘不允许,她早就把头发剃了。

    这一来二去的就到了湖北,上次自己想要去普华寺瞻仰一下这里的佛像,没想到就看了长得想晴雯一样的人,还以为是自己眼花,让丫鬟去打听,知道是知县夫人,就想着过来碰碰运气,要是不是,也就是认错了,要是是,那么就是老友重逢,看见自己以前认识的人过的好,也是一种圆满。

    “真没想到是你,我还没从大观园出来的时候,就听人说,你得疾病过世了,现在见到你,才知道原来你还活着。”

    晴雯说道:“我这里也是一眼难尽,好在现在苦尽甘来,所以以前所有的苦都不算什么了。”

    “也是,有因就有果,佛让我们承受苦难,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今天来呢,就是想要见你一面,明天我就要离开此处了,有缘的话,我们还会见面的。”妙玉说道。

    “这么快,你就要走?难道不能多留一段时间吗?”晴雯问道。

    “早走也是走,晚走也是走,相信冥冥中一切自有安排,我们的缘分到了,自然还会见面,现在大家都活着,就比什么都好。”妙玉说完这句话,就告辞离去,晴雯知道她的性子,就没有再拦着。直到现在,晴雯还觉得刚才是一场梦。妙玉,妙玉真的过来过?

    她的性子还是那么的出尘啊,自己这个俗人是比不上了,自己要操心的事还多着呢,有自己的相公,有自己的女儿,还有这一大家子的生计,就在这红尘中慢慢熬吧。

    不知道妙玉知不知道四姑娘惜春也在云游四海吗?若是她们见面了,肯定是有话可说。还有宝玉,是不是在某个角落出家为僧呢。方外之人,总是让人敬佩的。

    还是不要去想这些了,自己一辈子都成不了那样的人,还是好好活吧,和凡尘上的俗事作斗争,也是其乐无穷嘛。

    王子安过了几天就回来了,说道:“今年各个地方的收成还不错,没有歉收的情况,几年的税收就好过了。本来以为这里的地方不好搞税收,到时候评级的时候我也只能弄个一般,看这种行事,到时候评个良也是可以的。”

    “不是说三年一评吗?”晴雯问道。

    “是啊,不过这第一年的印象要好才行,说心里话,有好多地方的人为了能评个优,不惜给上司送礼,可是这礼从哪里来,还不是克扣老百姓过来的?我不想这样做,只能把政绩做好,即使没有评上优,上司看了我的政绩,也不好评个差吧。”

    “也不能这样说,有的人就是想要看送礼的情况,如果大家都送东西了,你不送,到时候人家就觉得你是看不起他,或者说你目中无人,到时候他随手那么一写,又不可更改,那么你再是个好官,也被磨灭了。所以咱们也不用贿赂知府大人,只不过在年礼或者他的寿辰上随大众就行了。要送重礼也是有大要求的人,咱们不去凑那个热闹。你说好不好?”晴雯问道。

    “还是娘子懂我,就依你。咱们要是真的一毛不拔,也会太格格不入了,只要咱们多为老百姓做些事就好了,与其让别人贿赂了来祸害老百姓,还不如自己也送点礼,保住自己的官位,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一些,我也不是迂腐的人,还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呵呵,看你说的一本正经的样子。怎么现在倒是按点回来了,前一段时间怎么不到睡觉不回来,连晚饭都在前面吃,连宝儿都问我爹爹是不是生气了。让我说了好一堆理由才算完事。你说,你自己避开了,让我一个人对付,你坏不坏你。”晴雯嗔怪道。

    “唉,娘子,你是知道我的,我只要一见到那些人的面,我就忍不住要把他们轰出去,可是这也不太现实,所以,只好委屈娘子你应付她们了,让你受委屈了。都是我的不对,我是有点懦弱了。”

    “呵呵,跟你开玩笑呢,我知道,你的那位继母和妹妹都是女眷,我不应付谁应付啊,我要是这点事都摆不平,还能干什么?好在现在她们都走了,咱们的日子又该清闲了。”

    “不过,我怎么听说那个女人临走的时候丢了两个丫头?”王子安问道。

    “是丢了两个丫头,说是不听话的人,我不想她们再节外生枝,所以就把她们给买下了,现在她们两个的卖身契在我手里呢,没事。”

    “你还是小心一些,那个女人做的每件事都有目的,别看她说让你买下了人,说不定这两个人都是她调教过的,我心里知道的很。”

    “只要你心思放正就好了,你说是不是?”晴雯笑着说道。

    “是是是,我的身我的心都放在你手里呢。话说,现在没有那么多烦心事了,咱们是不是继续生儿子大计?”王子安笑着说道。

    “哼,就知道生儿子,你是不是见到许大人纳了美妾所以心里羡慕啊。”晴雯问道,要是他敢说是,小心着吧。

    “许大人纳妾了?什么时候的事?”王子安问道。

    这个人,怎么什么事也不知道啊,晴雯问道:“你真的一点儿都不知道?”难道那许大人就没有露一点儿口风给这些同事们?男人之间除了公事,说的最多的不就是女人吗?

    “真没有,许大人那个样子,看起来不像是纳妾的人那,怎么会这样?”王子安不理解了。

    晴雯看他表现的还可以,就把许大人收了一个他母亲给的通房的事告诉了王子安,“你说,许夫

    人是不是很惨?我看到许夫人,就想到了自己,我和她的情况还很像呢。”

    “怎么会像?你可没有亲婆婆在身边,别人想送都名不正言不顺,再说,即使送了,我不碰她们还不是一样?这事,还是靠自己个自觉。”王子安振振有词。

    “说的真好,为了奖励你,今天晚上我都听你的好不好?“晴雯在王子安的耳边吹气。

    王子安眼睛里发光,说道:“这可是你说的。”

    第二天两人都起的有点迟,唉,为了生儿子,咱也是尽力了不是?晴雯心里乐呵呵的说道。

    希望这次能够有动静啊,真是急死了,当年有宝儿的时候怎么就那么顺呢,为什么现在就这么难呢。

    李村的信也过来了,除了李氏安顿好了以外,李大川的家具店也已经开始盈利了,秦氏陪着李大川在东山镇呆着,秦氏和李氏就照顾两人的两个儿子,日子过的很好,地里的庄稼已经收起来了,就是今年那边有点旱,雨水不多,所以没有去年收成好。不过李大川的家具店刚好弥补了这一损失。

    钱老头和陈婆子经常过来看自己的孙子,屋里有刘大哥一家子在,安全没有问题。

    只要一切都好就行,然后晴雯看到了李氏和赵氏给自己带的土方,都是怀孕生子的方子,这下自己的压力更大了,唉,人家都说心情放松来能怀上孩子,自己现在感觉都紧绷绷的,又有这些长辈们的压力,估计难啊。

    晴雯又拆开了另一封信,是平儿写过来的,先是说家里一切都好,然后照样是为自己有没有喜讯,接着就是说道刘姥姥家的板儿已经成亲了,娶得是附近村子里的人,刘姥姥的身子还好,就是越发喜欢去白云庵了。

    大奶奶的儿子兰哥儿中了秀才,她和凤姐儿去京里看了一看,因为还在孝期,所以就只送了东西,就回来了。兰哥儿虽然是侄孙,但是孝期早过了,所以能参加科考。

    这下大奶奶终于快熬出头了吧,想一想这些年大奶奶真的很不容易,守着一个儿子,就盼着他有出息呢。

    晴雯看好了信,又回复了信,然后处理了一些家务,就和三个丫头打了一会儿叶子牌,宝儿去上学了。现在小丫头很用功,和她一起的绿竹也学的津津有味。

    晴雯边打牌边问这三个丫头,“你们把那两个丫头安排在那里,这些天她们有没有什么动静?”

    夏兰说道:“倒是很安分,良辰每天都去清点,美景每天都在她屋子里做针线活,奴婢们都收到她做的袜子呢。”

    “呵呵,看来这个美景还挺会做人的。”晴雯笑道。

    “是啊,她的针线活真好,比我们强多了,夫人,您说这么好的一个手艺人,为什么那位太太要把她给丢下呢?”白梅问道。

    “是啊,为什么要给我这么好的丫头呢?如果我到时候没钱了,就可以让这丫头做针线活养活我了。”晴雯笑道。

    “越是这样越可疑。奴婢们一定会看牢她们的。”红梅忙说道。

    “也不必太刻意,人嘛,都有点小心思,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让她们跟你们好好的相处,知道我是个什么人了,要是能打消她们的心思最好不过了。”晴雯说道。

    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圆人团圆,到了这个翼城也有一年多了,真的是时间飞快。今年的中秋节,少了李氏,晴雯一家和文师爷一家坐了一桌,看着满桌子的好菜,大家都很高兴,不过宝儿想起了奶奶,心里有点不高兴,还是晴雯哄了哄才算是重新高兴起来了。

    想到这一切都是苏州那边的人弄出来的,真是又把那边的人恨上一遍。

    文师爷说道:“王大人现在没有和苏州原籍那边来往,那么以后还会不会回去呢?毕竟您还是那个族里的人。要是他们一恼,把大人给逐出族就坏了。”

    “大过节的,说这些干什么?你就不能说点高兴的事?”文夫人埋怨道。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