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七十三章

    虎子一周岁了,但是个子却不像是一岁孩子的样子,大家都说以后肯定是个大个子。

    有些乡亲们开玩笑,说是要把虎子和宝儿弄个儿女亲家,倒是把晴雯吓的出了一身的冷汗,这不是包办婚姻吗?要是虎子和宝儿两个人都有了喜欢的人,岂不是把两个孩子都给害了?好在大家都是开玩笑,李氏没有说话,赵氏也没有开口,所以这事就算是过了。

    赵氏对秦氏说道:“以后那成儿女亲家的事就不要想了,一来孩子们都小,咱们给定下来了,万一中间出个什么事那岂不是要背上什么不好的名声?二来,以后王家的身份会越来越高,说不定宝儿以后就是千金小姐,都说高门嫁女,你说要是让宝儿嫁到咱们家,也是委屈了她不是?晴雯虽说是咱们救下来的,但是做人要知足,不能挟恩以报,不然咱们都成什么人了?”

    秦氏忙道:“娘,您说的对,刚才不过是大家开个玩笑,我们心里有数,不会多想的。”

    晚上喂好了宝儿,哄着她睡着了,晴雯小声地说道:“娘没有生气吧,今天那些人这样说。”

    晴雯知道李氏一直是很看重宝儿的,听别人说要把宝儿许配给虎子,估计心里不高兴吧。

    “放心好了,别人也只是随便那么一说,其实我倒是觉得,如果以后我们的宝儿长大了喜欢虎子,那真的没有什么。女儿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嗯,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一定要嫁到多好,重要的是心里乐意。孩子们都还小呢,我想这么多干什么?宝儿才刚满月,想一想句觉得好笑,这么早就有人盯上了呢。”

    “这算什么?不是还有指腹为婚的吗?咱们宝儿长得这么好看,有人惦记上也是应该的。”

    “你啊,是自家的孩子怎么看着就觉得好,一点儿也不害臊!”晴雯笑着嗔了一眼。

    王子安看着心里一动,不动声色的上了床,把宝儿放在了床的最里边,轻轻的握了晴雯的手,晴雯立刻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

    不由的觉得不好意思,忙说道:“宝儿还在一边呢。”

    “宝儿还小呢?再说她已经睡着了,咱们动作轻点儿就好了。娘子,我都忍了这么长时间了。”王子安觉得很委屈。

    “那好吧,你动作轻一点,千万不能吵醒了宝儿。”

    见晴雯同意,王子安立刻就脱了晴雯的衣服,一番折腾,两人都有些迫不及待,正待要进入正题,结果宝儿非常不给面子的大哭了起来。

    晴雯连忙推开了王子安,把宝儿给抱了起来,慢慢的哄着,王子安满脸的懊恼,可是看自己的女儿哭成那个样子也心疼,就加入了哄孩子的行列。

    慢慢的宝儿不哭了,可是却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自己的爹娘,一点儿睡意也没有了。

    两人好不容易才把孩子给哄睡了,都累的不行,结果是事没有办成。第二天两人都有黑眼圈,尤其是王子安,更是郁闷。严重的欲求不满哪。

    这样折腾了几个晚上,都没有成事,两人的脸上都是疲倦。李氏这个长辈倒是看出来什么了,不由的对他们说,“我说当时请个奶娘,你们不乐意,现在吃苦头了吧。”

    把两人说的面红耳赤,不过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晚上不行,白天也是可以的。在李氏带着杏花,抱着宝儿出去串门子的时候,王子安看见刘大哥也去地里看去了,就急忙和晴雯去办事了。果然白天办事和晚上办事,感觉不一样,王子安痛痛快快的吃了个够,要不是怕李氏他们回来,两人还不会这么早的结束。

    晴雯觉得,男人不能看表面,其实心里都是很禽兽的,看这王子安平时斯斯文文的样子,没想到却是个‘衣冠禽兽’。

    等李氏回来的时候,虽然两人都收拾的干干净净,但是晴雯还是觉得李氏看自己的眼神有点戏谑的感觉。唉,都怪这王子安,害自己这么不自在。

    他自己倒是好,躲到书房里什么事都没有。

    小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样,等宝儿三个月的时候,就和出生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了,不过也变得好动起来,特别是手,谁要是抱着她,她就要抓别人的头发,要不就是耳环,所以晴雯现在也不敢戴耳环,要知道宝儿虽然是小孩子,但是被她抓住了也是很疼的。

    李氏喜欢抱着她去外边玩弄得她现在在屋子里一点儿也呆不住。已经到了冬季,在外面就很冷,不过宝儿的脾气很大,每天不出去一会儿,就会哭个不停,李氏心疼的不得了,就把宝儿穿的厚厚的,然后带上小斗篷,天天抱着她出去转。

    晴雯劝道:“娘,你看着天气越来越冷,就别再抱着宝儿出去了,万一娘你生病了,那可如何是好?小孩子就不能惯着她,越惯她脾气越大。”

    “宝儿还小,我也能走动,就抱着她出去一会儿,有什么事?你也别说宝儿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娇养,我知道分寸!”

    晴雯看劝不动李氏,就很无奈。这个孩子真是,以后不会成为飞扬跋扈的暴躁女吧,那样可怎么办?

    “你就放心吧,娘知道分寸的。等宝儿大一点了,就懂事了。”王子安劝道。

    “但愿如此吧,真不知道宝儿的脾气随了谁?说一不二,小小年纪就这样。你说,你小时候是不是这样?”

    “怎么可能?我从小就很听话,奶娘可以作证。”王子安连忙否认,“我倒是觉得宝儿随你,有脾气是好事啊,免得她以后被别人欺负。”

    “你是说我很厉害了?”晴雯问道。

    “没有,没有,你想歪了。”王子安虽然嘴里这样说,但是那表情就是说晴雯是个有脾气的人,晴雯一阵气闷,好你个王子安,竟然这样说我。

    “真没有?我怎么感觉你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

    “没有,你看错了!”

    两人正在打闹,外面有人在喊:“请问这里是王举人家吗?”

    王子安和晴雯对视一眼,王子安忙说道:“对!”

    出门一看,一个家丁模样的人拿着一个鎏金的帖子,双手恭恭敬敬的递给王子安,“奴才是郑员外家的家丁,奉我们老爷的令,给王举人送请帖来了。冬月二十是我们老太太六十大寿,还请王举人和夫人能够光临。”

    王子安结果帖子,赏给了这家丁一点儿赏钱,进屋给晴雯看了看,说道:“郑员外好久就没有和咱们家来往了,这次怎么会突然送我们帖子了呢?”他可是一直没有忘记当时郑员外看自己家媳妇的那个眼神,想一想就恨不得把他给暴揍一顿。

    晴雯打开一看,说道:“郑员外的母亲还在?倒是没有听说过。不过既然人家已经送过了帖子,咱们不去也不像话。”

    两人商量好了以后,想到距离冬月二十还有几天,怕事也不是个问题,到时候随机应变就成了,那天可是郑员外自己的亲娘的寿辰,就不信他敢弄出什么丢脸的事。

    李氏知道两人要去赴宴,就说道:“宝儿放在家里吧,那席上人来人往的,小心把孩子给吓着了,我去村里找李春风家的给宝儿喂一顿就好了。看现在这个样子,咱们还是应该买只母羊才是,不然宝儿离开你岂不是要饿肚子?”

    李春风家的也是刚刚生过孩子,村里的人和晴雯家关系都挺好的,李氏有时候会带着宝儿去别家串门子,这小孩呢喜欢和小孩在一起,所以李氏看见宝儿喜欢在李春风家和李春风家半岁大的小儿子玩,就经常过去。

    李春风家也是很喜欢宝儿,所以李氏这样一说,两人都放了心,想着买一头母羊也是可以的,大家平时也可以喝一喝,强身健体。

    不过这宝儿怎么不喜欢和虎子到一起玩呢,难道是因为虎子大了她将近一岁?但是也大不了多少啊。

    小孩子的世界咱们不懂,只要他们高兴就成了。

    去给人家祝寿可不能空着手去,王子安和晴雯带了一匹上好的缎子,这还是以前王子安从苏州带过来的,据说还很值钱,放在家里也用不上,拿来送人情正好。

    李氏让杏花跟着晴雯一起去,好歹也要撑撑面子,不然大家都有丫鬟伺候,就她没有,实在是没有脸面。

    晴雯自己倒是不觉得,上次去郑府不也是一个丫头没有吗?不过想到郑员外那个眼神,晴雯也觉得有必要带上杏儿,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

    冬月二十日,天气晴朗,虽然树上的叶子都掉的光秃秃的,但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不镇上的郑府因为老太太的六十大寿,每个下人都有赏赐,所以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在外面伺候的奴才都穿着新做的衣服,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

    郑府正门外,郑员外和几个儿子也穿戴一新,迎接着过来贺寿的客人。

    旁边自然有看热闹的老百姓,说道:“这郑家果然是首富之家,你们看看这来来往往的客人,哪一个不是有头有脸的?咱们那,也就是这个时候能看到这些人。”

    一个人说道:“郑家也不过是在咱们东山镇算是个大户人家,他能和京里的人比吗?能和王公贵族们比吗?能和王爷们比吗?能有宫里的皇上比吗?”

    众人都哈哈大笑,说道:“你这是吃不到葡糖就说葡萄是酸的,他怎么能和皇上比?这天下都是皇上的,你这样说不是明显的抬杠吗?”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又有人说道:“咱们是看热闹,其实这有什么好羡慕的?你们还真以为这有钱人是好当的?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污糟事呢。你们说说郑员外有多少个小妾?”

    “那还用说?不是有七个吗?真是有艳福啊。”

    “是有艳福,不过那也得能享才是。我听说这七个小妾每天都是闹翻了天,郑员外多都躲不及,

    哪里还有那个心思?”

    “怎么说的你好像亲眼见过一样,你这也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那我问你,你是宁愿有这么多小老婆天天吵着呢,还是只守着你家的黄脸婆过日子?”

    “当然是小老婆越多越好啊。”

    大家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这些无所事事的人在旁边聊八卦,结果被正在等马车停靠的晴雯和王子安听见了。

    晴雯不由的好笑,看来不止女人喜欢八卦,连这些男人都是一样啊,以后谁要再说什么长舌妇的话,晴雯也可以反驳世上还有长舌夫了。

    晴雯问道:“子安,你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的想法啊。”

    王子安故意装不懂,“什么想法?”

    “就是小老婆越多越好。”

    “怎么可能,谁说小老婆越多越好?太麻烦了。”

    “是吗?这是你真实的想法?那你可要记住了,不要骗我哦。”晴雯眨了眨眼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