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六十九章

    和郑员外撒娇,想着再送人过去,不过郑员外却想着等王子安考上了进士再说,不然还不是把银子打进了水漂里了。

    所以周玉兰只能按兵不动,不过她心里忽然想起了一个主意,但是还是等王子安没考上进士再说吧。

    四月末的一天,王子安与李大川和刘大哥一起回来了。众人都去迎接,晴雯在杏儿的搀扶下出来,看见王子安脸色平静,李大川也没有说话,刘大哥去栓马去了。

    看见这个情形,晴雯就知道,结果不怎么好。但是人只要平安回来了就好。

    没过多久,整个村子都知道王子安没有考上进士,大家虽然有点惋惜,但是也没有说风凉话,毕竟王子安还是举人,而且还接着他们的田地,使他们免于田税。

    不过里正大人倒是心里高兴了,觉得终于出了一口气,当天他还喝了点小酒。屋子里,李氏情绪有点低落,晴雯劝道:“相公这次进京赶考,太仓促了,而且中间还有我怀孕的事情也分了他的心思,这次没考上,还有下次,有了一次经验就好多了。娘不要难过。不然相公会更不好受的。”

    “你说的对。”李氏叹了一口气,“还是我太贪心,总想着子安能一次把秀才,举人,进士都给考上,这样的事毕竟很少,其实他考上了举人我就应该知足了。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再胡思乱想了。你也进去劝劝他,让他也想开一点。”

    “娘,我知道了。”

    晴雯想了想,进去了内室,看见王子安正盯着桌子上的书,看见晴雯进来了,说道:“你是不是对我很失望?”

    “瞎说什么?其实,你考上举人我就很知足了。咱们现在又不缺吃不缺穿的,而且比别人过的好

    多了,没有考上算什么呢?这世上有几个人能一次就考上进士的?那么多的人,只取其中的两三百人,这本身就是很难,所以考上了是幸运,考不上也不要灰心,我还听说有七八十岁了才考上进士的呢你的岁数又不大,怕什么?

    只要没有失去信心,咱们比别人有希望多了。再说,你不是说以前只是想考上举人就有个交代了吗?现在你都已经答到目的了,进士考不考得上有什么关系?而且一考上了进士,你要么进入翰林院,要么是到地方上为官。我估计是分到地方上的几率大一些。现在我也怀着孩子,要是你真的去地方上做官了,我还不能跟去,那我岂不是太亏了?

    所以啊,你这次没有考上,我觉得挺好,等咱们的孩子长大了,你再考上,也能让他看看他爹的能耐。”

    “呵呵,你这张嘴真能说,不过我听了确实心里好受多了。只要你不介意,我还怕什么?”

    “我什么时候介意了?我觉得现在的生活都是老天格外赏赐的呢。咱们就等三年,孩子也长大了,你也考过一次,有了经验,如果你还想试一次,咱们就三年后再试一次如何?”

    “好,三年后,无论考得上考不上,我就不会再考了,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好好的过日子是最好的。”

    “那咱们就说定了,娘也挺担心你的,你去娘那里和她说说话吧。”

    而在李大川家,秦氏手里抱着虎子,和赵氏坐在一边听李大川说这京里的事。

    “我和妹夫去了京里,先找了个客栈住了起来,还好我们去的早,那客栈才有地方,等到了四月初,就有好多人没有地方住了,连客栈的柴房都被占了去。就这样还有人抢着要。不过就是这住一晚上挺贵的,我们三个人要了两间房,妹夫是因为还要读书,所以单独住一个房间。我们白天的时候就听到客栈下面有好多人在讨论什么东西,我也不太懂,妹夫说那是互相在交流。

    等妹夫去考试了,我和老刘就在考场外面等着,但是他们说要好几天,所以我们又回去了客栈,心里急的不得了,好不容易等妹夫考回来了,可是看妹夫很虚弱,我们还以为妹夫生病了,不过看其他去考试的人也一个样,这才知道是考试累的。等几天后出了榜,发现帮上没有妹夫的名字,这才知道是落了榜,那些上榜的还要去考试,我们等了几天,就回来了。”

    “没想到考试会这么难啊,这次子安没有考上,会不会有什么事啊。”赵氏不放心的说道。

    “娘,会有什么事?不是还有许多都没有考上的?都有事,那还没有人考去了。您就放心吧,晴雯他们估计心里会难过,咱们就不要再提这事了。”秦氏说道。

    赵氏把虎子抱过来,“其实,没有考上也好,我以前就怕他们家瞧不起晴雯那丫头,要是这次考上了,我还真担心。等晴雯生下儿子了,又了底气,就好了。我得去白云庵上柱香,保佑晴雯能一举得男。”

    “咱妹夫不是那样的人,娘你就别担心了。要是老是跟晴雯说生儿子,她心里会有负担的。”秦氏劝道。

    “唉,我知道子安那孩子不是那样的人,可是不是说人心易变吗?还有她婆婆,要是知道了晴雯以前的身份,会不会厌恶她?所以我还是希望她这一胎是个儿子,她自己以后也有了依靠。”

    李大川说道:“娘,你别担心,要是真到了那个地步,咱们就把晴雯给接回来,我这个当哥哥的养活她。”

    “对,娘,咱们养活她。”秦氏也说道。

    “好,你们有这个心,我就放心了,你们记住,晴雯对我们家有恩,咱们不能忘记。”

    “是!”

    “什么?没有考上?”郑员外听到这个消息有点失望,挥手让报信的人下去,这个王子安还是太嫩了点,好在自己没有下多少功夫在他身上,不然现在是血本无归了。

    没有太大的期望就不会太失望。

    周玉兰坐在了郑员外的腿上,好似不在意的问道:“老爷,什么没有考上?能和我说说吗?”

    郑员外捏了一把周玉兰的脸蛋,说道:“就是你们村去年考上举人的那个王子安,今年去京城没有考上,听说是会试就给刷下来了,唉,我还以为他本事多大呢?结果是个不中用的。还好,我当时也没有暴多大的希望,也就浪费了几十两银子。”

    “原来是他啊,那老爷送过去的两个人岂不是白送了?”周玉兰问道。

    “那两个不中用,听夫人说,都各自嫁人了,连卖身契都还给了她们,真是吃里爬外的东西。”

    “没想到那王举人的夫人真的是好手段呢,真是想不到,一个娇滴滴的女子竟然能收服这两个丫头,厉害,厉害,听说他以前只是个乡下丫头呢。”周玉兰知道老爷一是喜欢美人,而是欣赏聪明的女人,所以她故意这么说。

    果然,郑员外听着心里一动,“你说王举人的娘子是娇滴滴的,不是个乡下女子吗?怎么会娇滴滴的?”

    “哎呀,老爷,上次夫人不是宴请过她吗?妾身跟着夫人后面看到过,老爷,要知道当时我看见了心里就嫉妒了呢,怎么能长得那么好看,说她是乡下丫头妾身一点儿也不信。

    我看啊,我们姐妹几个没有一个比得上她的,要我说,估计整个东山镇也找不出一个比她好看的,你说那王举人怎么那么好运,竟然让他得了去!真是老天不长眼!那王举人也就是长得好看一点,家里一穷二白的,怎么配得到那样的美人。”

    郑员外笑着说道:“你怎么还为别人打抱不平了?不是说你们女人都是嫉妒比自己长得好看的女人吗?”

    周玉兰说道:“我是觉得可惜嘛,在我心里,老爷才是这东山镇最好的男人,也配得到最好的女人。”

    “你这小嘴真是越来越甜了,老爷我越来越喜欢。”郑员外说着说着嘴巴就要凑过去。

    “老爷,你讨厌!”

    “讨厌?等会儿让你更讨厌。”

    周玉兰让郑员外占了一会儿便宜,说道:“老爷,妾身好久没有回娘家了。”

    “那我让夫人安排那排。”

    “老爷,夫人会不会说妾身什么啊。”

    “你放心好了,夫人是个贤惠的,不会说你的。要不,这次老爷我跟你一块儿回去吧,天天在这镇上呆着,也无趣的很,去乡下看看也不错。”郑员外说道。

    “真的?那妾身真是太高兴了!”周玉兰心里却在想,果然是个老色狼,一说就上套。不过,这不正是自己希望的吗?既然我不幸福,你们也别想幸福。开始还忌惮你考上了进士,老爷被你压一头,不敢动手,现在你既然没有考上,那就别怪我了。

    晴雯,我送你的这份礼,你一定会喜欢的!

    “你说老爷要跟老七回她娘家?”郑夫人问道。

    那婆子说道:“是的,老爷让夫人安排一下。”

    “知道了,你下去吧。”郑夫人挥挥手。

    这老七搞什么名堂?

    竟然说动了老爷跟着去了那个什么李村。郑夫人眯着眼睛想了想,算了,自己管那么多干什么?老爷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自己已经过了那争风吃醋的年纪,倒是这样一来,剩下的六个人可是要吃老七的肉,喝老七的血了,要知道其他的人可从来没有说动过老爷陪自己回娘家,这老七还以为是好事呢,等她回来有她受的,自己就看着她们斗好了,不花钱看好戏,真的是不错。

    郑员外带了几马车的东西浩浩荡荡的朝李村出发了,周玉兰心里还是很得意的,这样一来,整个李村都知道自己过的多好,老爷多疼自己,还亲自和自己回来。真是一举数得呢。

    早有家丁先去给里正报了信,里正让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把家里收拾一新,又是跑到村口去迎接,没过一盏茶的功夫,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镇上的大户郑员外带着周玉兰回来了。

    一时间,羡慕的有之,嫉妒的有之,说风凉话的有之,看热闹的有之,村口一会儿就挤满了人,里正赶都赶不走,正吵吵闹闹的时候,有人叫了一声:“看见了,看见了。瞧那马车,多好看那。”

    大家都朝前面看,“那马竟然是全白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

    “车上的布真好看,要是能做衣服就好了。”

    “还做衣服呢,人家那就是专门做车帘子用的,没见识。”

    众人七嘴八舌间,那几辆马车就到了跟前,里正在前边作揖说道:“郑员外大驾光临,是我李村之福,周某代表全村的百姓恭迎郑员外。”

    村民一看里正这样摆官腔,立刻就安静了,自动的腾出一条道来,只听马车里面一个声音:“里正太客气了,郑某不过是来乡下小住,万望不要如此客气。还请里正带路,郑某还是你的晚辈呢。”虽如此说,郑员外可没有打算出去,小妾的父亲,嘴上恭敬一点儿就成了,不可能真的成了他的晚辈。

    这个场合,周玉兰不好开口说话,于是在里正的带领下,马车又浩浩荡荡的去了里正家里。

    里正家的儿子早就在旁边恭迎,看见郑员外和周玉兰下来了,立刻就要磕头,被郑员外阻止了,说都是自家人,不用那么客气。

    周玉兰的几位嫂嫂看见后面的马车里卸下来的东西,眼睛发亮,果然是有钱人家,看看那绸缎,多好,值不少钱吧,还有那山菇干货,都叫不出名字来。发财了,小妹真是好命!看她头上戴的,都是金子做的吧,还有手上的镯子,要是自己也有一对就好了。

    周玉兰的嫂嫂门羡慕的不得了,都想着这次好好表现,说不定就能赏更多的好东西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