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晴雯不由的想起了已经是秦王妃的林姑娘,对啊,皇上就是看在秦王妃和林姑老爷的份上,也不会要诛贾家的九族。抄家的可能性就大了。

    抄家不可怕,只要人还在,就可以重新来过。不过宝二爷那种性子的人,还会不会振作呢?

    不要去瞎想,这一切都是自己在猜测。

    不过刘姥姥还是在王村给王熙凤买好了宅子和地。

    王子安准备去县里考童试。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就发生了变故,这童试的时间忽然就往后退了,李大川也从镇上回来了,说是他们东家已经把京里的店给关了,京里的形势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虽然这里是李村,但是村里人也议论纷纷,里正那里的人多了去。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大家都说那太子妃谢氏协同娘家人一起把皇帝给软禁了起来,并且害死了太子,扶持太子的庶长子为幼帝,把持朝政。

    但是大家都说这种情况不会太久,秦王一定会回来把这些乱臣贼子给杀个片甲不留的。

    大家对秦王的期望很高,好像他是无所不能一样。

    不过晴雯却想到了秦王世子,他可是留在京里的人质,万一秦王反攻回来,那世子岂不是没有命了?要真是这样,秦王妃还不得伤心欲绝?

    有时候男人为了自己的雄图霸业,可以舍弃很多东西,包括子女和女人,不知道秦王在关键的时候会怎么做。而女人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没有了孩子,估计就活不下去了。

    村里的人白天还是照样干农活,因为就是再乱,也得吃饱肚子再说,可是弥漫在大家心里的恐慌确实无论如何也消失不去。

    李氏和赵氏也商量着要把婚期往后拖一拖,谁当皇上咱们管不着,可是也要等稳定了才行,不然这每个人的心里都没有底儿,这成亲本来是件大喜事,如果每个人都是惶惶不可终日的,还叫什么喜事?

    两家人更亲近了,甚至商量好了,万一真的打仗答道这里来了,就直接跑到山上去,李大川也从留在家里,世道一乱,没有谁有心思要家具,

    所以生意就冷清了下来,掌柜的只好给大家赔不是,让大家伙回去休息一段时间,一旦等时局明了,立刻会通知大家上工。

    李大川也想在这个时候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所以二话不说就回了家。

    他不识字,和王子安说不到一块儿去,倒是晴雯能够和她讨论一二,虽然他们两个是未婚夫妻,不过这特殊的时候,大家还顾得上什么呢。

    今天听说五城兵马司的人把京城围的跟铁桶一样,明天又听说太子妃的人调不动南北大营的人,还有人说太子并没有死,而是和皇上一样软禁了。

    “那秦王世子有没有找到?”晴雯问王子安。

    “应该没有找到,不然这消息早就传开了。我看谢氏一党就等着秦王回来把他给剿灭了才能安稳。”王子安说道。

    “不管怎么说,小孩子都是无辜的。没有找到最好了。我倒是希望秦王那边能赢,他们都说秦王好,要是被太子妃他们给杀了,那真是老天不长眼了。”

    王子安发现晴雯好像特别关心秦王一家子的情况,不过他没有多问,只要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她。这是以后和自己要走一辈子的人,还有什么话不能说呢?

    而且王子安觉得晴雯不和一般的女子一样,见到自己的未婚夫就急急的藏起来,生怕被看见。说实在话,如果晴雯真的那样,他就会觉得那不是晴雯了,

    当初自己和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很强悍的教训了那张金宝一顿,王子安觉得这个媳妇真的是不错,嫉恶如仇。相信就是以后苏州的人过来了,她也不会受欺负吧。自己一定会好好对她的。

    “我也相信秦王能够勤王成功,不然这被外戚专权,老百姓哪里还有好日子过?”

    赵氏和李氏蒸了许多馒头,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可以当成干粮带走,钱老头和陈婆子也每天到赵氏家里来一趟。

    这样的日子过了大概有一个月左右,就听说秦王已经把皇上给解救出来了,并且活捉了谢氏一门。

    等到县里通知童试可以开始了的时候,李村里的人才算是放了心,纷纷夸起秦王的神速来。说的好像是神仙一样,从天而降,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叛贼。

    不过这都是上面人的事。王子安要去县里考试去了,李大川陪着他去,赵氏,李氏带上晴雯和秦氏去白云庵给菩萨上香,保佑王子安能够考上。

    这次晴雯倒是没有见到慧明,听说是去给人家做法事去了,也难怪,这场人祸是得做做法事。

    等晴雯从白云庵回来,竟然就看见了刘姥姥守在屋外面。

    “姥姥,发生了什么事?”晴雯急忙问道。

    “哎呀,这可不得了了,贾府的几位老爷都被逮住了,府上也被抄家了!这可怎么办呢?”

    “姥姥,你别担心,只是抄家,就没有事,您不是给二奶奶买了房子吗?我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过来的。”

    “唉,我也知道我老婆子没有办法,可是还是难受呢,这偌大的家业说败就败了,老太太也已经过世了,这个家说散就散了!”

    晴雯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自己作为一个丫鬟,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替宝二爷他们感到伤心罢了,坏事他们没有干,可是这一抄家是大大小小的都逃不过,好在还有人在,那就一切都好。

    晴雯也是这样劝刘姥姥。希望她也能想开一点。

    既然刘姥姥都已经说了这些,那么自己对赵氏和秦氏也不能再隐瞒了。就把自己是贾府的丫鬟,然后被放了出去的事都和她们说了,对于是不是王夫人赶出去的,晴雯没有打算说,不是怕赵氏嫌弃自己,而是这其中牵扯到一些人,说了也不好听,再说自己确实是王夫人看到自己病了,才撵自己出去的,这其中的弯弯拐拐,说了怕脏了她们的耳朵,晴雯不想诋毁别人,也不想为自己开脱,所以就选择性的没有说。希望他们不要怪自己才好。

    而且自己的人品到底是好是坏,他们心里也有个数。

    如果他们看不起自己是丫鬟出生,那自己也只能离开了。

    没想到他们听说自己是国公府出来的丫鬟,丝毫没有看不起自己的意思,还觉得自己能从那里出来,很了不起的意思。

    晴雯这才理解了为什么好多人愿意娶大户人家出来的丫头当媳妇,因为这些丫头受到的教育比一般的小户千金更好,就这见识方面都比别人高。赵氏和秦氏估计也是这样想的吧。

    但是晴雯不希望他们两个从此和自己生疏了,那样可真不好。自己在这个世上没有亲人了,赵氏一家人可以说就是自己的亲人。

    晴雯说道:“大娘,嫂子,你们还是和从前一样吧,我在国公府当丫鬟那也已经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再说我从国公府出来是跟着表哥表嫂他们,也是生了病没有管,直接就给我扔到郊外去了,

    要不是大川哥救了我,我如今说不定都已经投胎了。

    我瞒了你们,你们不怪我,我就感激不尽

    了。”

    “瞧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我们只是有些吃惊罢了,难怪你的针线做的那样好,而且有见识,原来是从京里大户人家出来的。好了我们以后都不说了,过去的就过去了,只要大家以后好就行。”赵氏说道。

    “对啊,谁心里没有点秘密,你又不是故意不想说的,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哪里会怪你?你就放心好了,就是你说出来了,我们村里的那些人只会高看你,

    说真的,我们连见个县太爷一面都会说好一段时间,何况你是从国公府出来的,真是我们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那府里是不是都是用金子做成的?我要是能看一眼就好了,唉!”秦氏故意惆怅的说。

    晴雯知道秦氏是在安慰自己,不希望自己有心里负担,感激的朝秦氏看了一眼,他们没有怪自己隐瞒就好。

    “那个,要不要和王家说一说?”秦氏问道。秦氏想的是万一最后王家知道了,以为自己家隐瞒怎么办?

    “说什么说?”赵氏说道,“晴雯哪里配不上王子安?”赵氏第一次对秦氏发火。

    赵氏觉得王子安家怎么也是个富户,要是知道晴雯以前当过丫头,还会不会娶晴雯?要是晴雯被退亲了,这以后可怎么办?所以她宁愿瞒着王子安家,也不愿意说出去。

    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是很稀罕这从大户出来的丫头,可是王子安以后是要考秀才的,要是命好,说不定还能考上举人,那时候再看晴雯是个丫头,会不会轻视她?

    所以这事要一辈子埋在心里,不能说出去。就当没有这回事。

    “大娘,等王子安考完童试回来了,我自己跟他说,我不能隐瞒他,因为我以后是要和他过日子的,如果他瞧不起我的出生,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在一起。

    我不希望两个人以后都互相埋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