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四十一章

    晴雯看着空荡荡的房子,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真的是孑然一身那,虽然赵氏他们待自己和一家子没有两样,可是一到了这过年过节的,有些亲戚,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也不是他们不带自己去,而是自己确实是没有立场去。

    自己如今也十七岁了,再不嫁人真的就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不可能和赵氏他们呆上一辈子,早晚得嫁出去。

    赵氏说的不错,目前来说,王子安真的是自己最好的选择,起码他有文化,不会像这村里的其他男人一样,只是把妻子当成是生孩子的工具,当然李大川除外。

    而且和王子安这大半年的接触看来,他并不是那种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要不然在张金宝事件上也不会处理的那么漂亮。那么自己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晴雯问自己。这古代的哪对夫妻是因为爱而结合的呢?就拿李大川和秦氏来说,李大川最开始也是因为怜惜吧,而秦氏也是因为感动,说道爱就矫情了许多。过的日子久了,就是那种亲情的羁绊了,再有了孩子,就是血脉相连了。

    自己一个丫头出生的人,能有今天已经很不错了。况且,开个玩笑,说不定以后那王子安真的能够考个进士当当呢,呵呵,到时候咱也过过官太太的瘾。

    起码这达到了自己不做小的条件,那就嫁吧,为什么不嫁?

    王子安又不是长得见不得人,相反长得很周正,村里的小燕不是很迷恋她吗?

    想到这里,晴雯又觉得有点好笑,要是小燕知道了自己要嫁给王子安会不会找自己的麻烦?自己想这么多干什么?婚姻大事,讲究的是两个家庭你情我愿。

    对了,还有里正大人的女儿周玉兰,她不是也喜欢王子安吗?唉,现在自己都在操心这些事了。希望王子安不要让自己失望才对。

    这大过年的,自己的终身大事就被提上了日程,真的是好快啊。

    晴雯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终于点了头,那边的李氏已经等的心焦了,王子安自然不必说什么,以前就是对晴雯有好感,所以李氏略微一提,他就点头了。就等着赵氏那边呢。

    不过赵氏忙着走亲戚,好不容易有了空闲的时间,才找到人,听赵氏说晴雯答应了,高兴的说:“我就说他们两个有缘分吧。这下可得好好合计合计。”

    赵氏说道:“我还得跟镇上的王掌柜说说,免得他们以为我诓他们呢。”

    “王掌柜,那是怎么回事?”李氏问道。

    赵氏就把年前见到王掌柜的婆娘的事告诉了李氏,免得李氏以为自己这个女媳妇容易娶。“我说了年后给人家一个答复,现在就说晴雯已经定亲了,让他们死了心吧。”

    “那你赶紧去说,我说这一家子也太行了,怎么那样瞧不起人呢?以为是镇上的人就像是我们必须答应一样。”

    赵氏暗笑,不过觉得这李氏说的有道理。

    赵氏说道:“现在年还没有过,就等等吧,等开了市,咱们再好好商议。”

    “对,我这边还要请媒人呢,还要准备聘礼,还得把房子重新粉刷一下,今年四月份子安要参加童试,等他考完后立刻就成亲。咱们先把婚事定下来。”

    “也好,那就尽快定下来,免得子安分心。”赵氏说道。

    两个长辈就把这事给定了下来,秦氏和李大川也知道了晴雯的事,心里都很高兴。秦氏私底下还和晴雯说了一些和婆婆的相处之道。晴雯觉得是不是太早了。

    这王子安考试在四月份,成亲应该五月份左右吧。还有小半年呢。

    不过这期间,未婚夫妻是不能见面的,现在还没有请媒人来提亲,所以只在两家人的心里。等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李大川辞别了亲人去了镇上,赵氏也在秦氏的陪同下婉言拒绝了王掌柜婆娘的说亲,倒是把王掌柜的婆娘气得要死,说道:“不过是看你还有点本事,竟然敢拒婚,不过是个乡下丫头,我看得起她是她的福气,真是不知好歹,多少人排着队等着嫁给我儿子呢。我呸,看你以后能嫁个什么好人家,不过是嫁给泥腿子!”

    王掌柜看自己的婆娘越说越不像话,不由的阻止道:“你这个破嘴,得罪的人还少啊,快快给我闭了嘴,你提了亲事,人家就一定得答应吗?还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了?你这是什么道理啊。”

    王张氏看见王掌柜竟然帮着外人说话,不由的火气更盛,说道:“你这是谁是你的家人那,看看你说的话都向着谁?我告诉你,以后他们一家子谁拿绣品来,你就不准给我收,否者别怪我说什么难听的话!”

    “你这说的是什么事?这绣铺又不是我的,我只是一个掌柜的,你要我这样是不是让我把这工给弄没了啊。东家正问我为什么没有以前绣的好的绣品了,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你知不知道东家说的那好的绣品都是谁绣的,我告诉你,都是晴雯绣的,我正愁怎么样让那丫头绣的更多一些呢,你倒好,让我不要收,你是不是让我把饭碗给弄丢了啊,到时候我们一家子四口全喝西北风去?

    你不要以为我在这店里是老大,其实不过是东家手里的一个蚂蚁,想要什么时候踩就什么时候踩。我要是没有了活计,你们还怎么在这镇上住下去?你看你现在风光,那这一切都是东家给我们的,要是东家把这一切都收回去,咱们什么都不是!”

    他女儿春柳不服气的说道:“我就不信了,这十里八村的,就没有一个人比她绣的好,咱们多出点钱,肯定能够找到!”

    “你这个死丫头,知道什么?你以为这绣活是菜地里的萝卜,随便拔就是一大堆啊,这越是地方小,越是不容易找到一个好手艺的,晴雯那手艺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你们就消停一些吧,我现在捧着她嫂子,就是希望她能看在这个面子上能给我多绣些绣品,让我过一段时间能给东家一个交代,即使是少也没有关系,少总比没有好,再说越少的东西越贵,不是说物以稀为贵吗?你们可别把我给人得罪了!”

    王掌柜千叮呤万嘱咐,还专门到集市上找到赵氏等人说了好话,说是自己的婆娘不懂事,让他们不要见怪,那些绣品绣完了还是继续到绣铺里卖,公是公,私是私,他不会因为没有结成亲家而心生怨忿的,让他们一切照常。

    只把秦氏和赵氏弄得觉得王掌柜真不愧是做掌柜的,公私分明,本来还以为这个活计是没有戏了,没想到峰回路转。

    回去和晴雯一说,晴雯说道:“那铺子也不是王掌柜的,只要是绣品好,他岂有不收的道理?看来,以后还真得是不是给他绣一些东西了,人家给了我们生路,我们也不能不给面子。”

    等到朱媒婆代表王家过来提亲的时候,晴雯躲在了屋里,只有朱媒婆的声音特别的响亮。

    朱媒婆本来是已经想要给晴雯说道隔壁镇上的一户富户做二房,人家是因为正头娘子不能生育,所以想找个二房,不在乎娘家如何穷,只要人好看,容易生养,并且给了一两银子的说媒礼,朱媒婆一下子就想到了晴雯,晴雯不就是长得好看吗,而且看那身子,也不像是个病歪歪的,而且这所谓的好生养,还不是自己一张嘴想怎样说就怎样说吗?正要到这李村给赵氏说道说道,没想到这外来户王家竟然把自己叫了过来,一上来就想要自己去李家提亲,而且给了一半的说媒礼一两银子,朱媒婆拒绝的话在嘴里转了一圈就咽了下去。

    这一半是一两银子,整个就是二两银子,朱媒婆是个会算账的,而且看这王家家里的摆设都是和农村不一样,况且人家是要娶晴雯当正头娘子,这谁好谁坏,立刻显现。

    朱媒婆立刻恭喜了李氏,然后拍了胸脯保证一定把这媒给说成了,而且让大家伙都瞧一瞧,王家的诚意。

    朱媒婆昂首挺胸的从王家走出去,没想到半路上碰到了一个女孩,那女孩说自己叫小燕,想要朱媒婆帮着自己说媒。

    朱媒婆还没有见过姑娘家自己给自己说媒的,心里一下子就轻视了起来,但是干他们这一行的,就是说话不能得罪人,越是耐着性子听这个叫小燕的姑娘说完自己要提亲的人家,竟然是王子安,说完还递给自己是个铜板,说是自己平时攒的。

    朱媒婆这个老油条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笑着问道:“小燕姑娘,你知不知道女孩子家不可以自己去说亲?”

    “知道,不过不是说媒人只要有钱就可以给人办事吗?我现在给了你钱,你就替我去说吧,到时候你别说是我要来提亲的,你就把我的名字给王子安的娘提一提,然后给我说说好话,让他们过来我家提亲哪。”

    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朱媒婆说道:“可惜了,你说的晚了,人家王家有看重的姑娘了,你就不要再痴心妄想了,还是好好的呆在家里,等你朱婶什么时候给你说一门门当户对的好亲事吧。”

    “什么?你说什么?子安哥已经让人去提亲了?这怎么可能,提亲的是哪家?”小燕忙问道。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觉得几点更好?我这是放在存稿箱里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