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正文 第三十四章

    “这可不是打趣你,你看你如今也十七岁了,翻过年就十八了,我们要是再留你就不像话了。”

    赵氏说道:“这一年里,你为我们大家都操了这么多心,现在你大川哥和你嫂子都能生活的很好,我们也不能再拖累你了。”

    “大娘,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话。你们要是没有救我回来,哪里还有我这个人在这世上?”

    赵氏说道:“唉,你这丫头,老是说这样的话,我啊,真是说不过你,不过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什么明年就要把你嫁出去了。咱们都是女人,这女人那要是稍微晚一点出嫁,别人就会说三道四。好了,现在不说这些了,这明天就是冬至,按照咱们这里的习俗,是要吃饺子的,正好明天要杀猪,可以吃猪肉饺子了。现在我去请杀猪匠,商量一下明天杀猪的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刚亮的时候,晴雯和秦氏都已经起来烧热水了,这是为了杀猪用的,晴雯不知道为什么杀猪要这么早。

    等杀猪匠带着五六个人过来的时候,先在院子里放了一个宽的案板,这就是杀猪的地方吧,晴雯没有出去看。天气越来越冷了,在厨房烧火还能取暖。没过一会儿,就听见猪圈里的猪叫,然后

    一段时间后是猪很惨烈的嘶叫,慢慢的没有了声音。这应该是把猪杀了吧。

    晴雯可不敢看这个场面,秦氏更是一样,这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场景真不适合妇孺。不知道赵氏是不是在外面,如果她能看见整个过程而不抖,那可真是胆子大。

    等外面的人叫热水的时候,晴雯和秦氏才出来,看见猪血弄了一盆,赵氏正端着,晴雯发现赵氏脸上没有一点儿异色,还很镇定的和那些人打招呼,这和晴雯影响中的赵氏不太一样啊。

    “把水煮开,我们把猪血煮了。”赵氏说道。

    晴雯一直看着赵氏,问道:“大娘,刚才杀猪的时候你不害怕吗?”

    “有什么好怕的,这猪养大了,不就是让人杀的?以前大川爹在的时候,我们每年冬天都会杀一头猪呢,好久都没有这种情况了。哎呀,我真是高兴。”

    晴雯只能说,每个人彪悍的地方不一样,能理解啊。

    猪处理好后,招待了所有帮忙的人一顿饭,这猪肉是少不了的,赵氏还拿了一块肉,让秦氏给钱老头他们送过去。并让晴雯给李氏他们也送一块过去。又想着大川的几个舅舅那里,以前经常接济自己,所以趁着一天也各自送了一块儿过去。剩下的有的用盐给腌了,有的就挂在厨房,让烟火自然熏成腊肉。

    钱老头在接到秦氏送来的猪肉后,得意的和陈婆子说道:“我说把儿媳妇嫁给李大川是对的吧,看看我们这几个月,他们有什么好吃的,都有我们的份,以前哪里有这样的好事?上次大川从镇上回来,还给我们一人扯了一身衣服的布,当时把你这老婆子美的。”

    陈婆子说道:“怎么还叫儿媳妇,不是说了叫女儿了吗?也不怕外人听见了笑话。我得看看,这块猪肉和什么炒了好吃。”

    “你就用猪肉顿粉条吧,又好吃又劲道。”钱老头笑嘻嘻的说道。

    “知道了,死老头子!”

    等到了腊月初七,李大川店上要关门了,众人都要回家。这隆盛家具店还给伙计们发了过年的年礼。

    李大川拿着到手的钱和年礼,喜滋滋的回家了。

    赵氏打开这年礼,发现是晒干的鱼,不由的喜道:“你们东家可真舍得,这鱼在咱们这里可是个稀罕物事,特别是这大冬天的,如今咱们可以过个好年了!”

    李大川憨憨的笑了。话说晴雯在来到这里的时候还真没有吃过鱼,虽然这次的是干鱼,但好歹是鱼啊,所以也高兴起来,一不小心发现李大川和秦氏两人含情脉脉的对视了一眼,不由的在心里偷着乐。

    两人聚少离多,赵氏有一次还建议让李大川在镇上租间房子,让秦氏过去照顾他,目的也是相让秦氏快点怀上孩子。不过被李大川和秦氏都给否定了,他们两人都是奉行孝道的人,怎么可能只顾着自己,把娘和妹子留在乡下吃苦呢,所以赵氏的提议没有通过。

    这次李大川直到元宵节过后才去镇上干活,所以赵氏极其希望两人能够趁这段时间把孩子怀上。

    家里的人都全了,赵氏心里特别高兴,晚上的时候做了一桌子的菜,包括晴雯正馋的鱼。不过,说实话,这干鱼是不可能和活鱼比较,不仅咸的要命,而且腥味也很浓。晴雯觉得不好吃,可另外三个人倒是吃的很欢实。

    初八是腊八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吃腊八粥,还要互相赠送。这一赠送就有了比较,大家都不想被别人比下去,说自己家寒碜,所以不管有没有家底的,都拼命的拿出好东西过来煮腊八粥。

    赵氏准备了红枣,花生,荸荠等东西,煮了满满一锅粥。让晴雯等人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送过去,大家开门都是笑脸,等人走后,都说道:“这大川家是富裕了啊,看看这粥,里面好多东西我都没有见过。”

    等送完了一圈,三人重新回到家里,发现家里也有好多粥,不过大部分被赵氏放在了一处,也分不出好坏,晴雯知道这是赵氏不想让别人脸上难看,所以都昏到了一处。

    不过旁边有个大瓷碗,却单独放着一碗粥,赵氏说道:“这事子安家送过来的,没想到里面还有莲子,桂圆。你们一人盛一小碗,也尝尝鲜。”

    如果晴雯现在还在贾府,那对于这碗粥一定不稀罕,不过这是在乡下,能有这样一碗粥,倒是不容易了。秦氏把粥分成了四碗,每人都喝了一碗。晴雯感觉里面还有冰糖的滋味。真是讲究啊。

    趁着大家都在,晴雯说道:“我还得去白云庵一趟,趁年前把佛经给他们送过去。”这快要过年了,要佛经的人倒是多了去,晴雯忙得不得了,这一段时间除了生活上的花销,倒是已经攒了两百两银子有余,慧明看晴雯守信,又及时,就给她提了价,每本多给了五两。

    如果她也算是小富婆了。钱都在赵氏那里,不过赵氏一点儿也没有动,寻思着给晴雯买几亩地,等出嫁的时候当成嫁妆带过去。秦氏倒是把那绣铺的活计接过去了,虽然手艺跟不上晴雯,但是那大掌柜看在晴雯承诺会抽时间接他的大单子的面子上,价格方面都是没有苛刻。所以李大川家现在是好几个人赚钱。

    “那你就去吧,让你大川哥送你过去。”赵氏说道。

    隔天晴雯就在李大川的护送下,来到了白云庵,李大川自在山门外等候,晴雯带着绣好的佛经找到了慧明。

    慧明一见到晴雯就笑道:“可算是把你盼来了,还以为你年前不来了呢。”

    晴雯把佛经交给她,“这也是年前最后一次了,我可是要好好休息了,不然眼睛受不了。”

    “别啊,你知道,咱们这寺庙,越是到要过年了,越是忙碌,都有好几家的太太想要佛经呢,他们都说从我这里拿过去的佛经好,字又清晰又工整,我都答应了人家了,要是没有我都不好交代了。”慧明急着说。

    晴雯无奈道:“今天都初九了,没有几天就要过年,我总得休息休息吧,不然我的家人也不会同意。我看你就和那些人明说了吧,等年后再过来要,不然就是我绣完了,也快要过年了,也不起作用啊。”

    “怎么会不起作用?我跟你说啊,现在的那些太太们,想要孝敬自己的婆婆,都会送一本自己抄的佛经,若是想花大力气,那绣一本佛经就更是能讨婆婆的欢心。这里面的说道可多了。你说这佛经,字迹都是一样,按照书上的一笔一划的绣下来,谁也看不出不是自己绣的。

    那些当家太太奶奶们到了年底有谁还有时间绣东西啊,可是那些婆婆们都是信佛的人,不讨好又不能成,所以就求到我这里来了。你说我们白云庵都是靠他们的香火才能活下去的,万一得罪了她们,我这些师姐师妹都时候可怎么办,你就当可怜可怜我,帮帮我,成不成?”

    晴雯可不觉得事情有这么严重,估计是则会慧明想要多弄点钱,所以就许诺了好几家,如今好了,拿不出货来她急了。

    晴雯说道:“这些人都是信佛的人,不会对佛主不敬的,你可以和她们讲一讲佛法或者是轮回报应,我看他们也不敢把你怎么样。”谁叫你贪心呢。至于说这白云庵不保,肯定没有那么严重。

    慧明却不听,说道:“可我现在是骑虎难下了啊。你就帮帮我吧,要不,我自己赔点钱,多给你点工钱。”

    瞧一瞧这慧明说的,自己给她绣了三四本佛经,她肯定比自己赚的多,现在竟然说是赔点钱。唉,她当尼姑真的是可惜了,可以还俗当商人去了。

    晴雯为难道:“不是我不帮你,你看我绣一本佛经也得十几天,要是这几天绣,敢在年前也只能绣出一本来,就着一本,你给谁啊,给任何人都把别的人给得罪了,还不如都不给呢,这样他们也没有说法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