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你是坏蛋

第1卷 二十三

    潘石峰刚刚走进办公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就在他的兜里响个不停。电话是安桥镇派出所所长江涛打来的。

    “潘队,蓉蓉的移植手术非常顺利,安庆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真是灵丹妙药!”

    “是个好消息。”

    “你好像已经知道啦?”

    “我在安庆只是听说捐献者改变了主意,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天津方面的情况还不清楚。”

    “我得到了消息,专程去了天津。整个移植过程我都和她父母在一起。”

    “你这个所长称职!”

    “不过,潘队,你可要替我保密。”

    “什么事情?”

    “我当时太高兴了,就请李凤珍到饭店喝酒了。”

    “是吗?你胆子够大的。”

    “所以我请你替我保密,别让谷局知道了。”

    “那你为什么要告诉我?”

    “让你给我兜着。”

    “你是在拖我下水。”

    “还有一件事情,你的电脑我忘了带了。过几天吧,过几天我给你带过去,蓉蓉准会高兴的。”

    “不用啦,你还给我吧,我自己送过去。”

    “也好。有个护士就教她电脑了。”

    “是吗?”

    “她还和我要你的邮箱。她说,等她病好以后,她还要学会上网,然后给你发邮件,说说心里话。”

    “鬼丫头还有心里话?哈哈哈哈……”

    他笑得很痛快。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拿掉了,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不过,另外一块石头依然压着他的心头,而且分量似乎越来越沉重。杜正德从安庆溜掉了,这本来是在他的预料之中,为什么神农架方面迟迟没有消息呢?他把弥勒佛雕像从柜子里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反复观看。弥勒佛还像以往一样,挺着大肚子,笑眯眯地坐在那儿,憨态可掬,两只大耳朵依然垂在肩上。

    “瞿先生,乐山大佛也是弥勒佛,怎么不一样?”他问。

    “弥勒本来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他的形象一共有三种。第一种出现在十六国时期,就是交脚弥勒菩萨的形象。第二种出现在北魏时期,就是禅定式佛佗的形象。第三种是五代时期开始出现的,演变成肥头大耳、袒胸露腹、喜笑颜开、盘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它的原型是五代时期高僧契此。他经常背着一个布袋乞讨,嘴里还诵着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江浙人认为这个契此就是弥勒佛的化身,就按照他的模样来画弥勒佛。乐山大佛应该是第二种形象。”木雕工艺大师瞿凡波耐心地说。

    “现在流行的都是第三种形象,是吧?”

    “这个形象随和,贴近生活,老百姓喜欢。‘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副对联非常形象地说出了老百姓喜欢的原因。”

    “瞿先生,从雕像能否看出雕工的性格特征?”

    “这不好说。好的雕工拿到好的木料,多半是随形赋意。”

    “什么是‘随形赋意’?”

    “就是根据木料的形状来决定雕刻的内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木料,不至于造成浪费。”

    ……

    他拿起电话,给曹猛打电话。

    “喂!老曹,情况怎么样?”

    “潘队,情况不太妙,杜正德一直没露面。”

    “从时间推算,他应该到家了。”

    “是呀,可就是不见他的影子,监控探头也没有发现他那辆大阳摩托车。”

    “是不是惊动了他的家人?”

    “没有。我们不仅没有和他的家人正面接触,连我们到神农架的消息也是保密的。”

    “这就奇怪了……”

    “潘队,有个情况也许对我们不利。”

    “什么情况?”

    “林区政府决定让镇长和派出所所长停职。”

    “涉及杜正德吗?”

    “公开的理由没有涉及杜正德。”

    “哦……”

    放下电话,他的眉头紧紧地拧成一团。他心里很清楚,如果神农架抓捕失败,907持枪杀人案有可能变成一桩悬案。杜正德是个非常狡猾的对手,经验积累的速度也是超常的。随着对手经验的不断增加,警方破案的空间也就不断缩小。他打开电脑,把中国地图调出来,加以放大调整,变成以神农架为核心的局部地图。从神农架还能到哪里去呢?往西南方向大约走六百多公里,就是湘西。杜正德会去湘西吗?

    “比方说,湖南的湘西,我看这是最理想的灰色地带。那里过去是偏僻的山区,现在呢?湘西游红红火火,已经走向世界。那里的旅游景点也多,什么凤凰古城,里耶古城,南方长城,猛洞河漂流,还有什么苗族风情,火岩溶洞,弄得挺热闹的。你看,说它繁华吧,它远离都市;说它偏僻吧,它又热闹非凡。我要是嫌犯,我就去湘西。那里人来人往的,谁会在意一个陌生人?这种地方混饭吃也容易。”妻子的话在他耳畔响起。

    大阳摩托车既然没有发现,也许它已经沉到某条河流或者某个湖泊的水底,杜正德现在能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还是摩托车吗?也许是汽车。买辆二手车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杜正德手中有枪,也可以抢一辆车。杜正德会那么傻吗?一个断了线的风筝,落到什么地方都是有可能的。

    “我看他不会在焦作落脚。这个人生性多疑,有个风吹草动,他就会远走高飞。”

    “警方的行动他怎么会知道呢?”

    “现在不是有种说法,叫‘第六感觉’吗?他的第六感觉特别好。”

    “你认为他不会在某个地方固定下来吗?”

    “很难,除非让他有牵挂。”

    ……

    他把弥勒佛翻到底面,“土木斋”三个字又一次映入他的眼帘。“土木斋”……“可人斋”……倒是有点雅人深致。下一次还能是什么“斋”吗?

    局长谷一川推开门进来了。

    “石峰,神农架还没有消息吗?”

    “杜正德没有回去。”

    “他能去哪里呢?”

    “不知道。”

    “曹猛他们是不是暴露啦?”

    “没有,可能林区政府的举措造成了麻烦。”

    “什么举措?”

    “他们已经对那个镇长和派出所所长进行审查。”

    “不是和他们说好,暂时不要碰杜正德吗?”

    “他们没有碰。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杜正德敏感多疑,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惊动他。”

    “神农架不是拉下大网了吗?”

    “那张网现在已经成了稻草人。”

    “这可怎么办?一支枪,六发子弹,兴许子弹又增加了……我已经无颜见江东父老。”

    谷一川走到电脑前面,认真地观看上面的地图。

    “石峰,说说你的打算。”

    “我打算去天津。”

    “去天津?”

    “李蓉蓉和杜正德单独在一起,长达十几个小时,她应该知道点什么。”

    “她的病情怎么样?”

    “造血干细胞已经移植成功,病情开始好转。”

    “她还是个孩子,石峰,你可要把握好。”

    “我会的。”

    他独自一个人在宾馆的房间里,桌子上摆着四个菜,还有一瓶牛栏山二锅头。他默默地品着末莉花茶,静静地等待着。此时此刻,他的心就好像农历初一和十五的大海,潮水滚滚,汹涌澎湃。看到李蓉蓉脸上泛起的红润,看到李蓉蓉嘴角露出的欢笑,他感受到了一种只有父亲才能体验到的欣慰。一条即将遭到摧残的幼小的生命,终于有了新的希望。如果刘雅妹能够目睹前前后后的这一切,肯定不会有丝毫的犹豫。人性是伟大的,是高尚的。虽然人性有时也会出现自私的死角,无知的盲点,只要能够挣脱死角,跨越盲点,人性就会闪射出璀璨的光辉。

    “蓉蓉!还认识我吗?”他来到病床前,乐呵呵地说。

    “潘叔叔!嘿嘿嘿嘿……”蓉蓉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还是假警察吗?”

    “潘叔叔是好人!嘿嘿嘿嘿……”

    “蓉蓉,你看这是什么?”

    “呀……电脑!”

    “是笔记本电脑,联想的,最新款的,是你姐姐给你买的。”

    “我有哥哥,没有姐姐。”

    “我的闺女呀!我的闺女不就是你的姐姐吗?”

    “她比我大吗?”

    “她大学都毕业喽,不是姐姐是什么?”

    “她是我姐姐,为什么不来看我?”

    “她过几天就来,她还要教你电脑呢!”

    “有个姐姐真好!”

    ……

    从警以来,他讯问过的证人不计其数,对于证人的心理活动他可以说了如指掌。胆怯的,他会输送勇气;冷漠的,他会传递热情;虚伪的,他会晓谕真诚;坦率的,他会披露肝胆。然而,当他站在李蓉蓉面前时,却一句问话也吐不出来,事先准备好的台词,顷刻间都飞到九霄云外。目睹那张可爱的小脸蛋,就好像在草丛中看到一朵绽开的蓓蕾,他能够想到的就是如何扶持这朵蓓蕾,如何呵护这朵蓓蕾,他实在不忍心把李蓉蓉扯进一桩骇人听闻的罪案当中。第一次和李蓉蓉见面的情景他永远也忘不了。

    “蓉蓉,吃吧。”

    “老师说过,陌生人的东西不能吃。”

    “这孩子……我是陌生人吗?刚才护士阿姨不是说了嘛,我们是警察。我是潘叔叔,他是于叔叔。”

    “你们要是假的呢?”

    “警察还能有假吗?”

    “电视里说,有……”

    ……

    笃笃笃……外面有人敲门。

    他连忙站起来,走过去打开房门。

    “老李,请请请……”

    来人是李蓉蓉的父亲李凤珍。这是他特别邀请的客人,桌子上的酒菜也是为李凤珍准备的。

    “潘队长,你太客气啦……”

    “来来来,请坐!”

    他把李凤珍请到桌子旁边,让李凤珍坐下。

    “老李,今天我请你喝酒,是为了蓉蓉。”

    他给李凤珍斟了一杯酒,然后自己也坐了下来。

    “蓉蓉得救了,这是大喜事,应当庆贺一下。”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自己的茶杯。

    “潘队长,这就不好了,你请我喝酒,你自己不喝,这多不好……来,你也喝……”李凤珍拿起酒瓶,转身要找杯子,被他一把拉住。

    “老李,现在我是在岗,不能喝酒,我就以茶代酒。”

    “你现在不是在天津吗?”

    “我来天津是公务在身。”

    “这……这……”

    “喝吧,老李。我知道你就认二锅头,喝!”

    “我这个人是有这个毛病,宁喝二锅头,也不喝茅台,喝不惯。八成是犯贱。”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嘛。”

    李凤珍也不再辞让,端起杯子喝了起来。

    “老李,我今天请你来,除了喝酒,也想和你聊一聊。”

    “我明白,你是在为那个杀人案焦心。我和蓉蓉她妈妈也嘀咕过,蓉蓉出去的时间,正是杀人案发生的时间,兴许看见了什么,可这孩子什么也不说。看她病病秧秧的样子,我们也不好逼问她。这孩子……”

    “老李,你做得对。蓉蓉还是个孩子,她想说就说,不想说千万别逼她说。”

    “本来我不便多嘴,话说到这份儿了,我就叨扰一句,案子办得怎么样啦?”

    “线索已经有了,但嫌犯还没有到案。嫌犯手里还有枪,对老百姓的威胁太大了。”

    “是啊,是啊……”

    “老李,蓉蓉说话时,有没有透露出点什么。比方说,不太正常的话……”

    “有哇!有一次,她突然问我:‘爸,好人要是杀了坏人,是不是犯法。’我挺纳闷的,一个女孩子家,怎么问起这个?我再细问,她什么也不说了。”

    “老李,蓉蓉有可能看见了杀人的过程。”

    “我最怕的就这个事情,毕竟是个孩子……”

    “这也是我担心的事情,这种事情会在她的心里留下阴影。”

    “潘队长,你说怎么办?”

    “这件事情不急,先治病要紧。将来她出院了,可以请个心理医生给她辅导辅导。”

    “好的,好的,我听你的,潘队长……”

    “还有什么奇怪的事情?”

    “对啦,还有一件事情,不知道有用没有用。好心人送给蓉蓉两件东西,一件是核桃木雕的观音像,一件是手镯。”

    “手镯?”

    “他告诉蓉蓉,他花一百多块钱买的。可邻床有个孩子,父亲是经营珠宝生意的。他偶然看见蓉蓉拿着手镯玩,就偷偷问我,怎么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孩子玩。我也纳闷,就问他是什么手镯,他说,这是老紫罗兰玉镯,缅甸天然翡翠,还是A货。潘队长,知道价值吗?三万多块钱哪!”

    “是吗?”

    李凤珍几口酒下肚,面孔都涨红了。眉宇间,可以看出这个老实的汉子,为那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儿已经倾注了全部的父爱。显然让李凤珍揪心的不仅仅是女儿的病情,还有女儿莫名其妙失踪的事情。

    潘石峰不急不慢地喝着茶,偶然也拿起筷子搛几口菜吃。他看着李凤珍布满青筋的脸膛,内心也不由得涌出一种难以言表的痛楚。如果不是涉及重大的刑事案件,他非常愿意和李凤珍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再聊聊家长里短。

    “老李,蓉蓉有没有说到好心人?”

    “说啦!这孩子,一口一个‘坏蛋’地叫人家。当然,孩子没有恶意,她是喜欢那个好心人。”

    “她认识好心人吗?”

    “不认识,到现在也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名字。”

    “她有没提到,好心人都对她说了些什么?”

    “好心人没说什么,把她送医院,就四处筹钱。”

    “走的时候能不说点什么?”

    “走的时候说过,等蓉蓉的病好转,他要送一台电脑给蓉蓉,还要教蓉蓉学电脑。”

    “是吗?”

    潘石峰听到这里,不动声色地站起来。

    “老李,你慢慢地喝,菜不要剩了。”

    他缓步走到门外,然后迅速来到楼道的拐角处,拿出了手机,打了个电话。

    “喂!继文,马上去河西刑侦大队请求支援,对儿童医院实施严密的监控。”

    “潘队,我们在医院已经蹲守几天了,杜正德能来吗?”

    “不要费话,按我说的做!”

    “好吧。”

    “让你的人继续在医院蹲守,我过一会儿也去。”

    “好的。”

    “注意,一定要秘密行动,不要打草惊蛇。”

    “好的。”

    打完电话,他才松了一口气。他看了看窗外,天气阴沉沉,好像有一股寒流在悄悄地涌向这座工业城市。

    一连几日的蹲守,潘石峰看出,大家都有些疲惫了。好在这种日子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无论多么艰苦,也不会有人口吐怨言。现在他们终于得到了杜正德非常清晰的近照,这是杜正德以“何忠”的名义办理身份证时拍下的照片。这张照片也随着公安部的A级通缉令已经发往全国各地,这样一来,杜正德的活动空间已经被大大地挤压,杜正德至少不敢轻易在公共场所露面。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都已经成为杜正德的禁区。杜正德即使插上翅膀,恐怕也飞不远了。

    夜晚的天气非常寒冷,遥望空中,那些赤裸的星星们仿佛也被冻得瑟瑟发抖。它们的眼睛不时地眨动,似乎为了抵御寒冷的侵袭,它们不得不拼命地多挤出一些光芒来。月亮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也许因为冻得无法忍受,它只好紧缩自己的身体,变成了一条窄窄的弧线,尽量地把光和热都储存在自己的体内。一栋栋高楼矗立着,在黯淡的月光下,默默地抗拒着寒风的冲击。树木的叶子不时地发出哗啦啦的音响,随着这种无可奈何的音响,总会有些叶片从树冠里凄凄惨惨地飘落下来,不知飘到什么地方去,再也无法返回它们赖以骄傲的队伍里。

    于继文裹在厚厚的棉大衣里,两只脚早已麻木了。他看了看坐在旁边的潘石峰,

    “潘队,杜正德会傻乎乎地往网里钻吗?”他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发颤。

    “这是他唯一的牵挂了。”潘石峰说。

    “其实白天蹲守可以了,晚上没必要。”

    “为什么?”

    “哪家医院让人夜里探视病人?”

    “是吗?”

    “那当然,一般的人晚上医院也不让随便地进出。”

    “要是不一般的人呢?”

    “这……”

    “继文,人得长点脑子都好。”

    “得!再过一会儿,我连心都没了。”

    潘石峰注意观察医院周围,医院周围静悄悄的,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医院门口倒是围了不少人,这些人是在排队,以便在天亮以后能够挂上专家号。尽管他也认为杜正德白天在医院出现的可能性大一些,但他不敢掉以轻心。医院毕竟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儿童医院则又是儿童聚集的地方,抓捕嫌犯的难度是很大的。要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嫌犯,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时,兜里的手机突然振动了。他把手机拿出来,原来是局长谷一川的电话。

    “石峰,情况怎么样啦?”谷一川问。

    “目标还没有出现。”潘石峰说。

    “刚才曹猛来了电话,他们今天在神农架截获了杜正德的摩托车。”

    “是‘豪爵’吗?”

    “不是,是他新买的‘大阳’。‘豪爵’还是没有下落。”

    “是谁骑他的摩托车?”

    “是松柏镇一个经营毛竹生意的小老板。据他说,杜正德在半路上用枪逼他交换摩托车,他的摩托车是豪爵锐酷。”

    “这么说,杜正德又骑上了‘豪爵’?”

    “型号不同。”

    “小老板为什么不报案?”

    “他不敢报案。杜正德抢走了他身份证,威胁他说,要是报案,就杀了他全家。”

    “这家伙!要是早报案,说不定在路上就可以截住杜正德。”

    “我已经通报天津以及天津周边的城市,让他们配合在路上堵截杜正德。现在有了照片,又有了摩托车的型号,设卡堵截应当容易一些。”

    “谷局,这个安排很好,能在天津城外截获目标最好,让他进了医院,麻烦就大了。”

    “石峰,绝不能让他进医院。只要他在医院外面一出现,就马上把他拿下。”

    “我已经安排好了。”

    潘石峰把手机放回兜里。他意识到形势更加严峻。杜正德从安庆返回神农架,却没有回家,而是抢了一辆豪爵锐酷迅速逃离湖北,这至少说明杜正德对神农架的布控已经有所察觉。根据曹猛对孟秀兰一家人的了解,孟秀兰一家人为人都忠厚老实,在二欢喜村口碑极好。他们接纳的是辽宁东港人何忠,而不是河北廊坊人杜正德,这也充分说明他们并不知道杜正德的底细,与杜正德的犯罪活动没有丝毫的关系。杜正德在安庆,是如何了解神农架的情况呢?曹猛一行人是秘密进入神农架的,消息是如何泄漏出去的呢?

    “杜正荣,看了这段录像,你怎么想?你认为杜正德会在焦作落脚吗?”

    “想听我说实话吗?”

    “说吧。”

    “我看他不会在焦作落脚。这个人生性多疑,有个风吹草动,他就会远走高飞。”

    “警方的行动他怎么会知道呢?”

    “现在不是有种说法,叫‘第六感觉’吗?他的第六感觉特别好。”

    “你认为他不会在某个地方固定下来吗?”

    “很难,除非让他有牵挂。”

    ……

    潘石峰突然苦笑一声,默默地摇了摇头。

    “潘队,杜正德又抢了一辆‘豪爵’?”于继文问。

    “是‘豪爵锐酷’。”潘石峰说。

    “这样堵截就方便了。”

    “你以为他会骑着‘豪爵’进天津吗?”

    “那他干吗抢‘豪爵’?”

    “杜正德不是傻瓜。”

    潘石峰的眉头紧紧地拧了起来。杜正德从安庆消失以后,他们始终没有捕捉到杜正德的踪影。现在虽然知道了杜正德更换了新的交通工具,但这个滞后的信息还有多大的用处呢?他的内心有一种隐隐的感觉,杜正德已经潜入天津。尽管儿童医院是最糟糕的抓捕地点,然而,他不得不面对这个严酷的事实。他从文件包里拿出儿童医院的平面图,用手电筒照着看了一遍。医院的总面积将近五万平方米,为了方便患儿就医,医院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单位。要想阻止一个人进入医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潘队,你怎么那么肯定……”于继文也把头凑了过来。

    “肯定什么?”潘石峰问。

    “肯定杜正德会到医院来?”

    “因为医院里有他的牵挂。”

    “李蓉蓉?”

    “你说呢?”

    “他已经走投无路,还顾得上蓉蓉?”

    “他已经为蓉蓉冒了两次险……”

    “你为什么肯定他会第三次冒险?”

    “人性,人性有时也会带有某种惯性。”

    潘石峰感叹地说。他虽然经常同各种各样的犯罪嫌疑人打交道,但接触到人性的问题,他还感到有些茫然。

    “老婆,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什么意思?”有一次,他问妻子柳倩。

    “他说得有道理呀!”柳倩说。

    “善事都是虚假的,这还有道理?”

    “荀子说的‘伪’,用的是古义。我上大学时,古汉语老师曾经说过,《说文》中有‘伪’字,南唐人徐锴的版本是这样解释的:‘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老师说,徐锴本的解释才是真正的古义。”

    “你再说得详细一点儿。”

    “荀子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所表现出的善其实都是人有意识的行为,不是人的本性。”

    ……

    他苦苦地思索了多少年,对荀子的话他依然似懂非懂。还是《三字经》说得通俗易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然而,人性真的那么简单吗?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