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旺家小农女

正文 43旺家小农女

    <li>  人多办起事就是快,只花了一日的时间,两间崭新的猪栏就搭好了,两间猪栏是连在一起的,中间只隔了一道墙,就搭在院子的东南角,用黄泥垒的墙,前面是粗木条子钉的栅栏,连成一气,将两间猪栏全挡住,挨着栅栏的是长长的木槽,供栏里的猪吃食、喝水用,章云朝两边猪栏里全打量过,整间猪栏约莫二十几个平米,隔开后,大的一间十几平米,小的一间则只有十平米不到。

    章家人事先都划算过,趁着有人手,两间猪栏一起搭比较划算,小的这间先空着,等到李氏的小母猪抱来后,这间小的就给母猪住,大的给三头公猪住,等到母猪配种生下小猪娃,也已经过了年底,三头公猪早卖给屠户,大的猪栏就可以给小猪娃住了。

    大伙热火朝天干了一日,到下晚才完工,周氏、章云已经把饭菜、馒头、酒水都预备好了,等到猪栏搭好,歇了手后,几名请来帮手的汉子,以及章家一家人,就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

    上了桌,爷们都是要喝酒的,特别是像王大茂他们,平日就爱喝酒,几碗黄汤下肚,兴头就更足了,三三两两开始划起酒拳,堂屋里别提多热闹了,这一热闹,就闹了将近两个时辰,早就过了平日歇息的时辰,几名汉子这才醉熏熏我扶你、你扶我地回去了,章连根、章友庆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自然没法送他们,只能由章程帮把手,一道跟了过去,直把每人都送到了家,才安心回来。

    客人走后,章云帮着周氏一道扶了爷爷、爹回屋歇下,之后就收拾碗筷锅盆,又是忙了好一通,到大半夜才歇下。

    翌日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过了这日,才算正式过完年,每年的元宵节,镇上都会有灯市,附近各村的乡亲们,基本都会赶去镇上逛灯市,观各式花灯,有些好年头,还会燃放绚烂烟花,民间艺人舞龙、舞狮以助兴,灯市上人山人海,别提多热闹了。

    章家人自然得趁着热闹做生意,不过今儿不需要早,等到晌午过后一家人才出发,在出发前,周氏同章云一起,拿昨儿磨好的糯米粉,以及做好的芝麻馅,包了元宵,一家人美滋滋地吃完了元宵,才挑着担子上路。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这日都往昌元镇涌去,百里渡就显得异常拥挤,章家人等了好久,才轮到登上渡船,这么一耽搁,到了灯市时,已经是热闹非凡,各样摊子都已经摆出来,好位置全被占尽,找来找去寻了半天,才在角落里寻了块小空地,章家人赶忙过去,歇下担子占位。

    得了摆摊的位置后,章家人就不着急了,这会瞧着是人多,却大多是摊贩,重头还没开始,总得等到天黑,花灯全亮起来,那会才叫真正的热闹。

    时辰还没到,章家人就不疾不徐地做着活,不时嘴里聊几句,过了一会就把灶台垒好,将锅架了起来,到也不急着点火烧灶,反而一起动手劈柴折枝,慢悠悠地做着准备功夫。

    等到了下晚,天渐渐黑下来,灯市上慢慢有了游逛的人,章家人这才点起火,把油倒入锅中烧热,臭豆腐一块块地下了锅。

    不光是他们家的炸臭豆腐,其他各种吃食摊子的香气也飘了出来,当然灯市最多的是卖花灯的摊子,这些摊子上的花灯,也渐次点亮了起来,灯市上很快就变得灯火通明,形形色色的花灯一一挂起,显得姿态百千、绚丽多彩。

    天黑透之后,家家户户都涌上街头,成家立室的,便携家带口一同外出,单身男女则两两相约,有甜蜜的小两口,有把臂同游的长衫学子,也有三两闺中密友相携出游,老人,小孩,男子,女子各具百态。

    元宵这夜,是不拘男男女女,都能踏出家门,共度佳节的,因此也成了男男女女们相识相交的好日子,因此小年轻们显得格外精神,女孩子更是都仔细装扮过,描眉施粉,腮红唇润,分外娇俏。

    章云见自家摊子上的生意还不算热闹,就趁着空闲,黏在周氏身边,问东问西的,对灯市上卖的灯很是新奇,周氏手里炸着臭豆腐,嘴里就说了起来,听她说了半天,章云才晓得,灯市上卖灯的摊子各有不同,有部分是任君选购的,只要客官出银子,看中哪盏灯就哪盏灯,银子开路,就可以尽数带回。

    不过还有好多灯铺的灯下都挂着纸条,上面写着各类的灯谜,只要猜出上面的灯谜,便可以付钱提灯,价格比寻常的要低,但是如果猜不到,又喜欢哪盏灯的话,那出的银子便要翻好几翻,这真是赚钱娱乐两不误,看来古人也非常有商业头脑,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

    母女俩说着话时,摊子前人渐渐多了起来,章云就再没空闲聊,忙招呼起生意来,没过多久,章云就见识到啥才叫人山人海,她家的炸豆腐摊,几乎没有一刻不是被包围得水泄不通,偶尔从人群隙缝往外望去,成群的出游人群还在源源不断往灯市涌来。

    今儿章家人带来的臭豆腐并不是很多,只有半桶多点,因此也顶不了多久,估摸着卖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就卖了个底朝天,到这会,围着的人群才渐渐散开。

    “呼,终于空了。”见着人群散了后,周氏吁了口气,嘴里说着,伸手捶了捶后腰,这一个多时辰里,她就没歇过手,比平日可累多了。

    “大庆媳妇,东西都放着,让我来收,难得的好日子,你和大庆还有娃儿们,一起去逛逛吧。”一旁的章连根说着话,就将周氏手里的勺子夺了过去,催促着他们快去逛逛。

    一家人早已经打算过,准备卖完臭豆腐,就在灯市上逛一逛,因此才没有另外霉臭豆腐,只想着把剩下的这半桶卖完,就歇下手来,这一年忙到头的,难得的元宵佳节总得透口气,好好地玩乐一番。

    被章连根一顿催促,章友庆、周氏、还有三兄妹,这才搁下手里的活,一家人笑嘻嘻地出了摊子,只有章连根留下来,说是要看着担子。

    从摊子上出来,周氏就领着大家往灯市一旁的通宝桥方向走去,通宝桥就架在通河之上,通河是九曲江的一条支流,横贯整座昌元镇。

    章家人没有上桥,而是走到了通河岸边,大大小小都蹲□子,撩水洗手,今儿周氏特意带了胰子过来,大伙就在河里,把手上、脸上的油腻,全给冲了个干净,周氏就跟变戏法一样,又拿出了布巾给大伙擦干手,并取出篦子,就站在人来人往的通河边上,给章云梳起头来。

    “这样的日子,咱们总得拾掇拾掇,得让人瞧着整齐干净,否则成啥样子。”周氏见章云稍有些尴尬,嘴里就念叨起来,想想娘的话也对,章云就只能收了别扭,由着她当众梳头了。

    周氏双手灵活地梳理着,没一会功夫,就给章云梳好了双髻,章云稍稍摸了摸,感觉发髻梳地纹丝不乱,心里到是挺欢喜的,只可惜没有镜子,天空又暗,河水倒映着两岸的灯火,波光粼粼的,只能映出模糊轮廓,根本看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个啥样子。

    正当章云朝着河水东照西照时,身后传来叫唤声:“云儿,云儿。”听到唤声,章云扭头看了过去,就见到常娟带着满脸的欢喜,朝着她跑了过来。

    “小娟,你来逛灯市啊。”章云等到她跑到跟前,才笑着问道。

    常娟稍喘了几口气后,就笑着唤了章友庆、周氏和章程他们,之后就伸出手,挽住了章云的臂弯,笑着道:“大伯、大娘,能不能让云儿跟我一道去逛?”

    周氏当即笑道:“行,你们小娃儿一起吧,回头去摊子那边,咱们一道回家。”常娟见周氏应承了,忙多谢了几声,拉起章云就往灯市走去,章程、章兴随后也跟了上去。

    章友庆、周氏则往通宝桥去了,元宵这日,走桥渡危可是习俗,称为走百病,大城里的百姓,还得登城门,新媳妇们则摸城门的铜钉求子,昌元镇这样的小地方,就没有城门可登了,所幸还有通宝桥,从桥上过的话,也算应了风俗。

    章云被常娟拉着到了灯市口,就见到常柱、常栓、常翠、他们的爹娘,另外还有常满、他弟弟常富、常铁木和他媳妇,常铁力两口子带着他家三个儿子,以及常娟的爹、娘和她的弟弟常东,全都是一家子亲戚,看着都特意拾掇过,穿戴得比往日要齐整。

    “云儿,你爹娘呢?”栓子娘一见到章云,就笑着问了起来,章云忙道:“往通宝桥去了。”

    “那咱们也过去吧,正好去找友庆他们。”常四良一听,忙开口说道,在场的大人们全都赞成地点了头。

    “大娘,我才刚拉了云儿过来,能不能让咱们几个去逛灯市啊?”常娟一听就焦急起来,忙开了口。

    常娟娘见这么多人里,就她最贪玩,不由就高声道:“你尽顾玩,每年元宵都得走通宝桥,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又不是不走,只是晚点走嘛,桥在那又不会跑,这会灯市正热闹,要是不逛的话,等人都散了,就没啥好逛了。”常娟心心念念想逛灯市,忍不住同娘顶起嘴来。

    常娟娘双眉一皱,正准备骂几句,栓子娘就笑着过来拉她,道:“小娟娘,娃儿们哪里能同咱们一样,灯市里花花绿绿的,自然比通宝桥好玩,你就由着他们吧,咱们几个一道去走桥,让娃儿们自个玩。”这边劝着常娟娘,另一边还不忘嘱咐几个小的,“不过,迟点走桥是没事,可千万别玩得忘了这茬,晓得不?”

    “嗳。”常娟抢着就应了,其他几个小的也纷纷应了下来,常娟娘也不好再说啥,只能由了他们,大的一群、小的一群就此分道扬镳,常娟乐呵地拉着章云冲进灯市拥挤的人潮里去。

    灯市还真不愧为灯市,章云一圈逛下来,已经被花灯给迷花了眼,只觉琳琅满目,真真是火树银花、缤纷璀璨。

    一路看过去有龙灯、花蓝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等等,做的形状也是各异的,有四方、六方、八角、花篮、双鱼、葫芦、套环等,这些灯多是用细篾扎成,糊上各色彩纸或薄纱做的,手工十分精巧,有些表面上还画了精细的图样,如龙凤呈祥,喜鹊登枝,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钟馗捉鬼等等,多是动物、花鸟、人物以及一些神话传说,都带着吉祥喜庆的意头。

    更难得的是还有许多种机关夹杂在里头,走马灯已算是简单的,有些会扇翅膀的蜂蝶或鸟儿,会舞动双螯的螃蟹,摇头摆尾的老虎和麒麟,举手作揖的金童玉女,以及咧着嘴笑呵呵点头的福禄寿三星,饶是章云见识过现代高科技的花灯,也还是为民间匠人的手艺而折服。

    有常娟在身边,就算在闹市里,也照样能听见她叽叽喳喳的嚷声,兴奋地拉着章云、小翠到处钻,一路来,到是钻进了好几处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摊子里去,钻进去一瞧,几乎都是猜灯谜的摊子。

    猜灯谜的灯铺大多较拥挤,文人学子们有了用武之地,全都想一显才华,已博美人一笑,引起一些出游的小家碧玉、乡村俏娃们的注意,搞不好便能在今日获得哪位姑娘的赏识,成就一桩美好姻缘,如此重要的时刻,能不卖力,这么一来,围上去瞧热闹,跟着猜灯谜的人,自然就越来越多。

    章云只管看灯,这灯谜的事,她便敬而远之了,都是些古代语句,她哪猜得出来啊,要是脑筋急转弯,她还可以凑合凑合,这些就不必了,谜面都不太容易理解,更别说要猜出谜底来。

    常娟对这些灯谜也不怎么感兴趣,不过她却热衷于凑热闹,哪儿人多就往哪钻,跑得又快,结果就带着后面一群男娃儿们,奔东走西的跑个没完。

    在他们东游西逛间,章云到是看中了一盏绘有敦煌飞天的琉璃灯,非常炫目亮眼,喜欢这盏灯的姑娘还真不少,不过,这盏的灯谜也极难,章云想都不想便放弃了,其他人也只是随便看看,毕竟他们这群农村娃,连斗大的字也认不得几个,哪里会猜灯谜,只不过是跟着凑趣而已。

    大家伙在摊子旁待了没一会,就说要走,所有人转身,从围着的人群中挤了出去,等到出去后才发现,常满还没出来,他愣是待在灯下猜了好半天,急得脑门隐隐出汗,大家又都挤了进去,拉了他好几次,都没拉出他来,只能待着等他了。

    可常满想破头,也想不出谜底,实在猜不出来,他就想买下,可是一问价格,实在贵得让人咂舌,章云觉得很有杀猪的嫌疑,当即就嚷道:“这价钱买盏灯,还不如拿来买米面呢,米面能吃饱肚子,这灯硬邦邦的,又不能吃,买来干啥。”章云这么一说,其余人全纷纷点头,都劝常满别傻了,常满这才罢休,跟着大家一道挤出了摊子。

    在灯市里逛了一大圈,灯谜他们都不懂,该看的灯也已经看饱,可眼睛饱了,肚子却饿了,尤其是章云、章程、章兴他们,都顾着做生意,一天里只吃了元宵,到这会哪还能不饿。

    “肚子饿了没?”走在身后的章程凑到妹妹耳旁来,问了一声,章云当即扭脸,对他点了点头,摸着扁扁的肚子道:“早饿得咕咕叫了。”

    “正好我也有点饿了,那咱们去吃点东西吧。”身旁的常娟听到兄妹俩的说话声,就笑着嚷了起来,其余人也逛得累了,常娟这么一提,就都点头应了,一行人往小吃摊扎堆的地方走去。

    虽说这日家家都吃元宵,常家这几个,还有章云他们,全都已经吃过元宵,可一溜看下来,所有人还是决定应应节,再吃元宵,实在是灯市上卖元宵的摊子众多,吃得人也多,瞧在眼里,还真有些受不住诱惑。

    大家决定下来后,就在众多元宵摊子里,找了一处够坐他们这么一帮人的摊子,坐下后每人都点了碗元宵,这日他们身上到是都有钱带着,章程怀里也揣着一些铜钱,是刚刚被常娟拉走时,周氏塞给他的,就是特意给他们买吃食用的。

    其他人都点了元宵,章云心想中午已经吃过,还不如尝点没试过的吃食,就问了问摊主,可有其他吃食,圆脸瞧着挺憨厚的摊主笑着道:“姑娘,除了元宵,还有酒酿丸子,你要不要来一碗。”

    “那就来酒酿丸子吧。”章云当即就要了一碗,这个虽不算啥新鲜物,不过她见得多,还真没吃过,没想到却跑到古代来尝第一回,想想到觉得挺奇妙。

    “嗳,咱这有桂花酒酿丸子、枸杞酒酿丸子、蛋花酒酿丸子,姑娘你要来哪种?”摊主又高声问道。

    “桂花酒酿丸子要一碗。”章云又应了声,摊主忙道:“嗳,客官们慢坐,这就好。”当即就扭头唤道:“老婆子,快给这几位客官端上元宵去。”

    摊主动作还真挺快,元宵一碗碗端上来,有芝麻馅、红豆馅、枣泥馅、桂花馅、花生馅,糯米雪白软滑,元宵皮薄馅响,闻着还有股淡淡的酒香味儿,大家伙瞧着就更加饿了,不等所有人都端齐了,就开始吃了起来。

    不一会,所有人面前都放了热腾腾、香喷喷的元宵,只有章云的酒酿丸子没来,因为这个得现做,不像元宵,有口大锅架着,里面滚着许多元宵,只要客人一坐下来,就能勺了装碗端上来,这会到好,最饿的反而没得吃,章云只能眼睁睁瞧着他们吃,肚子咕噜咕噜叫得更欢。

    “云儿,我这碗先给你吃。”章程见她的还没来,就把自个面前的碗推了过去,章云想着,自个饿的话,大哥自然也是一样饿,就手一伸,又推了回去,忙道:“大哥,我要想吃元宵的话,就不点酒酿丸子了,你这碗还是留着自个吃吧。”

    章程想想也是,就不再推让,接过碗去,低头大口吃了起来,其他人也全都津津有味吃着,唯有常满,却一直注意着对面的章云,见她手一直垂在桌子底下,肯定是捂着肚子,不由伸出脚去,小心地踢了脚章云身边的常娟。

    常娟被踢一脚,不耐烦地抬起头,正想嚷一声谁踢她,就见到对面的常满对她使眼色,一直往章云这边撇,她这个鬼灵精一下子就明白了,不由朝常满瞪了眼,对他老是指使自己表示不满,不过,瞪管瞪,还是顺了他的意,起身向摊主要了空碗和勺子,重新坐回来后,就从自个碗里,勺了几只元宵出来,递给了章云。

    “呐,你刚才都说饿了,这些先拿去垫垫肚子。”常娟将碗在章云面前一搁,开口道。

    “算了吧,你自个吃,我那碗很快就能好了。”既然大哥都推回去了,章云就干脆也推了常娟这些。

    常娟向来直来直往,不喜欢磨叽,当即就道:“客气啥,你先拿去吃,况且我也想吃酒酿丸子,等下端上来,你分给我一些,正好让我也尝尝。”

    这么一说,章云也就不再推让,笑着接了过去,拿勺子吃了起来,估摸着买元宵的客人实在多,章云这碗酒酿丸子到是等了好一会才端上来,摊主忙说了几声不好意思,章云只是无所谓地笑笑,并没计较。

    酒酿丸子端上来后,章云就趁热勺了一些给常娟,其他人几乎都已经吃好,就剩她们两个了,让这么些人等着,章云怪不好意思的,就想吃快些,可刚出锅的酒酿丸子又烫,她急着入口,嘴巴差点烫去,害得她忙往一旁地上吐。

    “云儿,咋样?”章程一见,忙急声问了起来,章云这会嘴里还烫着,就伸手摇了摇,表示没事。

    对面的常满眉头一皱,到是很想关心几句,可这么些人坐着,他也不好太突出,只能朝着常娟道:“小娟,你慢慢吃,咱们不急,等会没关系,可别烫着,别噎着。”常满这么一说,其他人也都点头称是。

    常娟趁大伙不注意,微微白了眼常满,没有揭穿他,只是笑笑道:“满子哥,我晓得了,平日里到没见你对我这么上心,今儿是不是心情不错,对我这般好。”没揭穿是一回事,却不能不趁机戏弄调侃一番。

    常满被她说得,耳朵根子有些烧了起来,又怕引起其他人的疑心,就回道:“你是我妹子,我啥时候对你不好了,别尽顾说话了,待会碗里都放凉了。”

    常娟见他那窘迫样,就不再多说其他话,低头吃了起来,身旁的章云稍稍停了停,感觉嘴里还好,并没有烫得多严重,只是稍稍有一点点麻,就继续吃酒酿丸子,这回再不敢贪快,边吹凉边吃,等碗里的都下肚后,肚子到是饱涨起来了。

    等吃完,大家各自付了钱,就出了摊子,刚好就见到远处有龙灯迎过来,长长的龙灯由好多人擎着,龙头巨大,威风凛凛,金色的龙身也很显霸气,龙灯在舞龙人的手上盘旋翻腾,活灵活现。龙灯过处,有许多人围观,也有不少人打赏,更有人群尾随龙灯而去,形成了长长的跟随队伍,很是壮观。

    舞龙灯过后,还跟来舞狮队,狮子们摇头摆尾的,忽而跳跃,忽而翻滚,非常生动活跃,配上声声的锣鼓敲打着,马上给人异常喜庆的感觉。

    常娟本想追随热闹的舞龙队而去,却被其他人给拉住了,这时,常柱开口道:“忘了你娘和我娘怎么说的了,咱们还得去走通宝桥,你要跟着舞龙队跑,啥时候才能转回头,快别去了,还是往通宝桥去吧。”

    其他人也是这个意思,大家都纷纷赞同,常娟敌不过众人,就只能舍了这个念头,跟着大家一道往通宝桥方向去了。

    过桥渡危是元宵最古老的习俗,所有人都会遵循,因此通宝桥上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整座桥显得很是拥挤,一群人慢慢地随着人潮走过通宝桥,桥那头也有街市,虽没这边热闹,大家也小逛了一会,瞧瞧时辰差不多了,就全朝着章家的摊子去了。

    到了摊子,常家、章家的几个大人全都已经等着,见到各自的闺女、儿子回来后,就出发到渡头登船回屯田村去了,热热闹闹的元宵夜,就落下了帷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