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拐个正太去种田

第二卷 独门宅院,发家致富 89最新更新

    第 八十九章待嫁

    既然珍真松了口,再加上何榆善除去家里的条件不说,自身就很有能力,沈氏思前想后也是同意。第二日一早就让仲林带着她去了沈大舅家。

    赵氏倒是对她回心转意很是高兴,“我就说嘛,这是一门好亲事,你想好了就行。我保管把这事给你办妥了。”

    “那便多谢嫂子了。”沈氏感激的笑了笑,知道赵氏也是一心为珍真好。

    谢过赵氏又去了姥娘屋子里。这两年,姥娘也是老了,大半时候是倚在炕上的。见着沈氏进来,很是高兴。

    “你来啦,娘好像昨天才把你嫁出去一样,你还嘟着嘴在我怀里撒娇呢。”姥娘噙着笑容,拉住沈氏的手。

    “娘……”沈氏埋进她的怀里,“娘,我长大了,孙子都快四岁了。”

    “嗯,对,我的重孙都四岁了。哈哈哈,珍真呢,这个丫头咋没来呀?”

    “珍真在家里呢,下回就带她来见你。”

    “珍真的亲事呢?可是定下了?”姥娘眯着眼睛,关心道。

    “我来就是办这事呢。和何家妹子说好了,把珍真许给她家的二小子,善哥。你也见过的,就是那个以前喜欢黏着珍真的男娃。”沈氏笑了笑,在姥娘的手背上拍了拍。

    “哦,哦,那时珍真生病一直闹着不肯走的娃是不是?好呀,知根知底的,不比那些城里人差。再说有小时候的情谊在,也能让着珍真些。”姥娘欣慰的笑了笑,带着些满足。

    沈氏点头,“是呀,前几日何家妹子托大嫂来跟我说这事呢,我今日就是来回话的。珍真年纪大了,嫁给善哥也算是良缘。”

    又陪着姥娘吃过午饭才动身回去。

    却说不等赵氏去找何莲盈,她就急匆匆的找上门了。

    “沈家嫂子,咋说呀?可是应下来了?”

    “哈哈哈,何家妹子,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那小姑昨日才来我家,你今日就来了。说是愿意呢。你家善哥是个有能耐的。”赵氏拉着她坐到炕上,捂着嘴哧哧的笑。

    何莲盈欣喜的笑了笑,“那真是来的巧。我还说好几天了,没消息,正是担心呢。珍真是个好女娃,我家榆善是高攀了呢。沈家嫂子真是谢谢你了,我过两天就给你包一个大大的媒人红包。我这就回去张罗,定会找个好媒婆去提亲。”

    她也不多坐,嬉笑言言的回了去,家里的人都等着呢,越快办好越好。

    珍真的亲事,沈氏谁也没说,家里的人都还不知道。伯林和仲林也是私下里着急,虽说他们倒是愿意珍真在家,可为了她好,也是要给她找一户好人家的。

    只珍真倒是整日都带着几个娃玩,一个个疯的成了大花猫才回院子。

    过了几日,便有那十里八乡都极出名的赵媒婆上门了,沈氏换了一身好衣裳见了她。

    那赵媒婆是个知趣的,先前也来过珍真家说亲,仲林的亲事就是她说的,因此沈氏也颇为喜欢和她打交道。

    “沈家大嫂,却是有门好亲事呢。先前说的人家不咋样,这回的人家可是适合呢。是张家村的何家,他家就一个娃,是闺女的娃过继回去的。想必你也知道,那娃叫何榆善,书也读的进去,就是家里只有两个老的,生意都要他来打理,这才从夫子那回了来。对了,还是在赵家村的赵夫子那,指不定还是举人老爷的同窗呢。”

    沈氏不动声色的坐在一旁,偶尔露一个了然的笑容。赵媒婆摸不准她的心思,只好一个劲的把知道的情况说出来也不敢乱说,只捡好的来说。

    “所以呀,真是一段前世修来的好姻缘,虽说小了两岁,可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大了两岁,可就是抱宝石了。”她也像是被自己的比喻笑到了,捂着嘴笑个不停。

    沈氏一直沉着的脸这才笑了起来。

    赵媒婆这才摸着了她的想法,想来也是同意了。可不是吗,何家可真是千里挑一的好亲事了。只见她的眼珠转了两圈,又道:“这回,何家嫂子托我来说亲,不知李家大嫂是否中意呢?”

    沈氏微微点头,那赵媒婆的脸转瞬笑成了一朵大菊花。“实在是太好了,我这就回去回话,包管把这事办漂亮了。”

    沈氏起身送她出门,快到院子门口的时候,又从荷包里掏出了一个小银裸子给她。

    赵媒婆暗自在手里掂了掂,竟是有两钱来重,心中更是暗喜。

    那边的何莲盈接到消息便急忙忙的去跟何榆善通了气,哪知他神情在在的模样,分明是笃定的样子。

    “娘,你快准备东西吧,我怕迟了嬷嬷又有话说了。”他笑过以后,又蹙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沈氏也跟着叹息,“好,我这就去忙。”

    两家人都已点头,这事便也办的快。

    倒是珍真一家的人知道她的亲事都是吃了一惊。先前因着找不到好人家,沈氏便请清远帮着看看,前两日清远好来信说有一个不错的人选,哪知今日沈氏就把珍真的亲事定下,还是张家村的何榆善。

    伯林看了看坐在一旁的珍真,见着她面色沉静,想来早就和沈氏通过气了。说来也是,他这个妹子最是有主见了,自己想做的事,千方百计,绕着弯子也要做成。要是她不想嫁,就是沈氏把嘴皮子磨破了,她也不会点头。心头千百思绪转过,又想到一日在她那看见的一把纸竹扇、那日和她在湖边的少年郎。虽然他所学的所有礼教都告诉他这是不对的,这是私囊相授,可想到妹子的终生幸福,又忽略掉那些。

    倒是清雅和香灵都是替她高兴,拉着珍真去了她的屋子说了好些悄悄话,不乏一些驭夫之道。

    珍真年纪渐大,而何榆善又怕夜长梦多,两家人都希望能尽快的完婚。那赵媒婆两边跑着,筹划着,整整瘦了三斤,可想到事成之后收的银子,又笑的合不拢嘴。

    云雾山到底是山里乡村,倒也没多少繁文缛节,可何家也给足了伯林家面子,统统按着官派人家的礼节来行事。赵媒婆虽说是有名的媒人,可就是在城里,也少见这些规矩,好些事宜还要去问何莲盈和何榆善才能办出来。

    经过了采纳、问名、纳吉以后总算是把日子定下来了。便是请人看的好日子十月二十三。却也是没多少时间了。因着仲林接管了家里的生意,倒是好些时日都是需要在外应走的,便他让他去采买需要嫁妆,香灵给他打下手。而清雅和青梅便是在家和珍真一起做针线,准备一应的小礼物。

    而沈氏和伯林便是主持大局,邀请亲友,采买些水酒。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珍真一一细数自己的箱笼,竟是有二十来个。她愣了愣,怕自己数错了,又从头到尾数了一遍,确是真有二十二个箱笼。珍林当初成亲的时候也不过十来箱笼,怎么自己就多出来这么多。又把它们一一打开查看。

    “珍真姐,你在做啥呀?”青梅拿着针线篮子进了屋来。

    珍真从箱笼里抬起头道:“青梅?你来的正好,快来帮我,把东西都挤一挤少用些箱笼。”

    青梅吃惊道:“为啥呀?箱笼多是大好事呀。前些日子张家村的十三姐出嫁才两个包袱,还被人说嘴了呢。”

    珍真扶额叹气。就算是她家这两年日子过的红火,也不需要这么多箱笼吧。外人看了还指不定咋说她家呢。

    “东西太多了,我怕打眼,你快来帮我。”她简单的解释了一番,便斩钉截铁道。

    珍真难得语气强硬,青梅呆了呆,便也听话的动手帮她,可不管怎么挤只堪堪空出四个箱笼。她看着挤在屋子的箱笼,无力的垂下眼脸。

    十月二十那日,何家送来了崔妆花鬓,销金盖头。而沈氏回了罗花蹼头、绿袍鞋纷。

    院子里前前后后都是贴着大红的喜字,沈氏连眉梢都带着笑意。清雅和香灵多时是陪在珍真身边。这个小姑子,虽说性格似男娃,可也有心细的时候。他俩进李家门初,珍真都是和和气气的,从没给过他们脸色看。而后更是把两人都待做亲姐妹,对两个侄儿侄女都是尽心尽力。更别说她和伯林仲林两人的兄妹之情,就是初进门便能感受到两兄弟在心中对她的看重。如今她出嫁,伯林和仲林都是准备了许多的嫁妆,更是连那城里有钱人家都舍不得嫁女出的东西都买了回来。偶尔听起当年自家富裕起来多半是她的主意,也难怪他俩都会这么大手笔。

    却说珍真前些日子定下和何榆善的亲事后,心下安定。一心一意的做着针线活,可如今越是到了要结亲的日子,心里反而越发不安稳。白日还好,有小娃们的嬉闹,有两个嫂子的陪伴到也没功夫多想。可夜深人静时,她又患得患失的问自己,是否真的确定他就是她的良人?是否这辈子就跟他在一起了?是否她能和他无忧的到老?是否两人之间的感觉变了,没有了激情的婚姻是否她能坚持到最后?可在这个时代,就算是丈夫三妻四妾她又能做什么呢?和离?被休?这些是她能承受的吗?在这个对于女子来说,义务比权利更苛刻,更厚重的时代是否她能压抑自己成为一个典型的封建主妇?

    她十分的混乱,疑问越来越多,心里却没有答案。到了月下梢头的时候,才辗转入眠。

    沈氏自然看到了她眼下的淤黑,只当作一般女子出嫁前的不安。吃过午饭便她拉进了屋里道:“自娘怀着你到现在,都快二十年了。明日你就要嫁作人妇了,我也有脸面下去见你爹了。”

    “娘……还有季林和珍娴呢,还有元瑞,元薇呢。你舍得吗?”珍真忙打岔,一头扎进沈氏的怀里。

    “娘当然舍不得。娘也舍不得你,可女大当嫁,这是咋都拦不住的。娘看你这几人都睡的不安稳,娘也有些话想对你说。”

    沈氏揽着珍真,一边抚摸着她的头发,一边道:“你自小我和你爹就惯着你的性子,你可知你的性子太过要强了。这性子到婆家要吃亏娘也和你说过,不是说要你改,只是你要克制,在不该强硬的时候要示弱,在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嫁了人就是何家的人,切记一切要以何家的立场来看待事物,要把自己当作何家人。要对榆善好,那怕两边的老人都刁难你,都苛刻你。榆善以后就是你的夫,你的天,偶尔的争闹可以,切不可时时都跟他犟着。你看我和你爹,虽然大事都是他在做主,可啥事他不是问过我的意思才行事?你不能直接和他对上,你要迂回,要用你女子的优势,让他知道,你们是一体的。你们这个小家才是以后一辈子捆在一起的。你所做的所有的事都是为了你们的小家,为了你们的以后。你何婶子我倒是不操心,就是那张家的嬷嬷,你可得好好的忍住,有啥事不要当面发作,那样不管咋做都是你的错了。可是,你是我李家的女儿,是举人的亲妹子,是秀才的亲妹子,咱们家虽然不是那大富大贵的人家,可也是有脸面有底气的人家。要真是有啥委屈,你也要告诉家里,咱们是要给你撑腰的。当初你嬷嬷为啥最刁难我,还不就是我娘家只有一个老娘,只有一个种田的哥哥吗?你不一样,你有兄有姐,有弟有妹,都是让你站稳的资本。娘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要你好好的过日子。当人媳妇的,所少要受些委屈。”

    珍真呐呐的点头,也不知听进去多少。可沈氏那份爱护她的情却是一字不差的传进了她的心里。她抱紧沈氏,突然害怕没了她的庇护,她将来该怎么办。

    沈氏的眼睛里骤起氤氲的雾气,拍拍珍真背,用袖口擦去眼泪。

    “好了,也就几步路,想见面也费不了多少功夫。 你到张家村也好,帮我好好照看你姥娘。”

    珍真把脸埋进她的怀里,闷声道:“娘,我会好好的。我会好好照看姥娘。”

    母女俩低声啜泣了好一会,沈氏才出了屋子。明天一早新郎就要来迎娶珍真,还有许多的事没做,沈氏一个转身,那些牵挂的心思便丢到一边了。

    到了晚上,珍真因着第二日寅时就要起来,便早早的上了炕。正当她有一次准备在炕上睁眼到天亮的时候,门被人敲响。

    她起身披上厚实的衣裳开了门,却是见着香灵鬼鬼祟祟的抱着东西进了来。

    她涨红着脸,张口欲言,又猛地吞了一口唾沫。

    珍真奇怪的看着她,这可不是香灵的脾性。“二嫂,有啥事呀?你说呀?”

    香灵狠狠的揪了一把自己的大腿,才结结巴巴道:“娘……娘让我来教……教你一些东西。你……哎呀,这让我咋说嘛。你……你自己看吧。”说罢便把手里的东西一股脑的抛到珍真怀里,火烧屁股一样的奔了出去。

    珍真拿起怀里的东西一看,是一本书。随便翻了两页,她的脸颊也涨红起来,这本书还真是……真是大胆、开放。

    她粗粗的翻了几页,便把它搁到一边。想来那些富贵人家的闺中女子在出嫁前都是要收到这种书的,又想到刚刚看到的画面,连耳根子都红了起来。

    她这个来自另一个开放时代的人都没看过这种书,可也知道夫妻是怎么一会事。在额头上拍了两把,把头埋进被子里,想把那些绮丽的画面忘掉,可越是如此,那些画面便越是清晰。于是她这出嫁前的一整晚都是在挣扎中渡过,最后还是拿起了那本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