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城市

第1卷 第十四章

    一

    大年初一清晨,七点的时候,李可卿开始叫沈倩起床。这时候,李可卿连早晨要吃的水饺都包好了,只等着沈倩起床。沈倩是这个城市一家超市的营业员,年初一的下午还要上班,如果不是节日,平时有早班的时候,沈倩从来也没有耽误过上班,今天既然是节日,难得能多睡一会儿,所以不管李可卿怎么叫,她只是不起。后来李可卿便走到床旁摇晃沈倩,沈倩被李可卿摇得心烦,睁开眼对李可卿凶道:“你干什么呀你?!”

    李可卿说:“你不去给你父母拜年了?”

    沈倩说:“拜年急什么!?今天去不就是了。”

    “那还有我的父母呢?”李可卿说。

    沈倩说:“那也用不了一个小时。”

    李可卿看着沈倩,说:“一个女人,这么赖床,不好吧?”

    沈倩听到李可卿这双关语,一翻身背向李可卿又睡起来。

    李可卿便嘟哝道:“能睡得着吗?”

    沈倩最烦的,就是李可卿拿什么夫妻呀,男女啊,来刺激他,或者是想训导她约束她。其实沈倩与李可卿的关系本来就不融洽,说到根本,他们的夫妻生活不过是应景而已。不是感情太淡,而是不融洽让人烦。可是李可卿却总拿这一类模棱两可的道德辞令来说教,并且沾沾自喜,以为正统。

    李可卿等了一会儿,又来到床前好声好气的对沈倩说:“既然睡不着了就起来吧,咱们不是还要到我的那些领导那里,还有你的那些领导那里去吗?拜年讲究早拜,去晚了那不成了作客了吗?那里还能显出尊敬呢?”

    沈倩的确被李可卿搅得睡不着了,但是她并没有起,她生气的说:“年年弄这些套路,我的领导不用你去拜年!”

    李可卿听了沈倩的话笑起来,说:“看看看,还耍小孩子脾气。夫妻两个,一起到领导那里走走,多么好看哪!我一个大男人,一大早起来给老婆包饺子吃,也够可怜了,还是听我的,赶快起来吧。”

    这一来,沈倩是彻底醒了,她坐了起来,一脸的不高兴,开始穿衣服。

    沈倩迎着朝阳起床,清晨一大早就这么不快乐,李可卿并不觉得事态严重,他觉得沈倩是太娇气,不懂事。他想得是:“你看看,我们什么没有,权力、地位、财富、车、房子。你到大街上走走看看,在这个三百万人口的城市里,其中二百九十九万的人,是达不到这个档次的。她这么不在乎这些幸福,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看到沈倩已经开始起床,李可卿来到客厅里打开了电视,找到他喜欢看的电视剧,放大了声音看了起来。

    沈倩起来,叠好床铺,到卫生间里去漱洗,听到李可卿把电视的声音开得那么响,一边刷牙一边从卫生间里走出来,没好气的说:“你消停消停好不好?有文艺节目你不看,专门看这些不着边际、装腔作势的东西,真和你本人一个样!”

    这一次李可卿终于恼了,瞪起了眼,说:“你找什么茬呢你?”他把电视机遥控器往沙发上一摔,过去把电视机关上了。

    李可卿一生气,便显出他的外八步型来,两个脚尖向外甩,脚后跟着地,腰再一弯,老太太一般的站在那里。

    沈倩并不惧怕李可卿发火,相反,只有气得他发火,沈倩的内心才能有一点平衡。

    因为爱过,所以懂得,所以才能够感觉,在这百分之九十都是假的生活里,无聊无味使沈倩感到自己形同孤单。

    沈倩的心思在她工作的超市里,只有在那里,她才能找到生活的感觉,竟争的快乐,友谊和热爱。每天的进货、摆货、售货、盘点看似简单,其进货的慧眼识真,对行业标准、质量标准、性价比的准确的把握,每日里在电脑中搜索、对货柜货区的快速更新,都要有敏捷的反应。面对每天熙熙攘攘的顾客,不是热情到让顾客立即想捂紧钱包,而是在漫不经心中把顾客注意到的货品,它的品质、性价比、适用性准确精到的表述出来,尊重顾客。同样的柜台、货区,不同的营业员,所产生的营业额可以相差到几倍。在这里,辛勤与懒惰,诚信与奸诈,都会以因果的关系准确无误的回馈给本人,一切咎由自取。这里是表述城市生活品质的水晶宫,是集体劳动和生活的快乐的场所。

    李可卿关了电视以后,正坐在沙发里生闷气,听到了门铃声,他急忙稳定着自己的情绪装出一副笑脸来开了门,原来是周贵福。周贵福进了门,一连串的问了“过年好!”。周贵福没有坐下,他的头一点一点的四处的看看,刚好看见沈倩漱洗完了从卫生间里出来,又急忙问“过年好”。沈倩也回周贵福说:“周主任过年好。”李可卿要给周贵福倒水喝,周贵福说:“不客气不客气。”李可卿说:“那坐坐吧?”周贵福笑眯眯的说:“噢,坐一坐。”看到周贵福缓缓的坐下,李可卿又走到台柜前打开了电视。周贵福坐了有几分钟,各自问候了彼此的家里人、老人,说着祝福的话,之后周贵福说还要到别处转转,站起身来往外走,没有看见沈倩,只得再向李可卿点点头,一边说着客气话走了。

    李可卿回过身来,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他也没看见沈倩在那里,到卧室里看了看,没有,又到卫生间看了看,也没有,还有一个房间,房门是敞着的,自然也是没有。此情此景,李可卿的心里便又生出了“这日子没法过了的”哀鸣。

    李可卿的婚姻,让他自己说,他虽然说是双方恋爱结婚的,但是在这恋爱之前,却是先有家长们的撮合,后有他们的“恋爱”。见面之初,李可卿是十分满意沈倩,沈倩对家长们的撮合,只是勉强同意跟李可卿接触,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沈倩开始打退堂鼓,要结束他们之间的联系。对沈倩十分满意的李可卿也如同现在一样,对沈倩当时的态度并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的问题。虽然很多人告诉他强扭的瓜不甜,他却以为这是一些没能力的人说的话,不值得考虑。没有手段,谈什么甜不甜酸不酸,李可卿偏要做给他们看,看看是甜还是酸。于是,李可卿甚至避开了沈倩,只跟她的父母来往,投其所好,大送礼品,一口一个出身高贵,人民教师,把沈倩的父母吹捧到了变为李可卿的奴隶的程度,必欲把女儿嫁给李可卿,然则不复为人。后来沈倩在各方压力和李可卿的努力下,终于同意领取了结婚证,然后开始筹措婚礼。不顺当的是就在婚娶的头一天晚上,如同这年初一的早晨一样,却找不着了沈倩。不过最终的胜利,最终的婚姻和爱情的挫折都败在了他李可卿的手段之下。李可卿所向披靡。

    二

    沈倩骑自行车从家里出来,先去她家里给她自己的父母拜了年,在父母那里吃了一盘水饺,骑着自行车向她工作的新城超市驶去。她来到矗立在繁华十字路口一侧的超市正门口,看见超市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任大勇拿了把椅子坐在高高的门台上,跷着二郎腿正在看风景。任大勇远远的看见了推自行车上了路牙石向门前走来的沈倩,高声喊:“这么早啊沈倩!”沈倩走到跟前,说:“经理过年好!”任大勇回她说:“春节快乐!”沈倩说:“快乐快乐!”任大勇说:“宋乐乐,张明明,张娟也来了,都上了五楼了,你也去吧。”又说:“电梯没开,年初一锻炼锻炼身体吧!”沈倩说:“好来!”她锁好自行车,向任大勇摆摆手,进超市到五楼去了。

    新城超市这一天中午对全体职工请客,吃水饺。当然,吃水饺以前,还会有几个简单的菜肴,也有酒。但是所有的包水饺做菜的活都由超市职工在五楼的食堂里自己动手做,工作量是比较大的,所以愿意来忙厨的职工,一般来得都比较早。

    沈倩上了五楼不过一会儿,便又有一些职工随后来到,食堂里的厨师和工作人员很快就到齐了,连一楼麦当劳和肯德基餐厅的厨师也来了。厨师们开始调水饺馅,食堂的工作人员开始和面,沈倩和其他人有的在厨房帮忙,有的在外边的餐厅里摆桌椅,擦桌子,准备在外边摆开场子包水饺。

    接近中午十一点的时候,酒菜已经都准备好摆上了桌子,煮水饺的大锅里也都热上了水,作好了煮水饺的准备。因为下午还要上班,开门迎客。开门迎客不是为了能够销售什么,而是要更进一步的扬名,提高知名度,所以饭要早一点吃,以免误了下午一点的上班时间。在大家等着保卫人员下楼去替换任大勇上来讲话、大家开餐的当儿,职工们都已经各自组合好坐下,吃瓜子喝茶聊天。沈倩这时候跟来得最早的张明明、宋乐乐他们一桌,正在斗嘴。因为一大早就来到的一些职工全都是未婚男女,只有沈倩自己是有家有室的女士,张明明便对沈倩调侃说:“沈倩,你跟我逃跑吧,咱们跑到别的城市去工作,再不然跑到我老家去。”

    沈倩问张明明:“你的老家是那里呀?”

    张明明说:“在沂蒙山区,大山里边,夏天的时候早晨起来,到处都是露水,空气可凉爽呢,没有污染,那里的姑娘,面色都是那么白里透红,可纯洁呢。”

    “你是说有的姑娘。”宋乐乐给张明明更正。

    张明明说:“啊、是啊,是有的姑娘,很多姑娘。”

    宋乐乐说:“那里的男士有很多象你的,有点干瘦,但是不象你这么白。”

    听了宋乐乐的调侃,有几个人对着张明明笑起来。

    沈倩问张明明:“你的老家不是在平原吗?说是寿光一带,今天怎么又换了沂蒙山了?”

    宋乐乐说:“沈姐,你听他胡说,他的老家就是寿光。”

    “那个村?”沈倩问。

    “赵王村”张明明说。

    沈倩“啊!”了一声问:“是吗?”

    张明明说:“怎么了?”

    沈倩说:“你们村我去过,是不是快要到村口的时候,路旁有几棵大树,再往前走,要进村以前有一孔小石桥,不过桥下好象已经没什么水了。是吗?”

    “啊咳!”张明明惊道:“你竟然去过我们村!你干什么去了?走亲戚?”

    看到张明明的样子,沈倩却“哈哈哈哈”的笑起来,指着张明明说:“你这个傻冒,你们平原上的村庄都是这个样子。山区的村庄,进村前常常要拐一个弯,或者是几个弯。知道吗?”

    张明明被沈倩耍弄了一回,自己摸着后脑勺,傻了,其他人看到张明明的样子,也都跟着沈倩笑。

    笑了一会儿,张明明看着沈倩问:“沈姐,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情景?我怎么不知道?这些地方你肯定去过。”

    沈倩笑了笑说:“是去过。”

    “去干什么?先说上我们那里去干什么?”

    “进粉皮、粉条。签合同,建干品供货基地。”

    “粉皮粉条有什么意思?”张明明说。

    “什么意思?”沈倩瞪了眼对张明明说:“家家离不了。”

    沈倩对张明明说完这句话以后,便突然感觉到累了似的,脸上虽然还浮着笑容,眼帘却垂了下来,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闲聊,她的思绪游云般的飞向了城市之间,没有地方也不知方向,内心浮动起了绵长的沉沉的叹息,在心里轻声的唤道:“崔志新哪崔志新,你究竟在那里呢?”

    沈倩知道崔志新还在这个城市里,离她并不远,可是他究竟在干什么,住在那儿,她竟茫无头绪。年前的时候,沈倩去过他们那片小区的菜市场,崔志新的父亲在那里卖青菜,有个摊位。可是去了几次,沈倩都没敢开口,就象刚刚张明明说的,她终究是有家有室的人了,何况是对着这样一个劳累辛苦的老人,要去触及他的伤痛,这实在是太不合适。

    任大勇的讲话打断了沈倩的沉思,就要开饭了。按规定,下午不需要站柜台的人,可以喝酒。上班后有工作的,只能吃菜吃水饺。于是,任大勇给大家道过辛苦以后,聚餐开始。送走去岁的辛苦,迎接新春的荣华。不能喝酒的职工这时候也以茶或是以水代酒,大家欢聚一堂,嘈杂快乐的嚷嚷声鼎沸了整个饭厅。

    三

    年初一早晨九点多,徐凯华便带着叶海珠来到了朱厉文家里。徐凯华和叶海珠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徐凯华把叶海珠向朱厉文他们,向李文凤作了介绍,叶海珠也很自然的融入了她置身的这个环境。上午十点,大家开始动手做菜包水饺,六个人齐上阵。大家忙了个把小时,一切就要准备停当的时候,门铃响了,孙秀娥过去开了门,原来是郭建村带着女儿郭小莺给朱厉文他们拜年来了。郭建村和郭小莺进了客厅看到这么多人,这么热闹,郭建村一边向朱厉文问了一声“过年好”,一边向其他人摆摆手说:“大家好大家好。”在朱厉文家的客厅里的这些人也都含含糊糊的回答郭建村和郭小莺“过年好”。朱菁华认识郭建村,规规矩矩的向郭建村问了一句:“郭市长过年好!”一边邀请他们在沙发上就坐。

    但是郭小莺手里提着一个很大的红色呢绒袋,呢绒袋上还印着一个金黄色的硕大的“喜”字。郭小莺提着礼袋在等着把礼袋交给什么人,朱厉文见了问郭建村:“你给我带礼物来了?”郭建村说:“永盛电器厂送给你这二十年不朝面的老职工的。”朱厉文听了禁不住一愣,随后笑道:“拿我寻开心。”郭建村说:

    “不敢不敢,是永盛电器厂送的,分厂分给职工的,给我拿去两份,熟人领着跑到家里去了。我给你拿来一份。”

    朱厉文急忙从郭小莺手里接过礼袋又转手交给了孙秀娥。孙秀娥接过礼袋,就在她家那硕大的玉石茶几上打开看了看,说:“都是好东西。”她一边向外拿了几包看下边,说:“海参,半斤,海米、木耳、金针。这些东西得值两千元钱哪!”

    朱厉文说:“海参半斤换给建村鲍鱼一斤,其它的换成两瓶五粮液。”

    郭建村听了笑起来,说:“你这是搞什么?交换吗?”

    朱厉文说:“算是互通有无吧。”

    郭建村说:“连袋子也给我换一下。”又说:“我顺便还麻烦你一件事,厉文,你们给山区小学捐的建设资金里边,你给我捐上四千元钱。钱你先给我垫上,节后我抽时间给你送过来,可以吗?”

    朱厉文说:“可以。这样你就安心了是吧?不过总是不好,收礼和捐助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郭建村说:“哎呀!我也没有办法,这种不开心的事何日是尽头呢?”

    朱厉文说:“我这里有两个永盛电器厂的人,据说工人工资月平均只有六百元不到呢,职工能分上这样的年货吗?”

    徐凯华在一旁插嘴说:“我们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朱厉文对郭建村介绍说:“我外甥。”

    郭建村注意地看着徐凯华说:“唷!这就是徐凯华!?”他向徐凯华伸出手去。

    坐着的徐凯华急忙起了身来跟郭建村握手。

    孙秀娥看到朱厉文他们只跟郭建村说话,别人反而都不出声了,她跟郭小莺她们说:“你们说话,你们的玩你们的。小莺跟你爸爸别走了,一会儿在这里吃饭,大家热闹。”

    郭建村听到孙秀娥的话,对旁边的青年人说:“你们说你们的,互不干涉。”又对朱厉文和孙秀娥说:“今天我辛苦小莺给我开车,到几个地方,现在走到这里,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孙秀娥提了郭建村拿来的礼袋到储藏间去了。客厅里的人们互相征求意见,准备着开餐。大家一致决定在客厅的玉石茶几上用餐,因为茶几的台面大,这么多人围坐仍然很宽敞。他们这样决定了以后,等到孙秀娥把郭建村拿来的礼品换成朱厉文说的鲍鱼和酒,从储藏间出来,女士们便一起起身去洗手,到厨房端菜,准备在这里上演另一场聚餐。

    在易粪而食的名利场下,/从那铺展而多的垃圾的缝隙里,/你看到了光灿,/这是金子。/在污染到窒息的酒糟气中,/你感觉到有清风拂过,/心胸为之开阔,/心血为之畅流,/这是你心之向往的开怀而又放心的生活。/这是她的气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