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医缘情深

第1卷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刘邵宏心里很烦乱,回到宿舍一夜也没有睡好觉,他一会儿想傅康亚,一会儿想怎么向陈院长说?第二天他带着疲惫的身躯到北郊区人民医院上班。

    陈院长一眼就看到他的双眼满布红丝就问他;刘院长,你怎么啦?那里不舒服?还是遇到什么不痛快的事情啦?

    刘邵宏坐在院长办公室的沙发上长长出口气说;我没有病,昨天我回去的时候,我们耿院长把我叫到他家里说;他为我在深圳找了一份差事,让我到一个工业区筹建一所医院,我当时很为难,因为我在咱们这里工作怎么能离开呢?所以一夜没有睡好觉!

    陈院长说;也真是难为你了!我知道你们这位耿院长,他不是早就退休了?他还管你什么事?

    刘邵宏说;在他没有退休之前,他对我很关照支持我的工作,这回是深圳来的人找他让他推荐个人到深圳帮他们建立医院,耿院长立刻就推荐我并一口答应下来,你说我该怎么办?

    陈院长不高兴的说;难到他就不知道我们已经聘用了你?

    刘邵宏回答说;他知道,他对我讲你们已经通过了二级医院的验收,现在步入正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应该说我能离得开,他让我再到新的地方建功立业。

    陈院长说;你在这里干的很好他们总不能挖墙角啊!你是怎么想的?

    刘邵宏说;说实在话,我是想到深圳看看,因为那里是中国改革的前沿阵地,又是改革开放的样板城市,你说,这样的机会能不让人动心嘛!

    刘邵宏的一席话使陈院长沉默下来,他好一阵子没有吭声,刘邵宏静静地等待他发话。

    陈院长终于抬起头来说道;我理解你的想法,换了我,我也是这样想,既然你们耿院长已经替你答应了,那你就去吧,反正我在这里也干不长了!----

    刘邵宏疑惑的问道;怎么,你也要走?你在这里干的不是很好么?

    陈院长笑笑回答道;我可能要调到北郊区卫生局任职。

    好啊!你这是升官了!应该贺喜才对。刘邵宏也转忧为喜。

    我只是听有关人对我说,还没有得到正式任命,风云变换很难预料,只能是得到正式通知才算是真的。你比我先走也是好事,要不然在我走时对你怎么安排还真有些为难!陈院长说。

    刘邵宏不以为然的说;这回我又有了新地方,如果没有这件事,你要是离开也不必为我发愁!人常说,有得一身艺不怕饿肚皮。我既然敢提前退休,我就不怕找不到干的,你说是吗?

    是,是,要不然我一听到你退休,我马上就来请你,还不是怕别的地方把你聘走,这不,你还在这里干着就有人把你拉走了!

    两个人同时笑了起来。

    刘邵宏总算了却了这件心事,为了赶时间,他征得陈院长的同意在第二天就赶回煤炭医院进行走前的准备。他想;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如果到了那里,自己就像进到考场一样,什么事都得自己拿主见,要不然,人家老远的聘请我干什么?要去给人家解决各种问题,不能叫人家失望,不能叫人家炒了鱿鱼!干不好那将給耿院长带来很不光彩的舆论,给院里某些人找来笑柄!于是他需要带几本参考书,他不得不回到原来的家,将他要带的书籍拿上。

    黄瑞娟看到刘邵宏那东西很不高兴的说;你真要把你的东西都拿走吗?难道你不给你孩子留点什么?

    刘邵宏回答;我只拿我的参考书,孩子不学医,这些医书对他们没有用!以后他们真要是学医了我会全都给他们留下。

    满满一大包医书,什么实用内科学,实用解剖学,实用化验学,药物学,实用鉴别诊断学等等,光书籍就有二十斤重!加上换洗的衣服和应用品少说也在三四十斤!实在是拿不动别的了只好丢弃掉!他买了个简易手拉车把一切都绑在手拉车上,犹如步行千里的流浪汉。他又回一趟老家匆匆向老父亲道别,然后又乘车到西安武警部队看了看孩子,他觉得他的小星在部队里比以前长高了,身体也棒了,嘱咐孩子好好锻炼,他才放心的转回来。

    刚过大年,他又一次到窑店寻找傅康亚总想能碰到她,然而没有结果。他心中呼唤着傅康亚的名字,你究竟到那里去了?他记得傅康亚曾经对他说过,她说她得到过广州一家大公司的聘请让她到那里干运销业务,那时她在这里干的挺好没有走,难道说她最近去广州了?那里的城市更大,渺无去处,到那里找她?他只好死了这条心。

    大年初五刚过,他就买上车票乘火车南下广州了。

    刘邵宏出得车站拉上他的行李车穿过茫茫人流取出身上的名信片,按照李医生给他的电话号码拨通了公用电话,李医生叫他在车站广场立交桥西乘汽车到东莞市虎门镇百沙区下车。

    刘邵宏一边走一边寻思;怎么回事?不是去深圳,怎么变成东莞市虎门镇了?他只好向车站广场西面找见到达东筦市的长途汽车坐上去。

    广州是个南方的大都市,是海外通商的门户,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家对外开放以来,广州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流到这里打工,这里确实人潮涌动,层次繁杂,刘邵宏抱着好奇心在汽车的窗户里一路上观察着窗外一切,汽车虽然开出市区,而商店,厂房,人流,似乎一直没有尽头。到达东莞市区了他还分不清广州市和东莞市的界线。

    下午,汽车开到虎门镇百沙区停下来,刘邵宏再看看名信片,上面明明写着在百沙区下车,他想;这那里是深圳?这是东莞的虎门镇,不容置疑,自己上当受骗了!如果返回去又不好向耿院长交代,再说了,自己又作好了一切准备,他想,既然来了看看再说吧,真要是干不成,他到那时走人他们能把自己怎么样?他只好拿上他的笨重书籍和衣物下了车。

    马路两旁尽是商店,当他穿过马路东张西望的时候,有个中年人走到他身边问;先生,你是到百沙区医院的吧?

    刘邵宏望着这位身穿蓝色工作服留有小平头的青年男子很奇怪的问;你怎么知道我要到百沙区医院?

    那人嘿嘿一笑说;是李大夫让我来接你的,让我帮你拿行李吧。

    刘邵宏突然想到他在广州车站打过电话,李医生当然算计出自己什么时候到达这里,李医生告诉青年人;凡是五十来岁手拿行李的人他都要注意上前询问,这不就被他问着了。

    青年人抢过他的手拉车说;走,你跟我走,离这里不远就到。

    刘邵宏注意到路边的商店牌子,上写;百沙区邮电服务所,工业厂房不少。他想这里就是百沙工业区了,他问那人;深圳离这里还有多远?

    那人回答;这里是东莞市虎门镇百沙工业区,深圳离这里还有近百里路程。

    刘邵宏又问;你们李大夫在我们那里告诉我说是深圳百沙工业区,怎么现在又变成虎门百沙工业区了?

    那人笑着回答;反正都是工业区,都是在开发,都是在医院里工作,这里和深圳是近邻都是珠江三角洲,在那里干都是一样。

    刘邵宏半天无语心里想;这个人说的也对,不过怎么说也不是深圳啊!看着一路的场面,的确都是在开发,既然来了还有什么说的?抱怨没有用,看上几天再说,如果可以就什么也别说干下去就算了,如果不满意再打道回府也不迟。

    两个人穿过繁华的街道来到另一个街区,那个人把他领到一所三层楼高的一所商店门前停住脚说;到了,你就暂且在这里休息。

    刘邵宏一看这那里是医院?分明是一所民间商铺,里面摆满了各种民用生活用品。正在疑心自己上当受骗的时候,商店里面走出来一位中年汉子,他衣着不同当地人,是退了色的一身旧军装,留有一小撮短胡须,也是平头,他对刘邵宏很客气,上前接过手拉车说;你一路上辛苦了!先到我店里歇会儿,进来吧。

    不等刘邵宏有什么反应,那人就将他装的书籍衣物手拉车拉进他的店铺里。

    刘邵宏只好跟进去,坐在一张木椅上,不知是因为一路劳累还是这里就比北方热,正月里在北方还是身着棉衣的时候而这里已经是单衣单裤了,显然自己穿得比当地人厚得多!店里走过来一位很富态的中年妇女,他头盘圆吉穿插着红绳和发卡,前身围着自己针绣的围巾,一身粗布蓝衣,赤脚穿踏板,他很客气的送过一杯茶说;你喝口水,呆一会儿在这里吃饭,热了把外衣脱下。

    刘邵宏很纳闷;这里不是医院,为什么把我带到这里?难道是个私立医疗机构?也不像啊?不管怎么样,看他们怎么安排我?他把外衣脱下放在一边。

    身穿旧军衣的男子走过来坐在他身边说;这里比你们那里热,喝口水。我告诉你,区医院还没有完工,大概还有一个星期就好了,你先住在我家里,就是对面的小三楼,在我这里吃饭,等完工了你再搬到医院里去住。

    刘邵宏说;你说的就是李大夫说的百沙区医院?

    那男子笑着说;就是百沙区医院,在那里都是一样的干嘛!你还不是为了多挣些钱!我们这里也不少给你,到时候你看一下我们的医院,条件也不会差到那里,再说了,我们这里新建起来好几座工厂,从内地来打工的人很多,可是周围没有一座像样的医院,我们这里发展的太快了!服务机构跟不上去,所以区里决定建一所医院,随后我们派李医生到内地去请你,我们现在又在招聘医护人员,建院招人同时进行,为的是抢时间!说话天热了得病的人一定很多!你是医生,你既然来了还要到那里去?在那里不是一样的干?

    一席话说得刘邵宏无语,他想;也就是,人已经到了这里还说什么?一路上看到许多新建起来的工厂商店,人流涌挤,这里需要我,我还要到那里去?不管怎么样,先干干再说。

    说话间,李医生风风火火地来到这个商店,看见刘邵宏上前热情的握手说;刘主任,你可来了!一路上辛苦了!我听说你已经到了这里我马上就赶来看你。他转身指着身穿旧军装的男子介绍说;这位就是负责建院的院长,他姓胡,是我几年前的好朋友,这里新建医院是他把我从深圳叫来帮忙的。

    胡院长客气地说;我没有干过医院,在部队里干过卫生兵,后来我转业到派出所,这次区里要建医院才把我抽出来负责这项工作,我没有经验只好请他来帮忙,李医生又找你们医院的院长帮忙,把你请了来,你来了我们就放心了,今后你就帮我干,我们亏待不了你!

    刘邵宏看到这位院长挺热心,说话也挺直爽,一下子就产生了好感,于是也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个看病医生,是我们耿院长推荐我来的,能不能干好我也没有把握,今后还得你们多指点些。

    李医生说;我听你们耿院长说,你在你们市北郊区医院干的很好,帮助他们通过了二级医院验收,又帮他们提高了经济效益,把你请来是我们的造化也是咱们的缘分。

    看你说到那里去了!你高抬我了。刘邵宏摆手笑道。

    胡院长附和道;是缘分,是缘分。他看到妻子将饭菜摆到桌子上又说;刘主任,我这里没有什么好饭,本应该为刘主任接风洗尘,可是我老伴已经做了这些,李医生也来了,咱们就在这里先凑合着一起吃吧。

    刘邵宏看到小桌上摆放着红烧鱼,清蒸鸡,大龙虾,还有几盘炒青菜,一大盆排骨汤,够丰盛的菜肴,马上说;这饭很不错,也够麻烦你们了!

    李医生说;行啊!饭菜够丰富的了,我借刘主任的口福沾光!咱们一起吃!

    几个人分别坐下,胡院长拿出一瓶酒给三人都斟在小杯子里说;来,咱们为刘主任接风干杯!

    刘邵宏让他们家里人都来坐下吃饭说;在一起热闹,来吧,一起吃!

    胡院长这才招乎自己的孩子和老婆都坐过来一起吃饭。

    吃了饭,李医生帮助刘邵宏把书籍衣物搬到马路对面的小三楼上。那楼原是胡院长的旧楼,现在盖起新楼房作为商店和住宅,把旧楼出租给外来人。

    这里的居民大多很富,原来居住的平房楼房经过这几年赚钱现在大多都换成新式楼房了,像刘邵宏居住的旧楼房面积又小,光线又暗,又是砖木结构,而新楼是水泥钢架结构,光亮又大方。当地的农民几乎都不种地,都在公路两边和工厂周围经商,原来的耕地大多都承包给内地外来人耕种。珠江三角洲的人几乎都是这样,沿海少数有船的人家还经营运输业,所以说现在珠江三角洲的人家都很富有,这和改革开放吸引很多外资到这里经商开工厂有关,这个白沙地区也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带。

    刘邵宏吃过晚饭走出这个村庄就可以看到珠江边上隐显隐失的霓红灯和停靠在江边的各种船只。

    第二天刘邵宏在胡院长的陪同下一起走到新建起的区医院,这也是建在大路边商业区里,是二层楼房结构,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里面宽大明亮,外面全是玻璃安装,里面都是用组合板隔成许多一人多高的方块。

    胡院长对刘邵宏说;这是门诊部,隔开的都是各个门诊科室。

    工人们还在紧张的干活,刘邵宏不解的问;为什么各个科室都隔成一人多高,为什么不完全隔严使他们看病不互相影响,这个半隔离式会受到看病的影响。

    胡院长笑着说;这里不比你们北方,这里气候热,湿气重,半隔式有利于空气流通,使工作人员不至于长期坐在里面憋闷。

    刘邵宏这才明白过来。

    四五天之后,门诊部总算装修结束,下一步就是要买医疗器械,当然胡院长让刘邵宏作出计划他好拿上它去找区领导批款子。在这个空余时间里胡院长让他审查聘用人选名单,他每天拿着聘用的表单一个一个的看,把合格的人选挑出来聚到一起再面试,这是最后一道关 ,在面试中他和胡院长出现了某些分歧,胡院长注重外表长像,而刘邵宏注重学业和能力,特别在选取护士上,以照胡院长的说法;护士是直接护理病人,这里当地的病人很注意外表,如果长像不好,病人会讨厌,不接受打针输液。

    刘邵宏说;护士主要是操作技能,外表再好,她在操作上不断的失误,更会让病人厌恶。

    争论的结果俩个人都让步,最后还是院长和他一起定夺。

    刘邵宏和院长一起挑选了三十五个医护人员,他们用一天时间就面试完,这里面有医学院校毕业生,有各地的中专卫校毕业生,护理人员全部是卫校护理班毕业。后勤人员的聘用就由院长一人决定了。

    第三十七章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