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小说 > 登仙道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 菩提宝树,虚弥佛山

    方道明与玉僧普贤一旦对上,纷纷显出自家本事,尤其是玉僧普贤,急于救人,一身道法如波涛汹涌般使出,使得方道明初始片刻承受了莫大压力。不过他所修道法重法力雄厚,就这一点,几乎同阶为王,甚至还要胜过少数元神无相境界修士,玉僧普贤自然也要被他比将下去,所以任凭玉僧普贤的佛家神通如狂风暴雨般的涌来,还是被他一一拆解,皆抵住。

    普贤三板斧过后,见对方居然硬是挺住,不曾半分示弱,心头越暗觉不妙,但此时此刻,已容不得半点退缩,只好让暴风雨来得猛烈一些。当下一声佛号,周身璀璨金光,竟然渐转青玉之色,身后的菩提佛像,也渐渐浓缩,居然化为一株宝树虚影,正是菩提佛宗的佛子们梦寐以求的菩提之身。

    普贤的菩提之身一旦施展,身后的菩提树影便渐渐变得真实,宝树直立,枝叶渐展,每一处枝叶末稍,菩提绿叶之下,竟然结出一颗颗果实。这果实却是奇怪,居然是一遵佛陀模样,这些果实越结越多,竟有万颗之多,每颗之间各不相同,姿势各异,有得盘膝而坐,有的睡卧,有的拉弓跨步,面目表情是不同,有低眉诵经,有怒目降魔,有愁眉苦脸,有开怀大笑,一颦一笑之间栩栩如生,灵动之极。

    玉僧普贤低头诵经,待得这万颗佛陀菩提果皆结成,方才一声佛号,诵经之声越宏大,如黄钟大铝,响彻天地。这万遵菩提佛沐浴佛音之,周身青光大盛,竟然也随着普贤一起开口诵经。这万佛诵经之音,仿佛凝成一道佛法洪流,往方道明席卷而去,要将这造孽镇压其。

    方道明面对这佛法洪流,法力一震,便摆下一座阵势,一条璀璨星河缠绕周身,期间星辰衍生湮灭,玄妙之极,正是归一先天大阵的周天星河大阵。自从修成元神之阳以来,他便不再修炼归一大阵,以免阻了韩清慧的修行之路,但这阵法施展还是信手拈来,无甚困难。

    玉僧普贤的佛法洪流撞入周天星河大阵,顿时便与那条璀璨星河纠缠一起,一时间不知毁了多少星辰。但方道明胜一身法力浑厚持久,这星辰的衍生湮灭不过瞬间之事,任他普贤毁去多少,他便再生出多少,只需将其缠住,近身不得,便是胜利。

    道明元神境,面色坦然,处变不惊的儒道云舟依旧打坐施法,将自己的看家绝学一气化三清剑术与三清叱雷真法全力使来,抵抗着方道明道明元神剑的消磨。他虽然不清楚外界情况,但是知道外界众人一定会搭救于他,自己目前唯一要做的就是牢牢撑住,拖得一刻是一刻。

    不过他虽然这等想法不错,方道明却是不会让他如愿,法力一转,这方天地的时间便被加速了近乎倍。一尊周身八卦遁甲道符的道人突然现身,暗合河图洛书与过去未来现佛,手现出一座层古塔。这座古塔被他一催,便有十八道混沌之气落云舟道人身上,将其牢牢镇压,不断消磨其太极长生之气,而道明元神剑则被释放出来。

    云舟道人暗暗叫苦,这十八道混沌之气太过利害,无论自己怎样反抗,出的三清长生剑气与三清叱雷真法皆被刷落,不能长久支撑下去,若是外界再不搭救,陨落之期也不远可。他寄希望于外界的玉僧普贤,却不知普贤也遇上了变故,陷入了苦战。

    初始之时,普贤的佛法洪流对上方道明的周天星河大阵,他还有些信心,心念一动,那菩提万佛突然同时睁眼,两万道菩提佛光同时射出,注入佛法洪流,使得其威力暴增。这佛法洪流突然炸开,巨大的威力顿时将周天星河的星辰炸的皆粉碎,化为微尘。普贤心头一喜,正要再接再厉,将对方一举擒拿镇压,解救云舟道人。

    不料这漫天微尘突然生出变故,不停浮动变化,居然结成另外一座阵势。这阵势之,无数微尘聚散开合,形成太极两仪之势,将方道明与玉僧普贤皆是笼罩,只是二人分处阴阳两端的阵眼之上,流转变幻,看似近咫尺,实则相隔万里,而且方道明之身好似飘渺不定,自超脱,无论普贤如何施法,也无法突破近身。

    这太极两仪大阵脉归一大阵仅次于天地玄黄大阵与鸿蒙无极大阵的先天阵法,其威力自是不言而喻,对面的玉僧普贤是暗暗叫苦。原来这阵法变换之间,这漫天微尘每一粒都荡溢出强烈的杀伐之气,远胜刚才的周天星辰,这些杀气或隐或现,飘忽不定,呈绵绵不绝之势,将玉僧普贤牢牢缠住。

    普贤荡起无边佛法,身后菩提宝树越凝炼真实,浩瀚佛光一层一层,波荡开去,试图逐渐抹杀这漫天微尘,破开这阵势,不料那方道明突然面容扬笑,手亦多出一团璀璨耀眼光芒,不禁心头暗沉,对方即已亮出了宝剑,难道云舟已经被其彻底镇压,反抗不得。

    方道明手心一张一握之间,那漫天微尘突然多出一道道凛然杀意,无数道剑气随之而出,便将普贤的佛法洪流切的支离破碎,难以构成威胁。玉僧普贤不禁一惊,佛法一収,化为一袭僧袍罩身,身形也是连退丈距离,神情庄重,严阵以待。

    “事到如今,大师不妨也去与云舟真人做个伴,省得他一人孤单,没人说话。”方道明嘿笑之间,正要上前有所动作,不料对方一声佛号,已是抢先动手。

    佛光照耀之地,突然大地颤抖,一座大山拔地而起,山高千仞,方圆十数里,一时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山体平滑,呈现菩提之色,玉僧普贤端坐山顶,宝相庄严,低眉诵经。身后菩提宝树上万千佛子齐声诵经,一时佛音梵唱,响彻天宇。

    方道明道:“菩提树,虚弥山,传闻此两道法术乃是菩提洞府的不二法门,贫道今日得见,实乃荣幸。”

    原来这拔地而起的高山乃是菩提洞府的佛法之一,有一名目曰虚弥山。这虚弥山乃是菩提佛法加持而成,与菩提树一守一攻,号称万法不侵,万法不破。如今玉僧普贤将这两道佛法神通皆使出,已是拼了全力,其修炼史上,也是不曾有过的。

    这浩大的佛音梵唱声,玉僧普贤周身金光盛,那些本悬坠于菩提宝树上得万千佛子居然皆脱落,浮空而起,悬于普贤周身,呈万佛朝宗之势。那菩提宝树也是渐渐隐入普贤肉身,真正人树合一。座下虚弥山亦生出无穷变化,金光璀璨之,山体如佛骨舍利一般晶莹剔透,期间显出无数佛祖,菩萨,降魔罗汉,护法金刚,护山明王,有的宝相庄严,佛光浩荡,有的凝眉怒目,煞气凛然。虚弥山下,随之生出滔滔苦海,红尘万丈。

    “红尘多苦,凡世多难,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蹬得虚弥,证得菩提。”

    玉僧普贤念得偈语,便是苦海生滔,红尘生浪,往方道明淹没而来。

    “好一个蹬得虚弥山,证得菩提果,且看贫道破你。”方道明哈哈大笑声,扬起一道剑光,便奔红尘万丈而来,居然是要强行硬闯了。

    “普贤大师,你虽号玉僧,但出身太好,早早遁入空门,其后是一帆风顺,如何明白何谓红尘,你不明世事,不解红尘,这红尘也是飘渺虚幻,空楼阁,又如何拦得住贫道。”

    原来这佛门高僧也分两种,一种是条件、天赋俱是上佳,便如现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这种僧人早早遁入空门,虽然不解红尘,但依靠其才情天赋也能有所成就,修得正果,那第二种却是混迹红尘,历经凡尘,一朝大彻大悟,立地成佛,虽然佛途坎坷,多有磨难,却要比前者来得精深。

    玉僧普贤显然属于前者,所以其幻化出的万丈红尘,试图阻拦方道明,却稍显不足。方道明纵身万丈红尘,虽然道心依旧清明,但眼前却是幻像丛生,过往一切仿若滔滔大河一般于眼前流过,甚至幻化出前世来生,童年的村落,儒园的生活,道途的坎坷,道门的兴亡,历历目,其的因果人物,纠缠不清,或泪或笑,或愁或怒,或赞或嘲,栩栩如生。

    方道明双眼灼灼,眸生剑意,眼神扫到哪里,哪里便化为虚无,无论那些幻像如何躲避逃遁,但方道明的自解脱之剑意下,皆是无所遁形,那滔滔的三生大河,突然化为剑气的海洋,无穷幻像皆崩灭。

    方道明万道剑气破红尘万丈,一步之间便到了苦海边缘。那虚弥佛山仿佛就眼前,可一念之间却又到了万丈之外,苦海生波,无舟可渡,方道明手指一点,放出道明元神剑,驭剑而行,冲入苦海,乘风破浪。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