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奸臣之女

正文 221 战争进行时;

    隼1lT1●主MM!11

    战争进行时

    先期准备了若于年.老天爷又赏脸给了萧正乾这么个牛人.哪怕被双鹰王钻了西线的空子.又冒出一个袁守诚来。吃了双鹰王一个大亏.朝野有异议也被压了下去。这一战虽不说是上下一心.也不有那么多掣肘。皇帝年纪还小.军国大事.郑靖业决定了基本上就是定论了。

    萧正乾也憋着一股气儿.一等再等.等到萧复礼长大了.万一是个主和的要怎么办?又有.还是要趁着勋贵被吓住了.别等他们缓过了气来又想胡乱伸手老圣人扁殴狄部至今才不到五十年.这些货就因为一次败仗吓破了胆他不能再等了。萧正乾也一力主战.他有军功有声望.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他姓萧。

    世家内部还有一个“叛逆”.李神仙的中二期从未停歇.从青少年一直跟家族作对到老年。对狄作战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只有支持的道理。还有蒋卓蒋睿兄弟这样的少壮派.也在力图转型。

    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陷的.正是因为有了李神策们.郑靖业主张的推行才少了许多阻力。文学城

    接到萧正乾的请战书.政事堂既然郑重又比较保密地以萧复礼的名义批准了前线进入战备集结状态。袁守诚为西路.张进书得了个大便宜主管东路.萧正乾自为中路.携傅宗铨等人深入敌后。三路大军.一齐出击.袁守诚负责扫荡青牛部的残余.张进书的东路负责策应萧正乾。

    自打勋贵子弟出了事儿.萧正乾就一直把最要命的郑德兴给扔过去管后勤。郑德兴伤好之后就乖乖上任.任劳任怨.也不抱怨没有机会上阵杀敌.也不吓得吵着要回家找妈妈。这孩子虽然不如以前那么呆了好歹也是年过三旬.郑靖业狡诈的血统在他身上表现得不明显.长于庶务的特点却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纵使是瞧这个从京城来镀金的公子哥儿不太顺眼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扎实肯于。有了他在.与京城的关系好了不少.也没什么人敢卡他们的粮饷。比较坑爹的是这家伙大概是家里不缺钱.抽成抽得比平常还少.虽然物资比平常多了.由于抽得比例小了.比以前也多不了多少。

    奸诈成性的郑靖业居然有这么个五好青年的孙子.真是让兵痞们好气又好笑。他们是不是该感谢这货没有铁面到底.一点回扣也不许抽?幸尔郑德兴为人“方正”.也不过于严苛.做人也够和气.在坚持了数月之后.兵痞们对他的评价尚可。

    郑德兴也熬得比较苦逼.他给京中与信.用一种无奈的语气言及军中吃回扣问题和遇到兵痞的苦闷。兵们文化水平普遍很低.中下层军官里还有大半是不识字的.尼玛大道理讲不通啊.小聪明又难玩.郑德兴只能装X他倒是遇到了与他爹初次下放的时候同样的难题:天高皇帝都远.何况相府的招牌?

    终于要打仗了.郑德兴开心呀这一仗打完.他就能回京了吧?不回京也能调个地方了吧?再跟这些兵痞们混一块儿.他都要崩溃了。装X是个耐力活儿。郑德兴开心地清点着军用物资.分派着各部的粮草、甲仗、备用马匹、旗鼓号令、帐篷车辆、锅碗瓢盆……

    他不是不想上阵杀敌.只是经过数月观察.终于明白大将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将领的基本功在于带兵.如果底下的人不听你的.不能把指令执行到位.什么指挥千军万马拼杀都是虚的。他还是老老实实管管后勤.战后混个地方官.现在三十岁了.可以做个郡守.哪怕是考试.他也有自信能考到司州去。熬点资历吧.四十岁就能做到刺史.五十岁之前就能入京做到九卿.做宰相什么的略有难度.做到六部尚书这样的位置难度却不大。

    萧正乾还很担心地跟郑靖业沟通呢.不但写信.而且在正式文件里把郑德业的后勤业务能力夸成了一朵花儿.还亲自找郑德兴谈话.中心议题就是:这次出远门儿你就不要去了.路又颠、蚊子又多.被咬坏了就不好了.你就在家里守城。看好大后方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呀

    郑德兴是个比较温和的人.当现实与原本的计划相碰撞.眼见计划不成.痛快地改道。由此可见.相府的家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务实”.凶残的人走凶残的路.老实人走老实路.不好高骛远。

    郑德兴很诚恳地对萧正乾道:“我置好庆功酒.等将军凯旋归来。”

    萧正乾感动得一塌糊涂.难得有这么个讲道理的人啊他又狠命把郑德兴夸了一回.什么顾全大局啦.什么年少有为啦.什么团结同志啦……夸得郑德兴都不好意思听了——我是知道自己有几两重.不上去拖后腿罢了。

    一切准备就绪.大军开拔了。

    双鹰王也不是没有准备的.然而他的准备也有限。

    刚刚过了春天.他的部族还没有完全缓过气来呢。狄人本就在北方.气候更冷.冬天雪更大.牛羊牲畜一个冬天就要损失不少。他南下司州抢了一笔.自己损失也不小.新附的青牛部还受损颇为严重.正该休养一、两年再大规模南下。如果南朝没有萧正乾.他还能多抢一些.与南朝拉锯、谈判.敲诈一点是一点儿。偏偏萧正乾这个三十岁前没上过战场的家伙很有战争天赋.硬顶住了。他只能硬打。

    双鹰王当然能猜得到天朝会反击.却无法做出有效布置。他们逐水草而居.要养活这么多人.千百年来已经摸索出了迁徙的经验.何处何时水草丰美.能供给多少人畜呆多久.过了这个时间.草场也承受不了.放牧的地点就要变迁。

    游牧民族机动性好.却无坚城可守.亦无过多存粮.移动也只能拖家带口地动.或者把老弱妇孺给藏起来。这会儿双鹰王就能感觉得到双方力量对比的差距来了。南朝能把人放到城里等你来.你能吗?

    都知道天朝会开战.哪怕知道了春天作战.然而究竟是哪一天什么地方?只有千里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双鹰王也比较头疼.最终.他与智囊马骏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雪化没多久.他就带着部族迁移了.没有按照正常的顺序到该去的草原.他到了另一处草原.打乱了迁移的路线。

    寻思着妇孺安全了.他也积极备战——主要是把战马养养好.战士都不用操练.上马就能战斗的。又在草原上散了不少斥侯.下令一有南朝兵马的踪迹就飞速来报.他不断萧正乾的后路也要抄萧正乾的老窝。

    马骏对此非常赞同:“南朝要突袭.就不能带太多的人马.顶天了一余多些.超过一万五千人.深入草原大漠就不能来去自如。除非像前朝皇帝一样.率十数万众.大军压境。南朝这几年收成不错.但是先前总有灾害.收成并不好.支撑不起这样的大军。让他们这些人在大草甸子上转圈子去吧”

    双鹰王微笑道:“南朝也不是没有十数万的步卒.可惜他们城池太多.要分兵防守.一旦分兵.每一部的人就不够多了。东西两线大约会死守.萧正乾自家出击.东西两线暂不动它.他来攻我.我亦去攻他。就算让他到了草原上来又能如何?只能扑个空。他又呆不久.还找不到人。我到了他那里.他的粮草金银就都是我的了。”

    帐内一片笑声。

    双鹰王想得很美好.事情最初的发展也恰如他的预料.萧正乾带着精锐一万人深入草原.给留守的郑德兴五万人马守城。双鹰王一听说守城的是郑靖业的孙子.当下抚掌大笑:“南朝富贵子弟软弱.能守个什么城?那个人我在南朝见过的.小鸡仔儿似的大将无能.有再多的兵也没有用再等等.让萧正乾走得再远一点.咱们去抄定远军萧正乾必然折返.他折返的功夫我就能把定远拿下.等他返了.咱们打他个正着”

    萧正乾这里呢.料到了行军可能会有困难.所以作出了东西两路牵制.自己主打的计划。须知双鹰王说是一统狄人.但是手下顺服的各部也不是全部令行禁止的.各部自有小王.由于游牧生活的限制.他们只能散居于自处草场而不可能是像是农耕社会一样.权贵云集于京城.与自己的势力范围脱离太远。部落们更像是南朝的世家.各有各的盘算.不肯为“更伟大的利益”去牺牲。到时候三路突进的部队就能分摊压力。

    两边都想得很美好。

    行军打仗.尤其是科技十分不发达时代的战争.没有导航仪没有定位系统.没有天气预报.不来点儿巧合、不走丢那么一部分人马.就一点也不科学

    先是.张进书部走丢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张进书在大草原上兜来转去的.拼命想找个部族打一仗.特么就死活找不到人张地书也算是个老将了.性格也够沉稳了.架不住一直没仗打.躁得慌。如果遇到人了.也就是个拼命的事儿.这遇不到人.整天提心吊胆的.滋味儿难受极了他不得不暂时更改路线.寻找敌军决战.越走越偏.直到战争结束.他摸回家里来还是没跟狄人照过正脸

    接着.袁守诚同学倒是中规中矩地扫了青牛部.特么全是“残余”.真正的“残余”.都没有遇到过规模在五百人以上的敌人相反俘获了两三千的狄人妇孺.还抢了不少牛马羊。袁守诚眼睛都直了:“这也是打仗吗?不对赶快回撤”

    尼玛这都是老弱妇孺.那么精壮呢?要是让抄了后路就坏了.如果被人把后方城池给端了就死定了

    萧正乾倒是没有走偏.到了草场一看.风吹草低木有牛羊双鹰王给他摆了一道空城计萧正乾马上冷静了下来.看来双鹰王是有准备了.这个时候就更不能慌乱.最坏不过被抄后路。萧正乾知道郑德兴.有他在.底下人害怕被郑靖业秋后算账也不敢把他扔了跑路.五万人.足够守城了。东西两线城中亦各有五万之数。沿边各城寨还散落着数万人.只要不慌乱.断不至于让狄人大举突进。

    萧正乾认真想了一下.狄部这么多人.不可能凭空不见了.没见过谁打仗还带着家眷的。还有.狄部以放牧为生.牛羊要吃草.就必须有草场。按照狄人的生活习惯.即使尊奉双鹰王为共主.也不可能围绕着他居住.还得各回各家到各自的草地上放牧去。一片草场承受不了这么多的牛羊。

    即使双鹰王提前疏散了.这么多人畜还要生活.他们跑不了萧正乾下令:“找向导来.找下一片草场”

    第二片草场也是空的.萧正乾压住士卒的不安.接着往下找.在第三片草场.终于让他找到了该找的人.远望过去.大旗上挂着一挂的狼尾.数一数.应该是双鹰王的近亲.不是他儿子就是他弟弟。

    他遇到了双鹰王他弟.行.找不到你哥.我就打你萧正乾命令人衔枚马裹蹄.二十里外隐蔽。天一黑就动手.杀人放火抢牛羊.一样都不能少.一鼓作气把人弟弟给灭了。获其旗鼓.抓了双鹰王的三个侄子.只走了双鹰王弟弟一人。

    双鹰王听说南朝是三路并进.眉头就先皱了起来.三路人马齐进.遇到草原部族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他的计划遇到了阻碍.别自己去抄别人后路.自己后方也被别人给搅了.双鹰王损失不起。这时候他弟弟又哭着回来了:哥.萧正乾欺负我

    双鹰王把他弟一顿暴打:“哭个P究竟怎么一回事?”

    “我也不知道啊.他半夜就从地里钻出来了.哥.他别不是会巫法吧?”

    你还敢说?双鹰王又把他弟暴打一顿:“不许胡说.你给我下去休息.乱我军心我揍你”

    “哥.咱不能让萧正乾一片一片草场找下来啊”

    “闭嘴”双鹰王一拳敲到弟弟头上.打得他弟弟泪眼汪汪。

    双鹰王紧急召来马骏:“情况有变.萧正乾三路突进.这个笨蛋被他抄了家。”

    马骏知道双鹰王就剩这一个弟弟了.兄弟感情不错.也不指责这位王弟的狼狈.冷静地分析道:“三路突进确实难办。最新的消息.袁守诚扫荡了不少青牛部的残余。不能再让他们再在草原上乱转了”

    “他们找咱们不易.咱们现在想找他们也难.”双鹰王郁闷了.“莫如不找.去抄他老窝。唉—

    “哥.你叹什么气啊?抄他们老窝就抄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双鹰王扬起拳头.他弟抱头闭嘴。马骏解释道:“萧正乾找不到咱们的时候.抄他老窝就抄了.现在是两边对着抄.他们人多”看.这就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劣势了。人少.人家一个换一个.就算是两个、三个换一个.人家死得死.你死不起双鹰王与马骏反抄的计划.实际上是算了政治账的.萧正乾不能让郑德兴去死.必须回救.这里面可以玩的花样就多。现在对着抄.郑德兴又不真是只待宰的肥鸡.周围的驻军也不会不去救他.一旦在定远城僵持.倒霉的就是双鹰王了。

    双鹰王眼珠子一转:“咱们去司州。”上次之所以从司州入境.就是因为这是一片平坦之地.这里的边境线长.又不容易守。虽然总会被突进.但是又容易被收回。

    “哥.司州已经被你抢过一回了.不剩什么好东西了。”

    “你找打啊?”

    被这兄弟情深闪瞎了眼的马骏只好再解释:“就算不抢司州.也可以从司州南下.绕个弯儿.绕过了定远城.深入抢一抢.再捣乱一下内地嘛到时候南朝追究起来能把萧正乾给替换走了岂不妙哉?”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兄弟俩一个忙着打人.一个忙着被打.都没有附和.马骏觉得很寂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