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北上南下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下三大队

    卷三 南下篇,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下三大队

    这是一群特殊的学员。

    这是一个负有特殊任务的培训班。

    东北干部大学培养过各种军政干部,但像这样的主题还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课程内容只有一样——接管城市

    辽沈战役已经结束,东北全面解放,华北、华东、华中指日可待。

    其实,辽沈战役之前,东野就控制了东北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和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东北剿总虽然名义上号称有五十多万人,但实际上早已被东野分割包围在几个孤零零的中心城市。

    中央决定先打东北,一来因为当时全国各地,只有东北的野战军在数量上绝对超过当地国民党的军队,二来,最主要的,前文说过,东北聚集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工业基地,农业在各省中也最为发达。

    国民党五十万军队,总共坚持了五十来天,平均一天损失一万,当然,其中有百分之三十以上,那是乔向文和他所在秘密战线立下的功劳,惊人比例的背后,凝聚着多少秘密工作人员的心血,才让一支支部队国民党的部队投诚起义。

    辽沈战役,像一阵旋风,它巨大的影响力和示范性,很快波及其他地区。

    老蒋的政权岌岌可危。

    毛伟人站在西柏坡上,指点江山,他以诗人的激情、政治家的精明和军事家的谋略,正一步步指引他的军队,把熊熊战火推向老蒋的腹地。

    就在这会儿,乔向文再次被点将。

    根据西柏坡的要求,三十多名来自四野总部机关和各个纵队的干部们,在预先不内容的情况下,突然被集中到了这个教室里。

    上课的是中央组织部、情报部的领导和专家。

    班主任是东野总部政治部干部部李部长。

    副主任是东北局敌工部汪部长。

    在给各纵队军政一把手的总部绝密,要求各单位选派一到两人,到总部培训,内容保密,人选包括三个条件:

    初中以上文化;

    政治绝对可靠;

    正团级以上实职,最好单身或者夫妇两都在一个部队:

    这些条件让东野的各个纵队非常为难。

    但这是总部的严令,必须对照执行。

    纵队裴司令、马副司令和胡政委头疼啊,几个人在正团、副师、正师名单中反复筛选,最终纵队政治部副主任、敌工部长、32岁的正师级乔向文成为唯一的人选。

    乔向文匆匆报到,到了以后才,独立纵队那里再也会不去了。

    培训在开班仪式上,罗政委发表后,大家才第一次。

    政委说了两层意思,一是西柏坡领导机关要求,在结束东北的战斗后,东野立刻从军队和地方上抽调一批高级干部随军南下,接管南方城市;二是在座的各位,时刻做好准备,去南方。

    一群人,一段岁月,一个个传奇。

    当时谁都不,就是这三十多个人以及后来更多的干部们,构成了新中国**史上一个特殊而伟大的群体早的南下干部。

    培训的内容很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当然最多的还是城市治安管理。

    原来计划三个月的培训,一个月就结束了。

    原因极其简单——几十万东野大军,越过白山黑水大举南下,而今正重兵压城,北平天津解放在即。

    北平天津的进攻,东野负责。

    攻取之后的城市管理和治安方案,也离不开东野的支持。

    为此,西柏坡决定,抽调这个培训班的一部分人去协助接管这两个城市的旧警察局,组建新政权的公安局。

    那里,热火朝天的培训。

    这头,严冬里的战争乌云笼罩在北平的上空

    强劲的西北风驱散了连续几日的雾霾,天空一片晴朗。不过,零下五度的气温,冰封的河面,提醒着大家,距离春天还有一段距离。

    一片孤城万仞山。

    虽然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手中还握有几十万多万兵力,但是他最嫡系的35军在日前被东野打得全军覆没,最亲信的天津卫戍司令,信誓旦旦地坚决死守,结果在解放军二十多号个小时的猛烈攻击中,就变成了一只死猫,本人被抓,军队被俘五万多,天津城头被插上了红旗。

    伤不起啊,傅作义这名昔日的抗日名将,此刻郁闷之极。

    四野的百万雄师一旦出关,就像一只只老虎,总是用最快捷最凶猛的手法,把一个个猎物生吞活剥。

    战争的发展,给予傅作义的选择并不多:战则败,和则安。

    在敌工部门和政工部门的反复工作下,1月31日,傅作义最终决定接受和平改编,北平这座古城终于免遭战火之劫,回到了人民的手里。

    消息传来,人人奔起相告,个个喜笑颜开,欢庆北平解放。2月3日,随着4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四野在北平举行了盛大入城式。由指挥车先导,然后是乐队车、装甲车队、炮车队、骑兵方队、步兵方队,从永定门,经前门再经过外国使馆区。

    人山人海,全城沸腾,“共产党万岁”的欢呼声在古老的城市里此起彼伏。

    北平地区大学和研究机构集中,各类人才济济,尤其是这座具有光荣历史的**古城,具有深厚基础的学生爱国运动是它的一张名片。

    学生,有文化,有觉悟,有热情,从五四运动开始,这支队伍就一直走在那个时代思想运动的最前列。

    东野总部根据这一特点,决定在平津地区吸收知识分子参与接收和管理新解放区。

    南下支队

    这是他们在报告上给这支队伍取的番号。

    在此之前,培训班已经提前结束,南下支队和九个大队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成。

    这个队伍,说是一个支队,其实,极有可能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配备干部级别最高的一个支队:

    支队长由总部的谭主任担任;

    副支队长由政治部的干部部李部长担任。

    按照当时的说法,这个支队,大兵团级。

    九个大队的大队长,清一色正师级干部。

    乔向文担任第三大队的大队长。

    副大队长是他培训班的同学、辽北军区教导团团长钟有光。

    下设中队、分队。

    到达北平的时候,从东北各地各单位抽调的南下支队干部也全部到位。

    这群最早的南下干部,有的从战火纷飞的前线接到通知立即赶来,有的来自热火朝天的总部机关,还有一批从东北各省市选调的、东北解放后参与了当地接管的地方干部。

    南下支队的领导力量就是由这几部分人员构成。

    中央为了搞好解放和城市接管,专门有一个规定:

    所有南下的军地高级干部,都是未来所要接管城市的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

    所有在学生中招用的南下支队成员,全部军装入伍,享受战士待遇:

    接管干部进城以后,负责参与接管并与原城市地下党组织、国民党旧政府中经过审查过关者,一起组建新政权的工作机构。

    与此同时,根据战争形势变化,中国共产党各军队、各地方政权中的敌工部即将完成历史使命。

    从的社会部,到后来的国军工作部、敌工部,这都是针对军事斗争需要设置的,眼下全国解放在即,全党全军工作重点正由军事斗争慢慢向城市管理、经济社会建设转移,机构职能当然也要慢慢转变。

    上级已经决定,军队敌工部门随军作战,在接管城市后,一般就地转为占领城市的公安局,锄奸、策反、情报、保卫,这些秘密战线的好手们正是新兴的政权在管理城市治安时最为需要的一支力量。

    独立纵队敌工部哪些人转移到其他侦察部门和参谋机关,哪些人参加三大队南下,裴司令与胡政委、马副司令一致决定,这事乔向文说了算。

    在总部高干会议上,罗政委的讲话已经非常明确,南下支队负责南方几省的接管,原则上一个大队接管一个重点城市,因为中央已经明确指示,城市攻打和接管主要由军队负责,实施军事管制模式,过渡时期完成后在开始权力的移交,建立新政府。

    虽然人员由乔向文挑选,但他考虑到部队还要继续向南作战,情报工作依然十分重要,所以他思量之后,将情报处比较完整地留了下来,为此还和高阳等几名干部反复交流,苦口婆心地劝说。那会儿,接管政权,建设城市,同样也是所有部队干部的愿望,打了那么久的仗,谁不想尝尝去城市当家做主的感觉。

    最终商定,策反处、行动处成建制转移到三大队,情报处和机要处一半人员转移,一半原地保留,继续为纵队服务。

    其实,谁又,**形势如此之快,一个月之后,东北野战军这个曾经令他们热血沸腾的呼号将撤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番号——四野,第四野战军,届时,纵队这个军队的建制也告别历史,组建为军,野司总部下设兵团,每个兵团管理三个军。

    计划哪有变化快啊。

    有人不愿离开部队这个战斗的集体,有人想要尝试接管城市管理城市的滋味,那些日子,找乔向文的人络绎不绝。

    马副司令为这事还开了三大队的玩笑:

    三大队就是纵队的拳头产品,将来纵队的干部需要转业的,一律都去三大队所在的城市。。

    说归说,那么洒脱,其实心里都很恋恋不舍。

    上级说了,军管结束,军队干部有一部分可以归建。

    但是,变化大着呢,谁咋样,去年的今天还在东北打仗,今年已经到了北平。

    一个字,快

    卷三 南下篇,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下三大队

    猛烈加入,和万千书友共享阅读乐趣!永久地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