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北上南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王牌之师

    第一百七十二章王牌之师

    其实,在和乔向文一起干运输大队长的时候,许世友一直有一种冲动。

    去东北

    不但有了想法,而且还让警卫员备好了过冬的。

    他和妻子田普都商量好了,包裹被褥都已经收拾停当。

    抗战胜利,胶东再打仗,这里还需要他这个攻不克的猛将吗。

    东北,中国共产党未来的方向和大本营,将来一定不平静,有仗打,能发挥特长。

    许世友一生,啥都敢干,就是从来没像上面要过官,没给组织提过要求。

    就这样,渡海过半,他才被谈话,上级决定,他留守胶东。

    山东主力转移,兵力空虚,你从胶东半岛渡海去东北,轻轻松松,赶明儿老蒋的军队不会依葫芦画瓢,一样学你吗?

    惟其如此,胶东必须有部队,有主将,而且要是镇得住,压得稳的干将。

    虽然有所失落,但听到罗荣桓反复嘱托,山东主力一走,老蒋绝不会善罢甘休,山东兵力空虚,一定要做好打大仗的准备。

    确实,此刻主力一走,留下的部队,要磨合,要恢复,不容易。

    这个情况,在胶东军区,最为突出。

    为啥呢?

    山东军区给予胶东军区的北上任务,在山东各二级军区里独占鳌头个团,而且必须是主力,能打硬仗,不准注水。

    那么,许世友此刻有多少人马呢?

    抗战一胜利,他刚刚把的部队整编了一下,成立了新五师、新六师,两个主力师,合计六个主力团。

    任务一下,意味着,除了这六个团必须全部前往东北外,胶东还要立即组织四个团。

    一咬牙,二话没说,许世友喊了贾参谋长,两个人对着兵力部署图指指点点,哪个部队还可以,哪个部队需要扩充一点。

    转眼之间,他把其余的部队重新整合了一下,把经过战火考验的精锐部队全部集中到了一起。

    十个团

    概念呢?

    除了一个团 ,那是驻守军区的机动部队,其余,所有主力,全部抽调一空,胶东成为一座没有主力的空城。。

    十个主力团,许世友马踏胶东的辉煌战果

    一个不留,何等的胸怀,何等的纪律观念

    尤其是胶东海军支队,对于三面环海的胶东军区来讲,具有重要意义,那绝对是许世友的独家发明,心肝宝贝。

    但是为了全局的需要,许世友除了留下一部分人组建成“山东胶东海军教导队”之外,所有海军骨干全部去了东北。

    之后,并肩多年的副手,吴副司令,带着十个主力团,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许世友在码头,和所有的老胶东,营连干部们一一握手,告别。

    男人有泪不轻掸,这一会,许世友也掉眼泪了。

    这些,这些子弟兵,跟着他出生入死,感情太深厚了。

    此去一别,谁何时方得相见呢?

    这批部队,在以后漫长的征战岁月中,虽然许世友再也没有指挥过,但是,他们时刻记住是山东八路军,是胶东许世友的嫡系部队。

    辽沈战役,四野的名片,其中最火爆的,又非塔山阻击战莫属:

    面对国民党军队数倍于的“人海战术”,有一支四野部队,以少敌多,以牺牲三千多人的代价,杀敌六千,最终守住了塔山阵地,保证了大决战的顺利进行

    这个有着钢铁意志的部队,因此获得了“塔山英雄团”的最高称号。

    它正是胶东子弟兵,后来的41军,第四野战军四大王牌之一,名震江湖

    据说,许世友闻讯,含笑畅饮,连呼痛快。

    而留在胶东的,也没有让许世友失望。

    当时仅有一个主力团,其余的,都是地方武装转的。

    但是,强将手下弱兵。许世友慢慢招兵买马,慢慢训练,很快就重新带出了另一支常胜之师,不断壮大,最终组建成了27军,参加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渡江战役。之后的军部,就建在江湖俺家里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当然,再后来,军部搬去了石家庄。

    留下的人马里,当时有一个文书,后来当过班长,连长,最终他的官比许世友还大很多,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是也。

    山东八路军主力已去,此后他们的发展如何呢?

    说到这里,顺便说几句。

    四野,拥兵百万,战将如云,一般评论,它有四大王牌主力军。

    刚才说过的,41军,胶东八路军完美转身,那是其一。

    38军,天下第一军,那绝对算一个。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写的就是它。它是哪来的的,前身这会儿正在渡海呢,山东军区第一师第二师也,论攻坚能力,还是长途奔袭能力,均属王牌中的王牌。所以你也就容易理解哦,1966年开始,38军驻防保定地区,拱卫京师,直到目前为止,还一直是解放军最威猛的集团军,兵力最多,兵种最齐,武器装备最优良。

    还有一个40军,那也是四野的拳头产品,战功赫赫,此刻的前身鲁中军区主力部队也正在等着渡船呢,这支部队后来战功数,抗美援朝第一枪,就是它干的。

    童鞋们一看,你这38,40,41 ,漏掉一个39 啊。

    呵呵,39当然也是四野的一块招牌,它是四野主力中唯一一支不是从山东走出去的部队。

    回头看看,刚才说的新四军,黄克诚,对,39军就是它。

    看着胶东子弟,看着山东八路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拔,许世友心里又是开心,又是难受。

    这会,突然接到了乔向文的,喉咙都有点哽咽,嗓门都小了很多。

    部队的战友情,绝对比普通的情、情,更深厚,更私,更长久。

    罗荣桓是十月底,带着军区司令部人马,最后一批渡海的。

    北上的部队,后来还传出了一个花絮,大家津津乐道。

    那是关于一代战将、后来被成为东北王的林biao。

    25岁,成为红军最主力的红一军团的最高指挥员;

    1937年,成为主力的115师师长;

    平型关大捷,取得八路军对日作战第一次的胜仗;

    但是不久后,就因为被阎老西的手下误伤,退出了战场,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的校长,后来赴苏联治病。

    几年后回到延安,主要还是休养,一直未回到部队一线指挥战斗。

    但是,并没有忘记这名爱将。

    养着,不是不用你,好钢用在刀刃上。

    就在1945年的9月份,这里十万大军北上渡海,毛伟人出招了,任命林为山东军区司令员,接替即将率兵赴东北的罗荣桓。

    林同志多年没上前线,早已憋得慌,接到命令,马上带着一帮人,赶往山东。

    可是,形势在变,领导的心事也一直在变。

    就在他赶赴山东上任的途中,骑马到了河南濮阳的时候,一个新的任命让他停止了前进。

    中央给了他一个新职务——东北自治军司令员。

    有意思吧,这样的事,前所未有,第一个文件没几天,就被签发它的人紧急作废了。

    接替林去山东任职的,正是陈毅,新四军军长。

    历史往往是很有意味的,在林biao接到电令时,他身边只有10名警卫人员,他并不去东北究竟干,要带领的部队在哪里,有多少人。

    可是,在他几年以后离开东北杀往平津南下的时候,他麾下的部队有一百零八余万,加上留守东北的五十来万各类地方武装,四野大军实际上超过一百五十万。

    从十多万,到一百五十多万,距离有多远,道路有多长,不看中共的党史,是没法丈量的。

    又是骑马,又是换车,一个多月以后,他到达了沈阳,但他的身边依旧没有一支可供指挥的部队。

    此刻,他名义下的那些部队,那些后来组成东北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的原始人马,这会儿正昼夜不停地,从海上,从路上,往东北赶呢。

    而这些正日夜赶往东北的官兵,同样不清楚,他们未来的司令员是谁,因为山东的一把手,罗荣桓,此刻已经到了东北不管军事了,改做政工。

    同一,国民党军队也在拼命北上。

    由于多年抗战的原因,南方通往北方的铁路大多处于瘫痪状态,要在短修复难度很大。

    很快,美国答应帮助蒋介石动用飞机和军舰运送部队。

    但是,已经落后了共产党两个月。

    此刻,大批的八路军,从海上正在不停运输,陆上的业已经在风餐露宿,星夜急行军了一个多月。

    电文频频,捷报传来:

    10月24日,第一师从海路到达营口地区。

    11月5日,第2师从海路经辽东半岛到达沈阳以西地区。

    11月7日,第3师沿陆路到达锦州以西地区。

    11月9日 军区直属机关与警卫部队,沿海路到达沈阳地区。

    11月12日,第5师从海路到达辽东半岛,转往鞍山。

    可是,左等右等,乔向文和他挂靠的独立支队还是没有到达。

    万马千军枪东北,独立支队这支久经考验的部队,乔向文这名山东八路军的第一密战高手,难道遭遇了不幸?

    猛烈加入,和万千书友共享阅读乐趣!永久地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