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北上南下

第五十二章 智取“一撮毛”

    提起“一撮毛”,蒙山老百姓没有不知道的,就一个字概括,毒!

    那是蒙南西塘据点的汉奸头子,大名谁也说不清,因为过早谢顶,三十多岁头上就只剩下一小撮毛而被人取了这个外号。

    此人**猖獗,自从投靠日本人后,专门对付游击大队和抗日群众,被他抓走的民兵和抗日群众不下二十人,是一个铁杆的汉奸。

    平时很少出门,依仗坚固的工事和强大的火力,气焰十分嚣张。

    血债血还!

    社会部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率先撕掉这撮毛!

    白兵接到任务后,一段时间和当地同志泡在一起,他们要找的,是一撮毛的软肋。

    可是这家伙,说来也奇怪,对吃喝嫖赌,都没啥兴趣,整天想的就是怎么对付共产党,难怪日本人对他很是信任,在他的据点,竟然还有几个日本兵听他的调度。

    深入群众中了解,白冰等人终于找到了他的死穴。

    听戏!

    据说一撮毛是个戏迷,每月只在开集时,到集市上来听大戏。

    但是他听戏的时候,四周保镖林立,混在群众中很难下手。

    舞台上的唱戏人,是最好的行动者。

    可是,到哪里去找这么一些配合刺杀行动的唱戏人呢?

    困难反映到乔向文那里,他想了一想,一个电话找到了纵队的许一梅。

    对,就是当年突围时候临时当了卫生员、后来被高明借肃托之名关了一个多月的文工队长。

    一听说有战斗任务,而且是刺杀汉奸,许一梅全身来劲,在乔向文和纵队社会部申请后,许一梅带着三男二女文工队员,第二天就赶来了。

    乔向文亲自查看了集市现场,然后召集有关人员开会:

    “白兵,你们的计划说说看,大家一起来完善完善。”

    白兵成竹在胸,把前几天设计的在舞台上行刺的方案,说了一下。

    “白科长,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就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几个队员都不怎么会用枪,如果靠我们,恐怕...”许一梅快言快语。

    是啊,这些战地文工队员,说的唱的,二话没有,可是这行刺,的确有点为难他们。

    而且,在那种环境下,要求务必一枪致命,否则那么多保镖蜂拥而上,尤其附近据点的伪军马上赶来,后果难以想象。

    几个文工队员都面露难色!

    当地的妇女队长出了个主意,“要不要在戏班子里派一个神枪手?”

    “我们部队,会唱戏的人不多,神枪手的更是没有!”白兵首先否决了这个提议。

    乔向文点点头,又摇摇头,“”舞台不大,这上去的人本来就不多,如果没戏份,不唱戏,那很容易被发现。”

    确实,农村戏台,一般就是三五个演员,站在上面不出戏,很容易暴露。

    会唱戏的不会打枪,会打枪的不会唱戏!

    这出戏到底怎么唱呢?

    大家都不说话了,一起思考。

    许一梅想到了什么,忽然对着乔向文嘻嘻一笑,可能觉着好笑,接着又一个人笑的前俯后仰。

    大家都莫名其妙看着他。

    许一梅看着乔向文还是笑个不停。

    陡然,乔向文反应了过来。

    这丫头,不安好心!

    原来,在纵队的一次活动中,乔向文除了表演诗歌朗诵,还唱了一段京戏,那是他在家时候经常听着父亲哼唱,读大学时候用心跟人学的。

    “许一梅,笑够了没有?”白兵忍不住开了口。

    “没笑够,怎么样,人选都有了,就看他自己愿不愿意了?”许一梅冲着

    乔向文顽皮地眨眨眼。

    顿时,大家终于明白了过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刚才都在考虑别人,怎么就没把自己考虑在内呢,乔向文想着想着,也耸耸肩,笑了起来。

    “乔部长,我唱穆桂英,你唱杨文广,怎么样?敢不敢”,许一梅迎着乔向文的眼睛,发起了挑战。

    自从大扫荡突围,乔向文睿智果敢,冷静过人的性格就在她心里扎了根,再也赶不走。

    后来几次工作接触,让许一梅更多了对他的好感。

    但她只是遥遥地关注着。

    此刻,就话说话,她的进攻还是火辣辣的。

    “许队长,你倒会选戏,啊,让乔部长做你的儿子啊。哈哈。”妇女队长开起了玩笑。

    “是啊,要演也演一对夫妻情侣,对不对啊,许队长”白兵跟着朝许一梅起哄。

    众人哈哈大笑,乔向文有些尴尬。

    许一梅的脸上升起了一朵红霞。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不分日夜地排戏,杨文广不是主角,也不用开场就登场,这倒省了乔向文不少力气。

    许一梅和几个队员们排得热乎着,佘太君,老令公,杨宗保,杨排风,逐一入戏。

    那几天,乔向文一边唱戏,一边忙着打枪。

    在长期的锄奸斗争中,他早已练的一手好枪法,但此次任务重大,他还是不敢疏忽。

    反复模拟练习。

    请来神枪手指教。

    合演。

    最后,乔向文决定,动手时间就定在穆桂英唱到“我一剑能挡百万兵”的“兵”字时候。

    那也是戏中杨文广第二次出场。

    第一次出场,乔向文看清楚地形以及一撮毛的位置,然后在幕后确认。当穆桂英唱到此处,他二次出场时,使用长袖中的手枪射杀一撮毛。

    为了确保成功,乔向文报请马司令同意后,做了三个安排:

    一、从支队警卫连调来两名神枪手,预先埋伏在戏台附近的制高点,万一乔向文一击不中,现场人群必定无比混乱,保镖们拼死保护一撮毛,此刻神枪手从高处瞄准,击毙一撮毛;

    二、行动开始后,隐藏在人群中的特别行动组人员,要尽快消灭一撮毛的保镖,掩护文工队员安全撤退,

    三、鉴于当地游击大队屡遭破坏,力量比较薄弱,故抽调老虎团一个排连夜赶来,和游击大队一起,在前来增援的伪军必经之路上设伏阻击。

    次日,西塘开集。

    鲁南的冬天,一层薄薄的雪,像看不见边的羊毛毯子,盖在大山平原上,那叫一个冷啊,空气似乎也要凝固起来。

    小镇的集市,因为是年前的最后一个,显得非常热闹,用“人山人海”这个词儿形容一点儿也不算夸张。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穿着各种各样的衣裳,拿着各种各样的山货野货庄稼货,在这里买卖交易,天气那么冷,你挤我,我挤你,推来拥去,仿佛是要互相取暖。更多的乡里人,拿着一年积攒下来的钱,买几斤肉,买副对联,买块布给婆姨做件新衣服,给孩子们买些小玩意,就算过年了。

    街市的中央,有一块空地,但大家都距离舞台远远地。

    为啥呢?

    一撮毛坐在前边呢,两边站着十多个保镖,每个人腰里别着枪,大声吆喝着。

    谁还敢走近前面呢?

    一撮毛此人,没啥爱好,就喜欢这京戏,平日很少外出,只有每个月的最后一天,这集市上的大戏,他是每场必到,从不漏过,看得入神时,自己还喜欢唱上几句。

    他手上沾了很多共产党的血,这一点他是知道的,也知道游击大队一直在盯着他,但他想,就凭你们那几杆枪,怎么是我的对手。

    说归说,心里的警惕性还是很高的,这不,早晨出门时,他关照保镖们,集市人头杂,又是过年,今儿个看戏大家都悠着点,最近八路活动频繁。

    这些保镖,其实就是一帮地痞无赖,狐假虎威,欺行霸市,但是对共产党和游击队,他们都盯得很紧。

    开戏了。穆桂英一出场,一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喝彩。

    那眼神!

    那唱腔!

    那腰肢和脚步!

    下面的人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一撮毛的二郎腿也挺起了抖动。

    江湖喜读历史,藏书甚丰,工作之便,对所感兴趣的东东更是多加关注和研习。

    每日清茶一杯,故事两节,诚交各路朋友,认可的投票收藏,不喜欢的,留个脚印,骂上几句,江湖定会认真听取,从中发现不足,闻过则改。多谢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