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民国刘文辉

第六十一章:传统的观念

    1906年3月,独立标功德圆满,调回四川,参与四川武备学堂并编练十七镇新军。

    刘文辉本说将兄弟们早点调回四川,奈何自己出门在外,不能回,这一回来,也就向赵尔丰请命。赵尔丰作为驻藏大臣,奏过锡良之后,也就顺势将刘文辉调回,助陈宦练成四川第十七镇新军。

    在青藏高原,刘文辉拜别前来送别的赵尔丰、凌云志、鲁正雄。临走之时,刘文辉对赵尔丰一礼道:“赵大人请回,文辉去也,后会有期。”然后对凌云志与鲁正雄点点头,转头而走,赵尔丰却多送刘文辉出得几里路,这才在马背上举拳一笑道:“刘道台,快快回家吧!本官就不多送了。听说嫂夫人为你生了一个千金,出生的时候不在,正置为国效力,可这出生之后,总得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吧!”

    刘文辉连连点头,尽起三千军马,不日到达成都。见过四川总督锡良,又见过了正会与自己新建十七镇新军的陈宦,刘文辉就离队回大邑县去了。他没有时间与陈宦多聚一聚,因为他心急着回家去看自己的家人,老婆,女儿。锡良也能明白刘文辉的心情,也不多管,只等刘文辉去来。因为,计划中四月份才正式编练十七镇新军,来得及。

    没有等刘文辉到家,刘老大早就前去报信。等刘文辉带着二牛他们百来个兄弟到大邑县,刘家人早就有人在县城门口迎接来也。看到刘文彩,刘文辉下马而立,大叫五哥,然后小明就冲上来将黄骠马牵着,抬头挺胸的跟在刘文辉的身后。刘文辉看了他一眼,笑道:“小明,这一年不见你,长胖了啊。是不是成了家之后,感觉就是不一样了!”

    小明红着脸道:“没有仗打,天天只是吃饭,那里会不胖嘛?至于成家嘛?没想到我曹阳明也能有两个媳妇,为我曹家传宗接代,后继香火。这一切都是大哥所赐,我,我谢谢大哥,反正我这一辈子都会跟着大哥,嘿嘿……”

    刘文辉大惊道:“传宗接代,我的妈呀?这才多久,你就将人家姑娘肚子搞大了!”突然想起小明那话儿的威武,不由打个冷颤道:“呃,小明,问你一个题外话。那个,人家姑娘受得了你么?你可不是强来的吧!”小明脸红道:“呃,大哥,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莫名其妙的干了那糊涂事之后,媳妇就怀孕了!”

    刘文辉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实在是太强大了,刘文辉不由得再一次为女性的包容能力惊叹万分。果然没有最强,只有更强。不过,这还是有先决条件的,首先,那两个女子每个都有一米七八,身强体壮。如此想来,这承受能力也定然非同一般,跟黑人女子有得一比。不过,却不知道小明的后代会长成个啥样,不会也是个巨人吧!那以后怎么讨老婆……

    想着想着,进了刘家大院。看着淑贞红着眼睛,抱着小女娃在月门前等着,刘文辉心中满是感激。上前接过小女娃,抱在手中左看右看,直叫漂亮。其实,小女娃还不到一周岁,话不会说,肥肥嘟嘟的,那里会漂亮。只不过,在刘文辉看来,这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漂亮的女子了。淑贞见刘文辉十分喜欢,突然间就流下了泪来,待刘文辉转头之时,己经是泪流满面。

    刘文辉十分不解,怀中的小女娃都没有哭,当娘的哭什么?怀抱小女娃回头问:“淑贞,我知道我这些年对不起你,不是出洋就是打仗,都没有时间好好陪陪你。不过,你不要伤心,这一次以后,我到那里你就到那里,不会再丢下你一个人!我还要好好教育我们的女儿呢?没想到,我居然也会有后代,也会有个女儿……”

    淑贞见刘文辉如此说法,不仅没有高兴,反而哭得更利害了。刘文辉不知所措,他反复想,都不觉得自己有那个地方错了。徐矮师抽着烟走过来,敲了敲刘文辉的脑袋道:“你成天都知道些什么,你成天都关心些什么?你五哥刘文彩的媳妇一来就生了个带把儿的,而你呢?可是你呢?你是怎么搞的,怎么就生了个闺女?”

    刘文辉不期徐矮师是这个态度,回头道:“师傅,我觉得女儿挺好的啊!你不会因为淑贞没有生个儿子,就对她有什么意见吧!”徐矮师将烟杆一收,摇头道:“儿子好,女儿也不差。对于我这个将要入土的人来说,有什么关系。可是,你替人家淑贞想过没有。自古以来,母凭子贵,纵然你想得再简单,可那只能代表你的想法……”

    “唉……”刘文辉一声长叹,就算是**十年代的中国,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都还大大的有市场,更不用说是旧社会的现在。自从淑贞知道他没有生了儿子的那一刻起,也不知道暗地里流了多少泪,吃了多少苦。想当一个好人真的很难,无论如何,他都亏欠了淑贞。淑贞年纪虽然比大六七岁,但是,在他心目中,她从来都是一个需要照顾的小女孩。

    刘文辉无话可说,他不知道要如何来做,才能改变人们心中与生俱来的重男亲女的观念。与这种千百年来传承的传统观念相比,他纵然努力,也顶多有如蚍蜉撼泰山。只能抱着淑贞,感受着她心中的那种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情,体会着她那种风雨飘摇的内心世界,只希望彼此的温度能够相互传递,让她知道无论天地变迁,海枯石烂,都有自己陪着她。

    当晚,刘文辉和一家人吃着团圆饭。见过了刘老太爷,刘文辉就抱着女儿堂而皇之的坐在了堂屋正桌之上。淑贞大惊,看着刘文辉也不知道要说什么。要知道,在旧社会,女人是不能在堂屋正桌之上就坐吃饭的,最多开个小桌,或者是就在厨房里将就着算了。但是,刘文辉却抱着女儿,堂而皇之的坐在了堂屋正桌之上,当着众人的面,表现出的却是一种无声的愤怒。

    见一家五兄弟都不知所措,刘老太爷发话道:“兄弟几个都看着干什么?还不坐下来用饭……”刘文彩率先坐在了位置上,刘老太爷也不声不响的坐在了太师椅上,端起了白瓷碗。其他几个兄弟见了,也只能各自找自己的位置坐下,然后一言不发的吃饭。他们都自沉默,刘文辉却将一些汤水喂给小女娃,任她在怀里做出种种鬼脸。

    刘文彩暗地里对刘文辉竖起了大拇指,六爵爷就是牛啊!淑贞见了这一幕,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心头纠结一松,心情顿时一亮。这些日子所受的气,就如那初春的白雪,见了撒下万道金光的火球,散了。她抬起头,衿持着东方女性的魅力,回到小桌上端起了自己的饭碗。她虽然不能坐在堂屋的位置上,但是她的女儿却能。

    一顿沉默的饭后,留下了刘文辉与刘老太爷。刘老太爷道:“幺娃儿,你也不要生气。他们不是你,他们也不比得你。我知道,这些日子淑贞是莫名其妙的受到了一些恶气,但是,这就是中华数千年来的传统。现在,你这口气也出了,也就不要在放在心上。朝廷封你为男爵的圣旨我们早己收到,如今,大家见了你,都得称呼你一声爵爷。既然如此,大人就得有大量,今天的事,你……”

    刘文辉摇头道:“爹,我不是要生谁的气,我只不明白,淑贞她这么好,为什么要受恶气?凭什么呢?唉,我知道要改变大家的观念有些难,连爹你也一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纵然如此,那也是我的错,不应该怪到淑贞头上。她自入我刘家门,与我聚少离多,是我们刘家欠了她的,更不说,人家为我生儿育女……”

    刘老太爷点了点头道:“嗯,你年纪还轻,并不急于这些。再说了,早年没有你的时候,我养你这五个哥哥,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唉,还是女儿好啊,知道疼人,关心人……算了,这也就不说了。朝廷对我们家可谓不薄,老佛爷对你不可谓不厚,你可一定要忠贞为国,不要去有什么革命的心思,辜负了朝廷大恩!男爵,整个大清有几个男爵……”

    刘文辉知道老一辈的思想,一心的认为忠于满清就是忠贞报国。其实,他们错了,你们将清朝当成自己的国家,可爱新觉罗却将你们当成足下的奴隶。唉:这世上的事往往如此,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天照沟渠。爹爹啊!不是你儿子不肯忠于满清,而是满清不肯忠于我们中华民族。如此,图穷匕现之时,那便只能你死我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