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二指先生

正文 蛇王——杨洪昌(十一)

    “二子哥,春生呢?爷爷呢?”丫头站在大门口,冲二子哥喊叫。

    “在车上呢,去看看,你春生哥给你带来好东西了。”二子往院子里牵马车。

    “真的?什么好东西?”

    打开门帘,丫头一眼看见我怀抱着玻璃瓶里的蛇,就听见一声响彻天空的惊声尖叫。

    惹了祸的二子赶紧把丫头抱在怀里,说:“那是泡酒的蛇,是死的,别害怕。”

    丫头一声呼啸后,挣脱开二子,两眼怒目圆睁。

    眼看丫头要发火,二子有自己的办法。

    “好了好了,我给你带来一个关于蛇仙的故事,小丫头,要不要听。”

    丫头两眼冲二子依旧怒火不消。

    也不管丫头同意不同意,二子讲起来了,他的故事很快转移丫头的火气。

    二子哥说他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不知是哪里流传的?

    说是,有一家人,养了两条蛇神,一黑一白,当然是否是一黑一白那就有待考究了,反正我发现国人就喜欢黑白蛇。

    呵呵,这两条蛇已经很大了,据说已经历经了好几代人的侍奉。一般的蛇都是吃肉食的,而且是活物的。可是这两条蛇神却吃斋,好象不符合生物学的规律。

    呵呵,这是我长大后才知道的,那时当然信以为真了。

    “你好好讲,呵呵啥?”丫头怒斥。

    我从马车上坐着,瞧着热闹,看着丫头开始专注的神情,二子成功的将她的怒火打消了。

    被丫头斥责,二子哥挠挠头,继续讲。

    话说这家人因了这蛇神的保佑,年年五谷丰登,岁岁人丁兴旺。

    却不料有一日,似乎是腊八,天寒地冻的大西北呼啸个不停,冰雪飘零,家家都忙着贮备过年的年货。

    说到这,想起了小时候,那过年可是真有味道,天天盼,扳着手指头算日子,好像并不全是为了吃点好东西。

    见二子跑题,丫头底声吼道:“说哪儿去了?说蛇神”

    “哦,好吧!”二子再次挠头,把话题回到蛇神身上。

    再说那家蛇神,蛇神一直是老太太侍奉的,可是今年呢,刚娶了个如花似玉的新媳妇儿,西北话应该叫婆娘。

    这老太太呢,也二十年媳妇熬才成婆,心想该好好享受一下婆婆的威风了。

    等着媳妇把腊八粥做好以后,就马上给婆婆端过来。

    挺孝顺的,现在这样的儿媳妇怕是不多了。

    那婆婆一看儿媳妇给自己把腊八粥端过来了,心里当然乐了,可能还凑巧有几个老姐妹在场,正好借此机会显摆显摆自己当婆婆的威风。

    人嘛,就喜欢在熟人面前摆阔。

    婆婆端起架子,说道:“先给咱家龙神敬了吗?”

    呵呵,听听,就一畜生都成龙了,还要先敬呐!那干吗不开珍稀动物馆呢?

    那小媳妇吓的哆哆嗦嗦,忙回话说:“尊敬的婆婆大人,您先吃着,我这就给咱家龙神敬上去。”

    小媳妇不敢说别的,怕打!不光是婆婆的家法,更主要的是丈夫呀。

    回头再看那婆婆,神色突变,惶恐异常。

    那小媳妇只听的半空一声,不是霹雳,胜似霹雳“死女子!!你不想活了!不先给家龙神敬,端到这里来干吗?”

    你说气人不气人?好心孝敬你这个当婆婆的,竟没落好。

    可惜呀,那小媳妇怎么敢辩解?要不,怎么古人都说来生要做男儿呢?现在的小姑娘可是舒服多了,成天在外面玩,不帮家里干活。

    “你说谁呢?我刚帮俺娘洗了老多衣服。”丫头叉起腰来,又要发火。

    呵呵,我没说你,你多好,我是说有些小姑娘。

    再说那小媳妇满眼含着泪花,畏怯的后退着出去了。

    您要问,她干吗不转身呢?这就是你不对了,小媳妇怎么敢给婆婆个背呢?那其不是自找苦吃!

    小媳妇做的这么小心都不行,就听见那婆婆把那碗腊八粥重重的顿在桌上,“咣!”

    千万不要问我,干吗不把碗摔了呢?那可是粮食呀!婆婆显摆也还不至于如此奢侈呀。

    那小媳妇心底里的委屈呀,就别说了,她不是心疼一碗粥,她是心疼那桌子,那可是小媳妇的嫁妆呀,那是爸爸用三斗谷子换来的呢。您想呐,那粗瓷大碗重重的跺在桌子上能不留下伤痕吗?!

    “呵呵。”丫头彻底被生情并茂的二子逗笑了,问,“真的假的,就不好说了。”

    二子嘿嘿一笑:说笑了,其实小媳妇是对婆婆的做法感到心痛。

    小媳妇就这样在婆婆的骂声中退了出来,去给她家龙神敬饭去了。

    来到了院外还听见婆婆在唠叨。

    叨叨什么?反正不好听。

    呵呵,想那小媳妇也是命苦,就满心不高兴的给“龙神”敬饭去,她就在锅里盛了两碗热腾腾的腊八粥,给那俩畜生敬了过去,放到供台上。

    我觉得应该是饲养台更好些,呵呵。

    小媳妇随后就拉长声音,细声细气充的、满尊敬的祈祷,什么祈祷,就是叫唤?

    “神啊,神啊,吃饭咧......”

    我认为那小媳妇一定是在喊“蛇啊!蛇啊!”

    丫头“扑哧”一声笑了,笑过之后,又重新怒视着二子。

    二子耸耸肩,继续讲。

    那俩畜生平时可没少吃她婆婆给它们的芦花母鸡下的蛋!一听呼唤,马上就爬出来。

    要知道小媳妇也怕看见那巨大的畜生呀,那俩畜生就从神龛里出来,一看,呵呵,在这大冷的天有这香喷喷的东西吃,真是爽极了!也不思索,就大口的把这两碗粥给吞了!

    想必也没什么举案齐眉的礼仪,畜生嘛,你把它放那儿都还是畜生!到这儿,我就奇怪了,大冬天的这玩意儿不去冬眠,跑出来吃什么腊八粥,害的我们那可怜的女主人公挨一通刮。

    可是这事儿不容我多想,就听见神龛那块儿,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动,没多会就没动静了。

    小媳妇就大着胆子,溜过去看,惊声尖叫:“我的妈呀,可不的了了!”

    那“龙神”翘了!!

    “什么叫翘了?”丫头连忙问。

    “哈哈哈,就是死了。”我在马车上对丫头说。

    二子冲我竖起大拇指,然后继续讲。

    那小媳妇一看不得了,这下子可吓坏了,一想一大早没先喂它们,婆婆就和疯了一样,要是知道让我给喂翘了,还不打死我。

    小媳妇于是就吊在门框上自尽了。

    打这后,就有了腊八粥抹门框的年俗,而且这腊八粥要放好,一直要保存到年夜过了,再处理干净。

    看丫头低头沉思,不知道想什么?

    我说:“二子哥,你这不是腊八粥的传说,你这是胡诌的传说。”

    哈哈哈,二子开怀大笑。

    “你拿我穷开心啊!”

    看着丫头怅然若失的摸样,我说:“丫头,过来,我告诉你腊八粥的由来。”

    丫头点点的跑到我面前,洗耳恭听。

    我说:“丫头,关于腊八粥,爷爷的说法和长老的说法,各不相同,你想听哪一个?”

    “我都想听。”丫头干脆了当。

    那就先说长老怎么说的吧!

    长老说,腊八粥传自印度,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人,就是今尼泊尔境内,是国王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于是,“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在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由此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丫头见我话一落下,紧跟看问:“爷爷是怎么说的呢?”

    我于是便倒出爷爷曾经讲给我关于“腊八粥”的来历。

    爷爷是这么说的,说“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了。

    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

    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

    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爷爷在讲腊八节传承过程中,也说到这么一个传说,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

    这话和长老的传说不尽相同,无论怎样?腊八节带有宗教色彩,假不了。

    “还有吗?”丫头意犹未尽。

    我想了想,然后说:

    爷爷还提到关中的传说,说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至今,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

    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我说道:“不管怎么说,人们吃腊八粥,都是以庆祝丰收为内容的,至于二子哥讲的小媳妇想不开的事,丫头,你别到时候也如此想不开?哈哈哈。”

    看丫头双手叉腰,对我怒目而视起来,我赶紧忍住笑,跳下马车,把两瓶酒给爷爷抱进屋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