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我在赵国当官

第二章:柳暗花明陈先生

    进了书斋,宋玄见陈先生没再理会自己便开始埋头翻找。平日里,陈先生一般不让人进入他的书斋。于是,宋玄便将注意力放在书斋中。

    这间书斋并不宽阔,布置倒是整洁。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墙壁旁摆了几面书架,书架上尽是各类书籍。

    宋玄没上前翻开书籍,而是扭头看向陈先生。正巧,正在翻找良药的陈先生也正抬头看向自己,而先生的手里并不是药物,而是一张纸。

    “宋七,这药还没找到,这里有几道题目,你过来边做边等我。”说罢,陈先生继续埋头翻找东西。

    宋七恭敬地接过那张纸,在案旁坐了下来,往纸上一看,眼神蓦然一亮。

    他抬手研磨,微微笑出。

    在提笔之前,宋玄先将题目全部浏览一遍,这些题目原来是科举考试的“截搭题”。

    所谓的“截搭题”就是强截句读,破碎经意,如将“四书五经”的句子截掉就是一句或几个词来出题。

    宋玄想,“这道‘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那么它截掉的就是下面的‘敏以求之者也。’”

    “再看这一道,‘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若说上一道是‘短搭’,那么这一道就是将前面一章句子与后面一章搭起来的‘有情搭’。”

    ……

    看完一遍之后,宋玄准备提笔作答。

    这时,他却停笔一顿,突然警醒过来。

    宋玄眯着眼睛,心中盘算:“之前的宋玄未入得学堂,生疏于笔墨,眼下,我不可将字写得太好,免遭先生怀疑。”

    半炷香后,宋玄终于将题目写完,发现之前在找药的陈先生不知何时站在他身旁。

    “写好了?给我看看。”

    宋玄将纸张递给陈先生,见他接过后,慢慢走到窗边。

    陈先生背对着宋玄,看了一会,时而眉头一紧,时而面目平静,时而欲开口又按捺下。或为惊,或为喜,却是连执卷之手都在微微颤抖。

    宋玄看着窗边呆立许久的陈先生,暗自一笑,这些题目可是难不倒他。

    片刻之后,陈先生将卷子放到案上。

    然而再看他的时候,眼神却平静无所流露。

    “宋七,题目答得倒是过意的去,你这字写得还不够火候。”

    ……

    “先生,我常于学堂外,见您授字,心驰神往。在夕阳落下之时,我驱羊近水,便以棍蘸水,写就于石阶之上,常年以往。”

    “适才拿笔,多有不适,望先生勿怪。”

    陈先生拿卷的手愈发用力一分,他叹了一口气,看着宋玄,“难得,难得……”

    宋玄站在书案旁,微微松了一口气,题也做了,他不用吃药了罢?

    陈先生回到案前,弯腰拿起一套笔墨纸砚还有几本书递给他。

    “你且回去看看书,练好字。”陈先生一顿,接着道:“这些天你不用去扫地,我回头叫伍彦揽下这活。”

    不疑有他,宋玄接过东西后,真诚致谢离开。

    出了书斋,宋玄抱着笔墨纸砚和几本书穿过重重回廊往他所住的小院走去。

    他向北走,越走越是狭窄,羊肠小径满布苔藓,简陋的瓦舍盘着藤萝。转个弯,再走过数步,宋玄就进一间小屋舍,入目都是简朴的床几椅案。

    “呼~”

    宋玄将东西一股脑摆放在案几上,见暮色渐起,起身走向后院。

    所谓的后院更是简陋,只一口水井,三两竹修竹。

    当然,还有一只小羊安详地卧在竹树下。

    料是知晓主人的到来,小羊“咩咩”地叫了起来。

    宋玄看到了小羊,提起水井旁的一捆甘薯叶,笑着走了过去。

    他把甘薯叶放到地上,伸出手揉着羊头,那羊满脸享受地蹭着宋玄的手掌。

    “羊兄,饿了吧?”

    “咩咩~”

    宋玄往小羊面前,放了一把甘薯叶。

    “今日有好事,咱就不吃草了,尝尝这新鲜甜美甘薯叶,你肯定喜欢。”

    那羊离开他的手掌,低头吃了一口,羊脸顿时皱起苦色,将叶子吐了出来,两蹄踢开面前的甘薯叶。

    “这?!”

    羊用羊蹄,指着甘薯叶,羊头摇了摇。

    而后,它又用羊蹄,指了指所剩不多有些发黄的草,用力的点了点头,接着它便趴到了竹子下,做假寐状。

    竹林里吹来一阵风,竹叶摩擦传来飒飒之声,宋玄摸着下巴,思考了起来。

    慢慢的,宋玄小声嘀咕道:

    “羊兄,上次宋玄,从一场风寒中醒来,迷失在河堤上,浑浑噩噩,不知所处,险些栽入水中,一命呜呼。”

    “是你,用羊蹄踢醒了我。”

    “一蹄之恩,宋玄不敢忘。”

    “此番,你又指点迷津,以枯草和薯叶为喻。”宋玄负手来回踱步。

    忽然,他走到羊跟前。

    “枯草,乃无味旧物;薯叶,乃肥美新物。”

    他眼睛一亮:“你是在教我莫要遗失身份,忘乎所以,当要恪守自我,饮水思源!”

    宋玄拿起石桌上一卷书,“羊兄,你放心,我不会骄傲,会好好温习功课,施展一身所学。”

    说完,宋玄转身离开。

    此时,羊睁开了眼睛,看着离去的宋玄,一脸无辜。

    “咩咩~”

    “羊兄,我懂,请放心!”宋玄头也不回的摆手。

    “咩咩咩!!!”

    羊看着甘薯叶,尝试着叼起一片,而后闭着眼睛,面露苦色,艰难地咀嚼起来。

    “咩!”

    ……

    只是宋玄不知,在他离开书斋后。陈先生又拿起他刚做得题目踱步到窗前,看了又看,短促地呼出一口气,双手不觉按住腰侧的折扇,又抽了出来,大拍下手。

    他的山羊胡子抖一抖,双手捧着题目,目光远远看向窗外,眼睛一亮层层泛出惊喜。

    “妙啊,可谓柳暗花明也!”

    “此子天赋,不去参加科考倒是可惜了。”

    陈先生喃喃出声,转而又嘀咕一句,“想要参加县试得办理亲供、互结、具结事宜,这宋七自幼双亲亡故,又没在学馆就读。”

    他抬手抚着胡子,又是暗暗摇头,“这事怕是办不好呐。”

    迟延了半晌,陈先生忽然想到了什么,想必心中的事也明朗过来。

    他趁着日未薄西山,赶紧出了泮塘学馆走过长长的巷子出到街上。

    街上人头攒动,沙面东桥一侧有许多摊贩在卖茶水糕点,另一侧有摆摊看相算命的,也有酒肆肉铺。

    “卖龙龛(kān)糍嘞!”

    “甜嘣脆嘞———冰糖葫芦!”

    还有桥头传来“丝苗大米红赤豆,白面一勾五碰头的生滚粥嘞———豆包叉烧包!”

    陈先生心中有事,遂对此起彼落的叫卖声充耳不闻。只见他匆匆走过东桥时,买了些点心提在手中,不久他便走到村正家门前敲门。

    “山儿,先生来了,还不快上茶。”

    吕山见陈先生来,本想躲回房里,还以为今日在课堂上睡觉被逮到,这先生是来告状的。

    村正吕青柏也是想着县试将至,陈先生来督促他小儿要勤奋向学。

    吕山乖乖奉了茶就立在一旁,不久趁他父亲不注意就走开了。

    陈先生轻呷一口茶,缓缓放下茶盏,看向村长。

    “泮塘学馆的宋七,不知村正可有印象?”

    吕青柏微微一笑,“这宋家儿郎年少艰难,家里独独只剩他一根苗子,乡里怜悯他,这些年让他在学馆过活,如今也有十六罢。”

    “正是,我见他这些年勤勤恳恳,况且他年同学馆其他学子。”陈先生一顿,再度看向吕青柏。

    “我有意让他这一次和学馆其他学子一道考县试。”

    吕青柏沉吟片刻道:“先生,这怕是不合规矩。”

    见陈先生不言,吕青柏再道。

    “先生也知道,宋七虽自幼在学馆长大,可他平日里就是做着洒扫庭除的活,又不是正经的读书人,这事情很难办。”

    听罢,陈先生眉头微微皱起,他张了张嘴,又紧紧闭上。

    忽然,他面色神色变幻,轻言出声,“令郎今年已弱冠了罢。”

    吕青柏听陈先生说到吕山,犹豫了一下,“犬子平庸,几次县试未过,有失先生教导。”

    陈先生一顿,随即再次看向吕青柏,眼神多了几分坚定。

    “大人先前不是想让令郎去濂溪书院进修么?”陈先生话语间已然察觉到吕青柏的动容,接着道:“正巧,我认识濂溪书院的周山长。”

    说罢,陈先生暂时不出声,却见吕青柏正神情思索地看着自身。

    片刻后,吕青柏泛出笑,“宋七既然是咱们西关的孤儿,恰巧县试的名额还有,今年就将他的名字也写上。”

    这会,陈先生抬手端起茶盏轻呷一口,“濂溪书院的周山长近日来信让我推荐有才之子去书院进修,某这就写一封信推荐令郎。”

    说罢陈先生抬头与吕青柏相视,双双品茶谈笑。

    https:///book/6054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