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新崇祯纪实

89陕西奏疏

    陕西府谷县附近。

    离黄龙山不远,明军立下了营寨。

    营寨一圈是辎重车辆,无数的帐篷次序井然。

    中间是一片空地,空地北边就是帅帐。

    黄龙山上,厮杀声清晰可闻,明军正在进攻盘踞山上的流贼王二与王嘉胤。

    还未到午时,明军就已攻上山头。

    没什么好说的,以万余官军进攻三四千流贼,胜负没有悬念。

    帅帐里,副总兵贺虎臣请示道:“抚军,贼众已溃,是不是收容降卒免得多做无谓杀伤?”

    洪承畴瘦长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摇摇头,没有说话。

    贺虎臣皱眉,国字脸上满是不忍,却不再劝:“末将明白了。”

    转身出去发布命令。

    洪承畴也很无奈,收容了又怎样?

    养是养不起的,放回去继续做乱?

    ——

    他以前一直在浙江任职,天启七年才调到陕西。

    虽然时间不长,可任职督粮期间,对陕西情况却了解了不少。

    说起来,陕西的乱子从万历时就开始了,根子还在辽东大败上。

    当时四路进攻后金却溃了三路,杜松等人手下四散而逃,陕西就聚集了不少溃兵。

    地方官也不以为意,只要别闹大了,就随他们去了。

    结果就是十几年来愈演愈烈,加之老天爷帮忙,才有了今日之事。

    如果要平息民乱,必需以雷霆手段清除这些祸源,才能谈及其他。

    午后不久贺虎臣就来禀告:“抚军,贼众大部已经清剿,剩余四五百人已经窜入山区。”

    “挑选精锐兵马,继续进剿,绝不给能贼人以喘息之机。

    其余军兵打扫战场,救助官兵伤者。”

    “末将遵命。”贺虎臣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派遣了军队追剿,洪承畴却没指望什么。

    很明显,指望官军进山与流贼捉迷藏,无异于异想天开。

    他所求者,无非是给流贼以持续不断的压力。

    只要贼人没有歇息的机会,迟早会自行消亡在山里。

    继续按照腹案布置。

    第二日,洪承畴在府谷县城宴请当地头面士绅。

    “抚军到。”

    酒楼上乱哄哄的众人瞬间鸦雀无声,大伙齐齐起身行礼:“拜见洪抚军。”

    “无需多礼。”一身儒袍的洪承畴摆手,径直上楼来到雅间。

    身后,府谷县令与当地有头脸的士绅一同跟随上了楼。

    坐下几句寒暄过后,洪承畴径直道:“本官请你们前来,有两件事。”

    “这第一,事发突然,大军出动剿贼,朝廷粮饷却一时调度不开,此事还要各位鼎力相助。”

    “这第二,本官虽然已经将贼人剿灭,可难保没有漏网之鱼。

    因此本官要求各位出力,自行筹措粮饷组织民壮守卫乡里。”

    众人互相看了看,不出意料,又有些出乎意料。

    索要粮饷是惯例,这没什么好说的,大军既然来了,多少都要出一点血的。

    可组织民壮就很意外了,这可有些犯忌讳,朝廷对此一向是严禁的。

    这事洪承畴也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的,是大军剿贼的必须的辅助手段,犯些忌讳也顾不上了。

    “抚军,民壮之事甚是有些不便,这合适吗?”李县令问道。

    “此非寻常时期,有什么事,本官一力承担。”

    “要多少民壮?又需要多少银子?”

    众士绅开始打小算盘了。

    洪承畴叹了口气,这些人就没一点远,只顾着眼前的三分利。

    等了片刻,见众人还是没个主意,他不耐烦了:“本官担着干系给你们机会,你们却还纠缠于一点银钱?

    既然这样,就算本官没说,此事就此作罢。”

    又低声笑道:“本官坐镇西安府,城高墙厚兵多,些许蟊贼却伤不得本官半点皮毛。

    诸位呢?

    本官可不敢保证次次都能及时救援。”

    李县令忙打圆场道:“抚军误会了,并不是纠缠于银钱,而是在考虑多少合适。”

    “是啊,我等是在商议人数。”

    洪承畴不但不耐烦,而且忽然之间觉得这些人很是面目可憎。

    “人数你们回头自己商议,千人以内本官都担着。

    本官军务繁忙,你们还是先商议犒军之事。”

    这些细节,自然不会令巡抚难做,双方总能拿出一个大伙都满意的数字。

    当然,洪巡抚的行囊里,多了几千银两也不足为奇。

    回来后,自思没什么遗漏,洪承畴开始写请功奏章。

    只是,心里却还有点忧心忡忡。

    问题在老天爷身上。

    今年陕西大旱虽然面积有所减小,可旱情却比去年更重,十余个县形式不容乐观。

    安塞.清涧.两当.汉南等等,各地多有不稳迹象。

    民以食为天,吃不饱必然作乱。

    对此他也无计可施,这不是三五万人,这是三五十万之多,换了谁也无计可施。

    救也救不过来,虽然说每人只需三两银子就能度过一年,可算上各级官吏的油水,三五十两也打不住。

    何况,光有银子没用,得换成粮食数千里转运到这里,这已经超出了朝廷的能力。

    且等着看吧,再有,再剿就是了。

    众士绅到底还是性命要紧,几经周折,府谷县凑出了600人的粮饷,招收民壮训练。

    洪承畴也发文给各地主官,要求同样办理。

    ——————

    四月中旬,新任陕西巡抚洪承畴上陕西流贼疏。

    ‘臣知陕西事急,因此归陕之途不敢有半点耽搁,急归后广布夜不收侦测贼情,又于各处边军调集五千余人,会合各兵备道下万余人待命。

    至二月底得知白水王二北上会合贼首王嘉胤,据府谷县左近黄龙山为恶。

    臣遂率诸军日夜兼程抵达黄龙山,贼淬不及防之下,兼之将士用命,遂一战溃敌。

    大军追击数十里,斩首无数。

    贼首仅带数百人窜入山中,臣已令各军派得力之将进山追剿。”

    之后请求封赏有功将士,抚恤士卒,都是应有之义,不需多说。

    各县招募民壮,朱由检更不在乎,随便招。

    再索要欠饷。

    ‘各边镇欠饷多者五六年,少者亦有二三年。固原镇为九边之一,历年欠饷已达16余万之多。

    各军初则卖衣卖军器,后则卖妻卖儿,开始还只是发些牢骚,今则动辄聚集鼓噪,臣担心变不远矣。’

    腻歪,朱由检真的是腻歪透顶。

    为什么会这样,你洪承畴不知道?

    万,另外有屯粮以及陕西民运粮饷20余万石。

    兵额历经裁减,万,粮饷可没减多少。

    何况,实际有多少兵?

    如果能拉出来2万人就算是巡抚总兵很有良心了。

    你不去整治一番,倒来上疏诉苦,真当皇帝个个都是傻子吗!

    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这才欠了一年的饷,你们随便在手心里漏点就够士卒吃饭的。

    这点银子都不舍得,任由士卒饥寒交迫,遂有哗变的危险,还有脸索要欠饷?

    再者朝廷也没银子给,虽说内库还有百多万,却是杯水车薪而已。

    大明文官的德性啊!

    都一个鸟样!

    无论是忠臣还是贰臣!

    ‘今逋饷愈多,饥寒遍体。向之那钱借债勉置弓矢枪刀,依然典且卖矣。多兵摆列武场,金风如箭,馁而病.僵而仆者且纷纷见告矣。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绔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矣。’

    这是卢象升任宣大总督巡阅军镇时写的,读之令人恻然,悲天悯人之意扑面而来。

    是不是很感动?

    是不是很悲伤?

    可你是宣大总督,解决这事就是你的职责啊!

    可是,士卒过不下去,主因并不是朝廷欠饷,而是粮饷都被包括你在内的各级文武官员给吃了啊!

    至于说卢象升有没有分润?

    你猜?

    须知,卢象升的评价各种各样,可就是没有清廉二字的。

    ——

    朱由检考虑一会,决定交内阁处理,内阁如果觉得该赏,朱由检也不会拦着。

    虽然说已经将陕西作为弃子来处理了,可这事是能做不能说的,必要的面子活还是要做的。https:///book/5875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