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名门闺斗

第十七章 天降祥瑞

    听了襄阳的话,宁国公夫人平息了心情,收回了哀思,询问道。

    “你父亲说了什么?”

    “父亲写的是些琐碎的事务,都是去何处看了何物。

    和芜地的吴刺史去了仙瑞楼尝了水晶肘子,和濯地的王知府观赏了坊市表演之类的。

    应该是在吴州的游历记录吧。”

    襄阳答道,一边递信过去。

    “不会,你父亲这次担的任务十分重要,他这样写多半是怕有人半道截去。

    况且你大伯父和他在一块,你大伯父知晓我定会看信,所以...”

    宁国公夫人沉吟片刻。

    “这次你大伯父他们多半是抓到大鱼了。”

    襄阳有些惊喜。

    “那,那父亲和大伯父岂不是不日就能同我们一起回京中了?”

    “说不好,这次行动,只怕困难重重。”

    宁国公夫人暗自思忖道。

    丈夫的意思她已经明白了,只是具体如何行事,还需和丈夫二弟细细商量。

    只是怕不仅困难重重,更会有生命之忧。

    ——————

    周府。

    第二日,冬姨娘照常带着福哥儿来了博约院请安。

    见徐氏面色如常,便猜测徐氏应该是听进去了自己的话,只是听进去了多少就不知了。

    冬姨娘献上一条帕子,在徐嬷嬷的眼神监督下服侍徐氏用了早膳才离开。

    周幼仪见着有些忍俊不禁,只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存之道,而她,只要冬姨娘只要不存了对徐氏不利的心思,且由得她去。

    倒是福哥儿见着周幼仪罕见的行了个礼,唤了一声大姐,倒让徐氏脸色缓和了不少。

    不管福哥儿是自己愿意的还是有人教的,他对嫡姐的这份尊敬至少表现了出来。

    “太太,前院的青柏刚刚让奴婢过来告诉您,老爷今日公务繁忙,恐是又要在府衙过夜了。”

    红绡进来禀报了声。

    “哦?青柏有说是什么事?江南水患前段时间该好些了吧。”

    徐氏询问,周玉文前些日子也是公务繁忙,本是想着这两日该好些了,不想又要在府衙办公了。

    “奴婢听青松说似是芜地同濯地两地的交界处,出了一个祥瑞,老爷正同濯地知府相商。”

    红绡答话道。

    “祥瑞?”徐氏不解。

    “正是,听说是个青石麒麟,那麒麟竟能浮于水上,许多人都瞧见了,直到水患过后才彻底显了出来...”

    红绡也是啧啧称奇。

    周幼仪反复在口中呢喃着祥瑞二字。

    祥瑞?青石麒麟?

    渐渐想起一事,忽而睁大了眼睛,祥瑞!

    这会正是正德一年,又是江南水患刚过,这祥瑞,难道就是她记忆中的那个祥瑞?

    正德一年之际,幼仪年不过八九岁,不过已经很能记事了。

    有次也听祖父同各位叔伯商议过一事,似乎就是江南水患。

    按理徐家作为大户理应开仓放粮,但管着粮仓的五堂叔暗地里中饱私囊。

    不仅没有放粮,反而趁灾荒之际囤粮且高价卖出,徐氏的口碑一度被败坏。

    她只记得祖爷爷大动肝火,将五堂叔一家全驱赶了出去。

    连五堂叔的嫡子秀哥儿,素日在祖爷爷面前甚为得宠的,前去求情都行不通。

    还是五堂婶求到母亲面前,母亲拗不过,和父亲一道求了祖爷爷,五堂叔一家才能继续留在徐家。

    而江南水患后,河中也是浮出一尊祥瑞。当地官员很快禀报给了京中。

    京中来人视察后,发现所谓的祥瑞,内中竟刻着反乱之字,似是与前魏复辟相关之意。

    并且京中所来之人这一查不要紧,还牵扯出了一桩惊天大案。

    江南盐务案...

    周幼仪有些伤感,这就是徐家彻底被皇帝厌恶的开始..

    她本以为这世没有徐家,也不会再有江南盐务案了。

    因此就算江南发生水患,也从来没有往那方面想过。

    没想到,那个所谓的祥瑞依旧出现了。

    周幼仪暗暗思考,这世没有徐家,到底会是谁污了江南盐税?

    江南盐务案的核心就是江南地区的盐税。

    沿海地区盐税一向是出了名的难收,每年户部上报上去的数目,没有一次是同产盐量对得上的。

    自打前魏起就是这样,朝廷苦盐税久矣。

    而前世的她一直不知晓,徐家正是靠贩盐而起的家。

    数代更易后,徐家不仅产业越做越大,更是掌握了吴越两地的举荐资格。

    她自生来便是锦衣玉食,因此也从来没有想过,偌大的家业究竟来自何处。

    直到那日皇帝下令抄家。

    她匍匐跪在厅中,盯着衣襟处的金线和脖颈上一长溜莹润的东珠。

    听着那太监又尖又细的声调读出徐家的每一项罪名,方才知道,这些年自己是过的有多么安逸奢靡。

    徐家又是怎么一步步堕落在金钱、权力、和帝王交织给他们的陷阱中。

    周幼仪有些默然,昔日之徐家,现在又会是谁?

    想到这里,周幼仪又紧张起来,她记得前世上报祥瑞的官员也被皇帝批了个“体察不周”。

    难道就是周父?

    但直到徐家被抄的正德二年的三四月止,她都没有听到京中哪门勋贵落难的消息。

    如此一来,这场惊天大案应该和周家没有什么联系吧?

    幼仪百思不得其解,这世没有了徐家,很多事已经不能用记忆中的想法去看待了。

    她还是要向周父探听一下,最好是能确保周府和这桩贪污大案没有关系。

    等到第二日,幼仪便寻了红绸去打听周父去向。

    “红绸,去打探一下,我父亲回来没有?”

    这件事着急,但她又不能贸然行动。

    “小姐,太太正在老爷书房,两人似是在商谈。”

    红绸回了话,有些为难。

    娘亲?

    莫非是为了那日冬姨娘所说一事?

    幼仪留了个心眼。

    “徐嬷嬷在我娘亲身边吗?”幼仪问道。

    “在的,徐嬷嬷同太太一同去的,小姐可是要过去?”

    幼仪点了点头,娘亲定是不想让自己知晓此事,但事关徐氏和自己,她断然不能袖手旁观。

    不过徐嬷嬷在娘亲身边,应该会助娘亲一臂之力吧。

    打定主意后,周幼仪更了衣便往前院书房赶去。

    ------题外话------

    我还沉浸在七夕的气氛里~

    https:///book/5827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