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唐狮

第四十八章 三道军令状

    杨靳这番话的核心弹劾理由就一个!

    造反!

    先不说弹劾的理由合不合理……光是“造反”这一词就足以让任何一个帝王心里警钟长鸣!

    再结合杨靳有斩颉利人头之能……

    怎么想都觉得这弹劾理由完美!

    我咋就没想到呢?

    一众出列人士不由自主的在心底里先叹了口气。

    而礼部尚书王珪此刻却面色阴沉……

    王珪一直都盯着李世民,却没发现李世民脸上有半点神色波动,全然一副和先前一样的看戏神色!

    “你们俩到底合作到了什么程度?!”

    ……

    “臣请旨,即刻将杨靳押入天牢!”王凌面朝李世民跪下了。

    “臣附议!”后面那群先前出列的人也跪下了。

    王珪在心底幽幽的叹了口气……

    杨靳笑了,对着面无表情,在自己位置上一动不动的御史大夫说道,

    “御史台的人物都怎么有趣的吗?会有傻子自己当着皇帝的面说要造反吗?”

    御史大夫屹然不动,眼帘垂下,装作自己睡着了,没听见。

    王凌似乎想明白了什么,面色大变,直呼道,

    “臣怀疑杨靳以有造反的万全之策,请陛下立刻招来禁军!”

    “噗嗤。”杨靳笑出声来了。

    御史大夫微微睁开双眼,看着王凌,以旁人听不到的声音也叹了口气……

    “王御史不必多言。”李世民于皇位之上开口,“朕信得过擎国公……”

    “陛下!擎国公不可不防啊!”王凌不放弃。

    “朕自有决断……”李世民有些不耐烦了。

    “陛下……”王凌继续不放弃。

    “朕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李世民很不开心!怎么今天一个个的就不能让朕舒心一下!

    所以李世民决定发泄一下!

    “来人,将王凌压出殿外!”李世民喝道。

    王凌懵了,怎么就突然把自己驱逐出朝堂了?

    “陛下,我是御史,是言官啊!不能因言获罪啊……”见禁军已经上殿,王凌慌了。

    “革去王凌御史一职,以扰乱朝堂的罪名压入天牢!”小小的一个御史,李世民就不信自己还治不了了!

    魏征不说话,御史大夫不说话,满朝文武不说话……李世民舒坦了。

    不过朝堂中一些官员不由悄悄的瞧了一眼王珪……王凌可是你王家的人!

    而王珪也不说话……一个小卒子而已,废了也就废了!顶多事后保他一名……

    没被这一插曲打乱心神,王珪在李世民和杨靳之间来回看了几眼……

    “一个小卒子换在这两个人心中种一颗种子……值了!”

    ……

    “擎国公继续。”舒心的李世民准备继续看戏。

    杨靳看着因为王凌的离去,明显气势下降一大截的面前众人,开口道,

    “我们探讨探讨你们的弹劾理由……”

    “第一点,不敬先祖?传播异邦低下学识?误导太子?这简单,来个人告诉我我传授的学识哪里低下了?”

    “擎国公传授的知识并非源于先祖,是异邦的……”又一官员上前。

    “哪位?”杨靳睥睨。

    “下官御史台御史,王云。”来人讲话间有些不卑不亢。

    “又一个姓王的……御史台姓王的可真多……”杨靳意有所指的摸了摸自己没多少的胡须,低声说道。

    闻言,不少人又瞧了眼王珪……

    “还请擎国公就事论事吧,御史台的御史都是陛下挑选了……”王云有些上眼药的说道。

    王珪点点头,“这小子还算可以……”

    “请问,工部尚书是哪一位?”杨靳转身问了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

    众人虽不解,但还是没开口,静静的等着这件事的结果。

    一位和户部老尚书年龄相仿的老人从众臣中出列,“老骨头我便是。”

    杨靳无奈……这群老人,各个都知道再过几个月,大唐改国号,他们一个个都得下去,连自我介绍都不来一句,还不能说老人家失礼……

    “往西万里之遥,在荒漠中有一国度,以巨石建造底部为四方,顶部为尖形的塔状建筑……”

    “该建筑底宽约70丈,高约40丈,整体约由两百多万快石头组成,平均一块巨石重五十石,最大的一块石头重达三千两百石!”

    “敢为老大人,大唐现在能做到吗?”

    工部老尚书有些沉重的吐了口气,说道:“不行。”

    “前隋可以吗?”

    “也不行。”

    “但那个国度可以!他们在三千多年前就办到了!”杨靳抑扬顿挫的说出了这句话。

    朝堂间响起一阵惊呼,连身居高位的李世民都有些眼露精光!

    “所以,你觉得异邦的学识真的都不如我们吗?”杨靳向着王云问道。

    “此乃擎国公你一家之言,毫无证据!”御史王云指出道。

    “只须派人前往西方走上一遭便可!”杨靳回应道。

    “那还请擎国公解释一下为何不敬神灵吧!”王云知道继续咋此事上扯皮也没用,就换成第二个理由问道。

    “不敬神灵?我有吗?”杨靳反问。

    “擎国公蛊惑卫王的那番话,难道不是不敬神灵的表现吗?”王云说道。

    “那不是不敬神灵。”杨靳摇头,“我只想告诉世人,降雨一事是自然现象,旱灾、洪灾皆于神灵无关,更与天子无关!”

    杨靳拉上了李世民做帮手。

    李世民倒是眼前一亮!

    自董仲舒以来,神权既是稳定王权的倚仗之一,却也是制约王权的手段之一。

    若杨靳的理论被世人认同,若大唐将来有旱灾、洪灾,自己也不用背负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逼去下什么罪己诏……

    “擎国公此言有一定道理!”李世民不看戏了,对自己有理的事要自己争取!

    皇帝发话了,就像是给这件事定好了基调,王云有些难以开口,难道要自己和皇帝唱反调?

    王云不讲话了,而杨靳却有些想法。

    杨靳向着李世民行了一个军礼,朗声道,

    “臣杨靳,在此欲立三个军令状,请陛下准许!”

    李世民坐不住了,起身暴喝道:“杨靳,你可知什么是军令状。”

    “臣知晓!如若完成不了,臣人头落地!”杨靳答。

    “既然你知晓,那朕就准奏!”李世民对杨靳一向很有信心。

    得到李世民的允许,那么就意味着自己接下来的这番话会令不少人重视,杨靳开口了,

    “臣杨靳所立第一条军令状,臣能在五年内送人到白云之上,一观云上是否有神!”

    “臣杨靳所立第二条军令状,臣断言后年有天狗食日之象。”

    “臣杨靳所立第三条军令状,臣断言于后年,关内会有蝗灾,望陛下和朝廷能早做打算!”

    一时间,朝堂纷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