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304年之新晋

第二七七章:旱灾来袭

    姚兴,一个种地种了十年,在种地行业,已经算是一个老司机。通过传承父祖流传下来的经验,加上他自己的总结,他往往能通过一些细微的天气变化,推测未来很长时间的天气走向,至少比后世云贵高原的天气预报靠谱。

    从年前的极寒天气,他早就预感到今年—即公元306年的前半年,将会有未知的灾害继续出现。什么是经验的传承,有一种传承是刻到基因里面的,有些人天生就害怕某种动物,就是他的祖先把祖先对那种动物的惧怕刻进遗传基因里,传承下来的。

    今天已经是公元306年二月二十,立春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十天,可江南大地滴雨未下。春节过后,艳阳高照的日子就长期霸占着日历,每天的气温都在二十度以上,似乎今年的春天就没有出现过。冬季过后,直接就进入了夏季。

    一年四季,少一个季节的日子是恐怖的。姚兴看着那些地势较高的土地,都被长期的烈日照晒得龟裂开来。像一个个老乌龟,张着大口朝天,期望一口甘霖从天而降。

    就连路边的野草,由于长期缺水,都冒不出嫩叶,一团团依然焦黄、死气呗咧的趴在道路边和田间土陇上。

    远处近处,目力所及的大小树木,都是光秃秃的,而且看不到丁点儿绿芽,似乎天地间的绿色还仍然陷在深深的睡眠中,永远唤不醒一般。

    其实上面的景象只是地势高处是那样,转过头,姚兴家分到的七十亩田地还有五百亩试验田里,已经满是绿色。因为有冬天紧急挖出的水渠,可以引江河水灌溉,现在的气温,种啥都长势喜人。

    按今年的这种暖和天气,只要灌溉及时,姚兴觉得,种出两季玉米都妥妥的。

    “大人,要是那些地势高的地方也能灌溉上,今年的土豆和红薯应该还能种上数万亩地,而且都能有不错的收成。”姚兴向身旁一脸愁容的谢裒说道。

    姚兴只关心他家的一亩三分地的收成,至于那些开着大口子的旱地,是边上的徐扬二州农业大臣谢裒需要操心的,因为只要和农业相关的,他都管。

    晋朝的部门分得太多,什么祠部、仪曹、金部、仓部、度支、左民、右民等等共三十五个部门,在朝廷用这么多部门可以,到下面来就没必要分那么细了,所以就新置了一个农业大臣管理所有农业相关的事,连水利工程谢裒都管。

    “是啊,匠作大匠们打造水车的速度还是太慢,天干了这么久,丹阳郡的高地才有一半使用上水车灌溉。今年的庄稼收成很受影响啊!也不知道姚兄弟的玉米土豆和红薯今年能不能救急。”自从知道姚兴认识王爷,而且他的官职与姚兴息息相关后,就一直称呼姚兴作兄弟。

    “应该有希望,就丹阳一个郡,这三样都推广了十万亩地在种植,平均一亩千斤来算的话,应该有多少斤啊?”

    “万万斤!春节后本官可是跑遍了整个丹阳郡,才把那十万亩灌溉充足的地种上土豆、红薯和玉米。一人一年吃千斤的话,够养活十万人了。再加上其他郡的数十万亩,够养活数十万人。所以,就算别的粮食颗粒无收,只要这三种东西种好了,都不愁百姓会挨饿。”谢裒仔细的算道。

    “呵呵!还是大人厉害,这么复杂的东西,都能瞬间就计算清楚。”姚兴满脸羡慕的说道。

    “这都是王爷的功劳,没有王爷的速算法,本官用算筹可是很难算明白的。”谢裒也不贪功,如实的说道。

    “大人您说,咱们王爷咋啥都会呢?就像神人一样。”

    “什么像神人,王爷本身就是神仙下凡,来拯救黎民百姓的。”谢裒肯定的说道。然后又接着道:“本官得再去工坊基地催催,必须在水涝来临前尽量多利用一点现在的好天气。你不是说大旱必有大涝吗?”

    “那可不,老人们传下来的经验,肯定错不了。”

    ……

    建邺城琅邪王府。

    我坐在堂上,感觉椅子很不舒服,怎么做都感觉如坐针毡。下面是济济一堂的江南名士,顾荣牵头,呼啦啦坐了一大群人,最少三十个人。

    这这已经是春节以后他们第三次集体来请愿,其实主要是集中在最近二十天。他们也不为别的,就是想叫我带头祈雨。

    可雨是那么好祈求的吗?据咱们的鲍国师预测,最少还有两个月,干旱才会过去。后面接着就是大雨成灾,这在两头祁雨都不合适啊。没雨和雨来得太多都是要背上骂名的,现在谁敢祁雨?不是跟作死一样吗?

    “众卿焦急的心情本王理解,但今年的天灾,是从去年的雪灾开始就已经被上天预警过的,现在咱们需要做的是万民同心协力对抗旱灾,而不是去祈雨!”

    顾荣却说道:“王爷在如此长时间的旱灾面前,应该带头表示祈雨的初心,让万民都知道王爷始终都和扬州百姓站在一起。”下面的众官也在不停的点头表示附和,反正只是来凑数的,又不用亲自发表意见。

    咦!这好像吧祈雨上升到了精神领袖的高度,这样做确定是好事吗?

    “如果祈求不来雨水或者雨水成灾,这样的祈雨还有意义吗?”

    “下官觉得理应是好事!只要王爷诚心祈雨,就算祈求不来雨水,也有没雨水的说法!”顾荣不紧不慢的说道。

    啊!说了半天,只要姿态做足了,什么事不都可以换个角度来说嘛!感觉这样有点自欺欺人啊!不过百姓愿意相信这一套吗?反正我个人本身的力量,对救灾是没多大帮助的,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真办个祈雨大典?

    王导整天喜欢研究平衡,应该对这方面比较在行,我于是向他问道:“王使君,你觉得祈雨可行吗?”

    “可行!”王导就说了两个字。

    “那好吧!麻烦顾卿准备吧!不过不可奢侈浪费,可以热闹但需一切从简!”我得提前说清楚,隆重点可以,但是不可浪费。

    祈雨的事就这么决定了。

    现在的情况是:从去年雪灾过后,我就安排人开始疏通水利了,还好有几万的俘虏,要不都不能在一个月内干出那么多事。

    几个郡一起开工,再加上组织所有百姓一起动手,数十万人一起干,才疏通了周围几个郡的主要灌溉区。部分高地,需要费时费力的大投入才有可能挖通,所以还没水渠通水。只有叫匠作大匠们带着匠师和学徒,没日没夜的做,可是水车还是不够用。

    https:///book/56030/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