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寒门医后

第一百五十九章 绝不姑息

    人如果有后眼,当那徐佳氏落入到悲惨的世界里,再来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她或许宁愿当初没有今日的偶遇!

    放下徐佳氏不提,那是后话,单说咸丰此时的心情。

    咸丰在很多人眼中,可能是一个只知道追求奢乐的皇帝。

    但通过他死后的庙号是文宗来看,显然并不是外界所想的那样昏庸。

    在历代皇帝的追封号当中,这个文字是对咸丰一个很高的评价。

    虽然咸丰的一生中,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起码没有让清朝断送在自己手里,基本明面上维护了国家的大部分统一。

    而日后的兰儿,也就是慈禧太后,同样被世人冠以祸国殃民。

    但最起码在她手上,清王朝同样还是存在的,并没有亡国!

    仅凭这一点,咸丰和日后的慈禧,也算得上是尽力了!

    而咸丰在没有登基前,被很多人都看不好,却在最后皇位竞争中战胜了奕訢。

    成者王侯败者寇!每一匹黑马的出现,都寓意着这匹黑马,有超强的心理素质。

    那么照此而言,咸丰就是一匹,有着很强的心理素质的黑马。

    所以,针对之前朝堂上肃顺和孟传金,一波接一波的连环拳,咸丰这匹黑马并没有慌了神,却早已经将处理方案,了然在胸了。

    咸丰回到养心殿后,当日连下圣旨,一道是让柏葰禁足在家,并责令柏葰上奏自辩书,将主持乡试的过程写出来。

    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柏葰,不能让柏葰寒了心,毕竟是两代名臣,不能被别人诬陷了,可别在思想上出了什么差错。

    另一方面,假如这柏葰真的是,徇私舞弊贪赃枉法,那么这么做就等于切断了,柏葰与外界的联系,以防串供!

    毕竟柏葰做官日久,人脉和关系网也是有一定基础的!

    第二道旨意,咸丰下令由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全庆、兵部尚书陈孚恩组成专案组查办此事。

    这个专案组的层次相当高,怡亲王和郑亲王是清朝的铁帽子亲王,算得上是实权派了!

    而两大尚书,也是国家极为重要的部门官员,所以,如此超级阵容的专案组,在大清朝历代中还是头一份的。

    由此可见,咸丰皇帝内心是非常憎恨这类事情的发生,特别是在这种国事多秋的时刻。

    此时大清朝已是内忧外患,虽然上次的林凤祥李开芳被剿灭,但南方的太平天国却如日中天。

    不但如此,各地的白莲教,捻乱,红花教等等,无一步借此兴风做乱,扰乱民生。

    更有那西洋东洋北洋等外国列强,无不虎视眈眈,巴不得你国内打得你死我活,好从中渔翁得利贩卖军火和借贷!

    而朝廷里,除了有几个向上的,其他的都不思进取,以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为目标。

    所以咸丰科举取士就是要打破这摊烂局,选一些栋梁之才,拓冲朝廷为君分忧!

    哪知道这顺天府乡试,却被曝出一大丑闻!

    对于咸丰来说,无论是哪一个人,只要涉及了贪赃枉法徇私舞弊,阻拦他选拔人才,那么就是和他这个皇帝作对。

    能和皇帝作对的人,都该死,因为他们比乱民还要可恨!因为他们是吞噬大清的江山!吞噬国家的根基!

    这种行为如同谋反!谋反的人都是乱臣贼子!

    所以对这种乱臣贼子,只有一个字查,给老子死死的查!无论是涉及到何人,绝不姑息!

    从这一点来看,咸丰显然是一个有个性,有奋斗心,有倔强性的皇帝。

    虽然他的这种思想里面,涵盖了封建王朝家天下的立场,但只要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那么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至于第三道旨意,和之前严肃的一比,那是有趣的多了。

    就见咸丰下令内务府,着令封徐佳氏为玫常在,进宫侍天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皇帝看上了一个叫徐佳氏的宫女,命你们内务府好好准备一下,让她做皇帝的女人,陪皇帝睡觉的干活!

    当然,这种后宫私事,目前来说,是上不了台面的,也就放在了一边,自会有人处理的。

    单说,这有了皇帝的鲜明态度,两亲王和两尚书组成的专案组,查案子查起来非常快。

    很快,顺天府乡试案中,朱墨不符的核心关键人物平龄,由此浮出了水面来。

    平龄是谁呢?原来是一个唱戏的,更正确的说,他是一个爱唱戏的票友。

    就这么一个人,丝毫没有经历过正规的县试府试,却进入了乡试,而且被取中榜上有名了!

    查到这里,专案组火速将这个平龄,锁拿归案了!

    刚进入大堂,这平龄就吓尿裤子了,问啥啥也不知道,还没动刑,就吓昏死了过去,专案组也没有办法,就一合计,先关起来再说。

    哪成想,还没有关上一天,这平龄就暴毙身亡,死因不明了。

    为此,专案组陷入了迷茫之中,因为这平龄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通过它,能快速的将涉事官员找出来定罪。

    就在专案组一时无进展的时候,又有一个人跳了出来,谁呢?

    这个人叫邹石麟,官至翰林院编修,他跳出来干什么呢?

    原来他是来自首的!

    他以为平龄朱卷上面的错别字,是抄写时笔误,就擅自提笔改了过来。

    这里,就要提起这个邹石麟另外一个身份了,原来他同时是顺天乡试的同考官之一,所以有机会接触这个朱卷。

    这个邹石麟的跳出,顿时解决了专案组的难题,专案组就觉得这下可以结案了。

    一合计,专案组就列了一个奏折,向咸丰汇报了起来。

    咸丰一瞅,就见奏折上写了这么几条,一是虽然平龄违规行贿进了考场,并取中榜单,但已经死亡,无法继续查下去了。

    也就是说人既然死了,那么罚不罚罪,也没有必要了。

    二是,同考官邹石麟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又擅改朱卷,知法犯法,罪上加罪,但念及有自首之功,特定为没收家产,革去官职,永不叙用之罪。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