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回到82年

第一章 垃圾场里找宝贝

    王明愣愣的发着呆,看着旭日慢慢升起,照亮着眼前繁乱的垃圾,拿起一张旧报纸看了日期。

    报纸日期1982年,下乡的知青,家里人和朋友费尽了心力让自己回城了。发完呆以后,王明只有叹了一口气,接受了现实。

    刚刚回城几个月的知青王明,被街道办事处安排到了这么一个地方叫回收站或者叫垃圾场。

    知道自己穿越了,还是最底层的捡破烂的,心里却莫名的有点失落和感激,这很矛盾,条件看着很差,但是现在是真正的大时代,我来了。

    快中午的时候,李国义李老头已经在把垃圾分类了,这个脾气有点暴躁的垃圾站老头子,前世一直陪着王明走过最艰难的回城日子,后来还成了自己的老丈人。

    谁也不会想到,几年之间政策引导的社会变化这么大。

    在垃圾站里,受人白眼的的王明和李老头是最先富起来平民百姓。

    收破烂这一行,利润其实不低,不需要太大的算计,现在偶尔还能收到宝贝,没有大规模城市化的现在是半垄断行业,在改革初期权贵二代和盲流青年肯定不干收破烂,就是平民百姓也宁可去摆摊。

    而且收破烂毫无风险,别人都不好意思说收破烂是投机倒把。

    后来王明凭借破烂发了小财,为了洗掉捡破烂的名声,也改名叫绿色再生能源公司,其实跟别的科技人才比起来没一点技术含量,自己就特么就是捡破烂的,但是名字好听,绿色再生能源公司,多好听。

    王明戴上口罩,手套,在李老头身后也帮忙干起活来了。

    李老头看着前一段时间还心不甘、情不愿的小伙子,干起活来倒是有模有样。

    王明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的原因,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心绪,就像是李老爷子,不经意的内心认可,能够清晰地感应到。

    俩人没有交流,只是不停地分类这些垃圾。

    这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瓶瓶罐罐只要没坏大家都不舍得丢、衣服有洞了都留着当布料打补丁,连塑料袋都是时髦用品,所以垃圾站的垃圾其实不多。

    破旧不像样的家具、发霉的废旧报纸、还有一些已经破烂不能糊墙的字画、有缺口的瓦罐、瓷碗。

    甚至有几个破四旧的很难打烂的玉石料子、铜香炉之类,玉石肯定是翡翠或者和田玉,王明认知这些宝贝,铜香炉底部写着大明宣德年制。

    古董啊,作为封建糟粕,几十年没人买卖,好多人根本就没有古董、古玩的意识,只要能换钱,都当做破烂让人回收。

    铜炉有的甚至大炼钢铁的时候被回炉了。

    好在李老头心细,分类的很好。前世王明的第一笔横财,就是靠几个当垃圾卖不出去的香炉和玉石。

    资讯发达以后,才知道什么是玉石和宣德炉,然后高价转卖了几个,买了房子和车。知道了这些的东西重要性,王明小心的收了起来。

    俩人忙完以后,李老头喊着王明一块吃饭。

    李老头知道王明离家远,回收站给的钱也多,就管了王明中午和晚上的饭。

    送饭的是王明前世的第一个女人李红,一个朴实无华的贤惠女人。

    李红说不上漂亮,也不难看,经常干活但是皮肤很白,眼睛一直很亮,天一热可爱的小鼻子的鼻梁上,很容易出沁出汗,是那种耐看的贤妻良母的类型。

    俩人前世婚后王明简直就是甩手大爷,吃喝穿戴王明都没管过,王明有了孩子以后,转行尝试做其他生意,结果赔了个干净底掉。

    李红一句都不埋怨,陪着王明吃苦受罪、从头再来,王明辛辛苦苦的打拼,日子刚刚好转,李红得了癌症,送走瘦骨嶙峋的李红,王明颓废了几年。

    后来再次组成了家庭,结婚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个人对李红留下的孩子确实很好,也是自己生活和事业上最信得过的女人。

    等孩子长大了,知道孝顺了,二婚的老婆犯了心脏病,忽然就走了.......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天煞孤星。

    自己一个人为了不让孩子担心,装了一阵没心没没肺,盼着孩子不再紧张自己。

    谁知道莫名其妙的一醒过来就穿越了。

    回想起过往,王明心里一阵酸楚。

    “王哥,过来吧,吃饭了。”李红冲着有点发愣的王明喊道

    家里是收破烂的,李红在外面同龄人面前多少有些自卑。

    但是在回收站李红碰到了同龄的王明,在他面前明显就开朗了很多。

    这些细微的变化,王明敏锐的感觉得到,李老头也看在眼里。

    李老头的老婆去世的早,只留下李红这一个女儿相依为命。

    李老头答应街道办事处,收留刚回城的王明,其实也有私心。

    王明家里俩哥哥,父母是普通机械厂工人,机械厂效益不好,家里日子过得,那就是一个紧巴巴,恓惶的很。

    他大哥参加工作了还好,他二哥参加工作晚,早年混过社会,被抓进去过几个月,25岁才娶回家一个带拖油瓶的寡妇。

    王明20多岁,刚回城,没人安排工作。论人品这哥三当初抢着下乡名额受罪,都是好样的。

    王明自己悄悄的把下乡的名额顶了,人品没的说,简直就是倒插门女婿的最佳人选。

    为了让女儿留在身边,李老头可算是费尽了心机的挑选倒插门。

    李红做的主食是杂面馒头,菜是自己开了一块地里取材的凉拌黄瓜、炒豆角、拌蒜的蒸茄子、还有整锅只有一个鸡蛋的西红柿鸡蛋汤,整桌子饭菜没有一点荤腥。

    垃圾站的味道确实不太好闻,饭菜摆在上风向的屋里,干了一天的活,饭菜油水不多,但是很爽口,王明吃的很香甜。

    李老头看着吃的香甜的王明问道“我女儿的手艺怎么样?”

    “好得很,这菜虽然简单但是都做的入味了,爽口开胃。”王明边吃边说

    “王哥喜欢吃就好,想吃什么你告诉我,我给你做。”李红高兴地说道

    李老头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再看看对自己女儿很谦让、甚至有些怜惜的王明,心里立刻知道,上门女婿有戏了。

    王明说道“你手艺好,做的都好吃,我不挑嘴。”

    王明对眼前的李红既有庆幸也有遗憾,庆幸还能遇到你,遗憾以前没有照顾好你。

    李红看着王明充满怜惜的眼神,脸上有点发烫,王明比自己大两岁,长得高高瘦瘦的,脸上棱角分明,眼神一直很低沉忧郁。

    虽然在回收站工作很不情愿,但是一个多月了,他干活勤快不偷懒,对自己也很尊重。

    老爸想让王明做上门女婿的事情,李红是知道的,其实王明这人自己挺满意的,再说跟他在一起,能在家守着疼爱自己的老父亲,俩人现在就差一层窗户纸捅破了。

    王明觉得感知力变得强了一点,能感知到一个人情绪的细微变化,他还能微弱的影响一下别人情绪,可能是重生的关系吧,李红好像就容易受他情绪的影响。

    王明吃完饭以后,帮着李红刷洗碗筷,下午俩人要去买新的手套和口罩。

    俩人擦洗好的餐具,李红说道“王哥,咱们下午整理什么呀?”

    “没什么东西了,我把废纸还有怕湿的东西搬进屋里就可以。你就在这等我一下,我马上过来。”说着王明已经搬着堆好的废纸走进了小屋。

    王明收拾好废纸,换上一身干净衣服,又看了看旁边的几个香炉和玉石。王明选出一块品相可以的玉石,找到一个收来的古色古香的木头盒子,正好能放进去。如果现在需要一笔钱,这些玉石出手很合适。

    现在出手这种东西最好是回来投资的港商和华侨,报纸上写过,最近有一个港商的投资团正在市里考察投资。

    自己碰碰运气,这东西如果碰到识货人就出手。

    李红看着王明手里捧着木头盒子出来,问道“王哥,你拿这是什么?”

    王明说道“这是一个玉石,看着是个宝贝,我听说这东西有灵气,看看能不能碰到那些喜欢的人给卖了,反正现在当废品,这东西也没人收。”

    “石头能值什么钱?再说咱们私下卖东西算不算投机倒把?”李红拉着木头盒子说道

    王明说道“你放心,咱们是挂靠街道办事处的回收站,集体单位,咱们收回来的东西都能卖,现在也不抓投机倒把了,都让干个体户了。”

    李红没再说什么,感觉既然王明这么自信,那就试试吧。

    回头看着把脸洗的干干净净的李红,在阳光的照射下白皙的肌肤充满了青春和生机,那是一种独特的魅力,王明心里感叹着再年轻一次也好,希望这次能趁着年轻陪着你经历光阴。

    俩人并肩商量着去哪里买手套和口罩。去市区正好经过涉外的京华大酒店,那正是投资团所在的酒店。

    王明心里盘算着怎么样才能尽快挣一笔钱,好来改善一下生活。

    到了京华大酒店,这时候找到老熟人陈志超。

    陈志超家里78年平反回城,参加了招生考试,顺利的考上了大专,今年刚刚安排到了酒店实习。自己能够回城并且直接就有户籍,也多亏了志超家里帮忙。

    看着王明,陈志超热情的赶过来打招呼,“我前一阵就听说你回来了,去你家里找了你两次,你都不在家。”

    王明笑着对陈志超说道“我知道,家里跟我说了。我这不是来看你了吗?”

    陈志超看着旁边的李红说道“你这刚回城,就把这么漂亮对象带来对我炫耀呢,显得你有本事对吧?”

    李红羞红着脸低着头摆弄衣角,没有说话。王明拉着陈志超轻声说“现在还不是我对象,你别瞎说,再给我吓跑了。”

    陈志超装模作样的点头说道“明白,明白。”

    王明对着他那张坏笑的脸,摇着头介绍到“他叫陈志超,以前和我一块插过队。志超,这是和我一块工作的朋友李红。”

    李红笑着点了点头,说了声“志超哥好。”

    陈志超也笑着说“你好,李红以后要看好王明啊,这家伙干活不惜力气,不懂得照顾自己。”

    李红笑着不说话,陈志超看着王明小声说道“我想办法给你找个单位上班吧。”

    前世陈志超用家里的关系,要给王明找一个正式的工作,最后因为名额紧缺,王明也没有学历和特长,就一直拖了下去。

    王明给李红在大厅找了一个座位,让李红坐下,自己拉着陈志超问道:“这事不着急,投资团里的港商是不是都在这个酒店?”

    “是啊,酒店临时安排了学过英语实习生,也有我,负责他们在酒店的饮食起居了。”陈志超说道

    王明问道“有没有有喜欢字画、瓷器之类的港商?”

    陈志超指着大厅右侧的礼品店说道“看到里面那几个老爷子了吗?用外汇券买了一堆的画、还有瓶子、罐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