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嗨,我们下一场见

第二次高考(六)

    “许多年前余光中先生在这里曾赞叹道‘三绝诗书画,一墙天地人。’说这里是诗国长城,这便是这诗墙了。”

    何梦颖二人吃完后,她引着刘庭往步行街的右面直走几百米便到了常德最大的阁楼,武陵阁。武陵阁的下方墙体便是千里诗墙的开端了。

    “余光中,是哪个写乡愁的余光中吗?”刘庭提问道。

    何梦颖连连点头,“常德诗墙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用来防洪的,但后来由于决策者们想着,光用来防水也没什么意思。于是灵光一闪,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有关常德的诗词尽附与上。全长四公里多,分八大篇章。”

    “哪八大?”

    “《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时代风采》,还有《千古绝唱》这八大篇章。”

    “哇哦,你知道得这么详细的吗?我都要崇拜你了。”刘庭满眼倾佩的看着她。

    “我,我其实也是昨晚查的。哈哈哈。”何梦颖笑着说道。

    “那也很厉害了,一晚上查的,现在还能记住。你再继续跟我介绍介绍。”说着二人沿着诗墙继续往前走着。

    “这里的诗词呢又用不同的书法篆刻在上面,从行书,隶书,篆书,还有草书集与一墙。后面还有更厉害的呢。”何梦颖自豪的说着。刘庭好奇的又继续询问。

    “再往后还有许多精美的笔画浮雕。也是由当代名家所作。”

    “这地方的确挺好的,乘荫纳凉的同时还能享受文化的熏陶。很好很好。”刘庭由衷的被这里吸引。

    二人并步往前,到了排云阁。何梦颖又说道:“这栋阁楼叫排云阁,是为了纪念诗人刘禹锡所造的。名字也是由他的一首诗来命名的。你猜猜是哪一首。”何梦颖立住身子问他。

    “你这是考我啊!”刘庭想了想。“刘禹锡的,排云阁…”

    “想不到那我公布答案了。”何梦颖喜笑道。刘庭连连摇手道:“我想起来了,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庭得意的背诵着全首,毕竟刘禹锡的他也就这首记得最牢。

    “对,没错。这排云阁的名字就是从第三句来的。”

    二人又走了许远的地方,也差不多到了尽头,到了一浮桥前。刘庭抬头一看,只见石墙上写着“锁心桥”三个大字。刘庭问道:“这里又是什么地方。”

    “我也是第一次走这么远,这面我就不知道了。何梦颖一样的对这地方感到无比的新奇。拿出手机来也是一阵狂拍。

    二人走了上去,被铁链吊着的桥晃晃悠悠的。何梦颖走在上面只感一阵眩晕,心里多了些害怕。但也鼓着胆子一步一步的慢慢挪着。桥下面是一条河流,汇进前面的千里沅江。河流旁的岸上还有不少人在这里垂钓。

    浮桥两边是无数的铁链链接着的扶手,一根根铁链的空隙里都锁着一把把形态各异的锁。或长,或方,又或者是心型的。上面写着不同的名字,刻着谁与谁一直在一起的誓言。

    二人缓步走到尽头,站与石岸边看着沅江水流淌着。宽几十丈,长数千里的沅江,给视线的冲击这是不一样的。刘庭也是平生第一次见这么宽阔的河面,就连前两天的舞阳河,也不过沅江的一半罢了。

    江的对岸高耸着几十层的高楼,密密麻麻。何梦颖告诉他对面便是常德的鼎城区了。但是那一面没什么玩的,刘庭也就望着不生过去之意了。二人找了个石椅坐着歇息。一天的时间也已过去了大半,那原本火辣的太阳也渐渐西下。何梦颖说道:“接下来我们再去河街,今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走了一天了,还挺累。不然那里就不去了吧。你不是说步行街那里晚上更热闹吗?现在也快六点了。”

    何梦颖看了看时间,有些遗憾的道:“怎么都这个点了,还以为都能走走看看呢。那好吧,反正现在这个点过去也没什么好玩的。明天也可以去。”

    刘庭靠在背靠上,长长的舒了口气道:“对嘛,还有明天呢。明天再玩。嘻嘻。”

    何梦颖听他的话,莫名激动的说道:“你明天也还要在这里玩吗?”

    刘庭顿了顿,看着沅江,瞧着对面的鼎城。笑道:“这地方这么好,理应多玩两天啊。反正我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

    “你怎么会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呢,怎么感觉你很孤独呢。”

    刘庭道:“是你的错觉。”

    刘庭猛的站起来,原地跳了跳道:“走吧,找个奶茶店坐坐。你今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何梦颖低声道:“也对,我现在是在工作。”

    经过一天的相处,何梦颖不知不觉的被眼前这个男生所吸引。刘庭的热情与随和。且充满了阳光与莫名的神秘感。她忽生起想要了解他的冲动。她已经慢慢的忘记了工作这件事,却被刘庭的一句话打回了起点。

    某奶茶店内,刘庭时常已各种玩笑打趣着何梦颖。二人有说有笑的一直到了夜里八点左右时分。

    “今天认识你很高兴,我们现在应该也算是朋友了吧。现在也八点了,你下班了。把你的微信收款码给我吧,我给你付今天的工资。”

    本笑口颜开的何梦颖也收下了笑容,默默的点开了收款码递给刘庭。刘庭付完钱道:“下回来,还请你当我的导游。嘿嘿。现在天也晚了,你回去小心一些。”

    何梦颖看着刘庭,道:“那…好吧,那我先回去了。”

    刘庭冲她一笑,道:“到家了发条消息。”

    何梦颖站起身来,她想着自己难道就这么走了吗?又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忽的又坐了下去,极快的语速说道:“你刚才是不是说我们是朋友了?”刘庭点了点头。“那我现在以朋友的身份再请你玩,你答应吗?”

    何梦颖说完话后,内心“砰砰砰”的跳过不停,七上八下的。刘庭笑道:“那这我肯定不会拒绝啊!有你这么可爱的人陪着,旅途也有好多乐趣。哈哈哈。”

    “那好,那今天的旅程还没有结束呢,现在时间也差不多了。走,带你去步行街。”

    “好啊,走。”刘庭见她性子忽变得急迫,也马上迎合上去。

    夜里的步行街就如何梦颖说的那样一般,行人熙熙攘攘,灯火璀璨,辉煌无比。往来商贩热闹非凡。何梦颖拽着刘庭穿行于各种小吃铺前,麻辣香味的鸡翅包饭,火红爆炒的小龙虾。还有远近驰名的串串火锅等。逮啥吃啥,不一会儿二人便撑着步子都迈不动了。坐在凳子上不停的傻笑着。

    “这一顿吃得爽啊!出来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吃得这么多。”

    何梦颖连连摆手道:“吃不下了,不吃了。这体重啊估计又要上去好几斤。”

    “你不胖,挺好的。”刘庭笑着夸道。

    不知不觉中也已到了夜间十点左右,分离总是在所难免的。刘庭送何梦颖上了出租就自己回了火车站。随后把自己整理了一遍,看着窗外的常德城,若有所思起来。

    附:常德诗墙序

    武陵古郡,常德新市,集山川之形胜,乃人文之渊薮。语形胜则澧水映千峰之流翠,沅江挟万壑而争流。城头开稻田培植之先河,壶瓶乃武陵山脉之绝巘,控巴蜀而带洞庭,连荆襄而接滇黔,此诚三楚之唇齿而两111之咽喉也。晓曦乍吐,新月初辉,市声不闻,游屐渐远,闲曳一杖,行吟两忘;睹波涛这浩荡,逐风帆而上下,有如身在众香国里,神游七里滩前。心凝形释,目营耳谋,乐且无涯矣。言人文则善卷轻天下以逃名,春申以养士而饮誉,三闾经枉渚而怀故都,五柳记桃源而嗟苛政。郎州远谪,刘禹锡新翻竹枝;安乡良贫,范仲淹犹传佳话。李群玉鹰扬于澧浦,诗重唐季;江盈科鸢飞于桃源,派衍公安。斯皆典籍具存,不待言而后知也。泊乎当代,英杰并起,文运未衰。宋教仁为唤醒国魂,而学沃劲草;林伯渠为推翻旧制,而亲历经长征。丁玲之文名,压倒须眉;翦氏之史学,声闻遐迩。此又世之所公认而非人之所私誉也。

    武陵之人,席丰屡厚,有自来矣。来抚是邦者又皆戮力建设:一桥飞架,四轨并驱;千艘横系,百舸争流。沉沉一线,铁龙載石长之方物;渺渺九重,银翼挟京广之云烟。华厦摩天,霓虹碍月,市列珠玑,人乐丰稔,斯诚鼓腹讴歌之盛世也。又思物质建设虽已贻厥孙谋,而精神文明亦应快着祖鞭,否则武陵之积厚流光,非后人所得而宝也。乃谘诸耆宿,共倡嘉猷,佥主以防洪五里之大堤,建垂教千秋之诗墙,与民同游观乐之,为市树文化之基。其上选刻名贤之题咏,绘制沅澧之风光。铁画银钩,秦篆魏碑,皆极一时之选,汇当代之英。。高手作画,五一笔而不灵;名贤敲诗,无一韵而不响。或抒爱国之豪情,或颂山川之壮丽。无异爱我中华,铭悬座右;美哉上郡,书诸绅间。流风余韵,已沾溉于后人;踵武继踪,愿承传乎前哲。则惠及武陵者,岂止召伯之甘棠垂爱,白公之湖水见贻哉!

    每当风日清美,花木繁阴,愿倾武陵之佳酿,以醉四海之高朋;更修兰亭之褉事,以招五湖之骚客。凭栏远眺,临流赋诗,濯沅江之清流,德山之白日,绿映朱栏,丹流翠壑,四时佳兴,万象森罗,说耳目而快心志,涤俗虑而远尘氛,虽衡岳之云,洞庭之波,无以加矣。矧与桃花源之雅韵,夹山寺之幽深,珠联一气,势若三分,瑰丽奇伟之观,亦足以擅三湘之胜,并八桂之奇矣。则此虽无雕墙之美,彩椽之饰,而远市井之扰扰,接桑麻之离离,较之夏鼎周彝、秦砖汉瓦,不犹愈欤?而况文王之囿,与民同乐;醉翁之亭,与众偕游。即山如砺而河如带,此洋溢传统文化之诗墙,亦将岿然屹立于沅水之滨也。是为序。

    不犹愈欤?而况文王之囿,与民同乐;醉翁之亭,与众偕游。即山如砺而河如带,此洋溢传统文化之诗墙,亦将岿然屹立于沅水之滨也。是为序。

    https:///book/5529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