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寒亭初歇

第二章 清风生

    寅时三刻,荣硕郡主和聂丞相就起身了。荣硕郡主帮聂丞相穿好朝服,寅时四刻聂丞相就动身去宫里等着上朝。丞相府离宫里有些远,乘马车走两刻钟才能到宫门,入了宫不能乘马车,聂丞相步行又走了一刻钟。

    朝臣们都在偏殿等着,有不对付的几个大臣互相明朝暗讽。朝臣之间抬高踩低讽刺炫耀的事儿多了,聂丞相和几个朝中以公正为名的大臣眼观鼻鼻观心,反正也没闹大过,大家都这么坐着也挺无聊,当个乐子……也挺好。

    聂丞相暗搓搓想着,现在不比前朝,前朝丞相两位,一左相一右相相互牵制。聂平成被任命为丞相,起初是惊惧了一段日子的——在其位谋其政,责任大危险也大。聂平成向来是没什么把柄在别人手里,他没做过什么害人事,民间声望挺高。万一功高盖主——

    不可能的,荣硕郡主后来跟他说,皇上登基十余年都没有什么过错,有一心为民,刚免了川南十个郡的三年赋税,岂不是比聂平成声望更高?

    聂平成放心了,聂平成安安稳稳当他的聂丞相,待了好几年,反而和皇上更亲近了。

    卯时到了。有太监恭恭敬敬知会朝臣们,一霎时众人起身,悄悄整理下仪容,由聂丞相领着,众人一起进大殿去了。

    -

    皇上深深地看了高御史一眼,冷哼一声,“高御史真是消息灵通。”

    方才礼部侍郎禀告,皇上已经三年没有诞育子嗣,后宫子嗣稀薄,应当适时进行选秀。

    朝臣迅速分成三派,聂丞相为首的亲信大臣没收到皇上的信儿,礼部侍郎提出这个应该不是皇上的意思。聂平成心里想,皇上都不急…在座的朝臣除了三五个有女儿在宫里头的,十来个快要过选秀年龄的,跟这事根本扯不上关系。

    礼部侍郎家里有两个嫡女一个庶女,两个嫡女一个十四一个十六,再过四五个月就到年关了,十六岁的那位嫡女也到十七岁,根据惯例就不能参加选秀。

    高御史高同,是德妃同母的二哥,五天前他们的母亲刚进过宫。高御史方才反驳礼部侍郎,言辞激烈,冲动之下竟说出了“德妃娘娘有孕”——皇上怒了。

    消息可真灵通,昨天太医诊出三个月的身孕,今天高同就说出来了。德妃母亲略通医理,能诊出女子怀胎并不稀奇,可皇上三日前还召了德妃侍寝。不管是德妃母亲诊出来告诉高同,还是德妃往外递了消息,甚至高同在宫里安排了人,皇上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

    辰时一刻,荣硕郡主和长公主已经进了宫,两个人早就递了牌子。荣硕郡主带着聂祺华聂颂华一起来的。

    坤宁宫张皇后刚用过早膳,通传的小太监就报了信儿。张皇后赶紧请她们进来。近来张皇后身子不适,免了妃嫔们三日的请安。张皇后屏退下人,一时间屋里就剩下几个主子和各自贴身侍女。

    聂祺华和聂颂华端端正正坐在圈椅上,一副乖巧的模样。聂颂华生辰在十二月初,现在是九月中旬,满打满算还有两个多月。张皇后问荣硕郡主,“婳婳笄礼得开始准备了吧?”

    “我正发愁呢,最多再过半个月就得准备起来了。我及笄时都是母亲操办,也没太参与。母亲同父亲半个月前才出去游玩,得等一个月才回来。等他们回来,再准备也来不及了。”

    “我回头把苏嬷嬷指给你,你跟她商量着来。规矩得听她的,剩下的细节得你来办。”

    “那真是太好了,”荣硕郡主道,“苏嬷嬷最懂这些,我恨不得让嬷嬷全盘操办,我清闲着才好。”

    这事儿基本就定下了。长公主看向姐妹两个,叫聂颂华放宽心,让她们去御花园看一看。姐妹两个刚出了门,长公主就提起德妃的事儿来。方才张皇后的贴身大宫女暗香提了一嘴,长公主向来是个聪明的。

    -

    荣硕郡主她们没在宫里头用午膳,聂丞相下朝后被皇帝叫到会见大臣的清凉殿聊了一会儿,和荣硕郡主她们前后脚进了府。用过午膳,荣硕郡主给孟宁递了信儿,申时一刻她弟弟带孟幼娇进府,同相府众人一起用晚膳。

    -

    申时,孟安和孟幼娇就到了相府门口。孟幼娇母亲早逝,孟安此番只带了续弦妻子和孟幼娇。续弦有些水土不服,暂时就待在宅子里头。孟安和孟幼娇从偏门进了相府,见了聂丞相先告了罪,一盏茶的功夫,荣硕郡主带了孟幼娇去见姐妹两个。

    孟幼娇生在川南,礼仪却不错,可见孟安颇废了一番功夫。荣硕郡主和孟宁见过了,叫姐妹两个先带孟幼娇到花园去,申时四刻回来用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