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陌上花开缓缓归

第三部:峰回路转 第 154 章

    看到皇上突然出现,秋月惊喜异常,竟差点忘了行礼,心里不住叫着老天开眼了。吴贵妃倒是宠辱不惊,淡淡一礼:“臣妾叩见皇上。”竟转身接着抢救倒地的菊杆,并不理会站着的九五之尊。

    皇帝有点尴尬,干咳一声:“朕记得原来这里种的都是牡丹芍药,如今怎么都换成菊花了?”

    “人都是会变的,臣妾现在不喜欢牡丹,喜欢菊花了。难道皇上的喜好就没变过么?”

    昔年柔若无助,只懂以色侍人的娇兰,如今成了带刺玫瑰,皇帝心里着实不是滋味:“爱妃……”四处看看破败的建筑,“这里怎么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

    “冷炕冷灶的,能不饿死冻死也已托了皇上的洪福了。”

    “这也太过分了!朕……朕……”皇帝支唔了半天,没有说出下文来,任谁都知道吴氏虽失宠,但名号尚在,除了皇后,谁敢如此对待她?

    “皇上,其实人少也清静,臣妾如今只想在这冷宫里过安静日子,不想有人隔三岔五地来找麻烦。快晌午了,臣妾这里连顿像样的饭菜都拿不出,如果不是来兴师问罪的,皇上还是请回吧。”

    隆武帝今天脾气尤其好,听了这闻所未闻、冷冷冰冰的逐客令,也并不生气,反而拔脚往里走:“爱妃何罪之有?朕是专程来看望你的。朕走累了,要进去坐坐。”

    秋月终于惊醒过来:“娘娘快洗手,奴婢下去准备……”边笑边抹泪地下去了。

    屋里的布置还是原来的样子,洁净如前,只是少了很多值钱的物件,应该是被宫女太监偷走或者用来换一些生活必需品了,显得冷清清空荡荡的,唯有正墙上挂着的一幅精心装裱的画尤为醒目,那上面是袁峥和高凌并肩笑看日月齐辉的场景。画中高凌俊秀清朗,笑得眉眼俱舒,比之当年手刃贪官时的意气和凌厉更多了三分温和与宽容。看着看着,眼眶不觉湿润起来。

    耳边传来细微的啜泣声,吴贵妃终忍不住跪下来揪住龙袍袍角:“皇上!臣妾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要了,看在多年伺侯皇上的份上,只求皇上告诉我凌儿在西北到底好不好?臣妾已有九个月得不到他的消息了……他再不听话也是您的亲骨肉啊……”话未说完,早已泣不成声,哭成了泪人。

    想起这个远在天边的儿子也曾和如今的十二皇子一样承欢膝下,父子间也曾亲情融融,隆武帝心头发酸,实在不忍心告诉眼前的母亲孩儿重病的消息,只用力搂了吴贵妃入怀抚摸她如云青丝:“凌儿在西北过得很好,办事也很得力,袁峥为了他竟不肯纳妾生子,也算是异数了。”

    “真的?”

    隆武帝伸手抹去怀中人眼泪:“当然是真的!莫哭了,去梳洗一下,今晚朕翻你牌子!”

    小小教训了王淑妃一顿,皇后憋了好久的气尚未出够,又出了一件令她极为恼火的事来。在冷宫里住了将近四年的吴贵妃居然重获圣眷,隆武帝不但连着三晚召她侍寝,还亲下圣旨,责令内务府两天内按制把侍候的宫女太监按数拨下,并将一切用什配备齐全!饱受冷遇的吴氏似乎又隐隐有了昔年三千宠爱在一身时的风光。皇后恨得牙痒,只等着抓她的错处好重施故伎,然而吴贵妃却似乎绝了争宠之意,循规蹈矩,谨言慎行,让秦氏一时间无计可施。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过了没几天,西北竟来了人,持着宫廷侍卫的腰牌长驱直入,等她接到守卫的报告之时,石小四已经和吴贵妃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了,就连刚下早朝的皇帝也早就闻讯赶去了储秀宫。

    吴贵妃不停地询问高凌在西北的健康状况、精神可好、生活起居、袁峥及王府人氏待他如何……事无巨细一一问来,石小四诧异她简直就像换了个人一般,以前高傲凌厉的贵妃娘娘完全蜕变成一个全身心牵挂爱子的母亲。虽然她老了些瘦了些,不如以前艳色倾城,却慈祥温和了,尤其看小四战战兢兢的样子,竟善解人意地派人从绣房把奶娘请了来,让他母子好早些见面,让小四尤为感动,按着早就背熟的话把高凌离京,尤其是到了西北以后的生活细节仔细地禀报给皇上和贵妃娘娘。吴氏问得仔细,小四答得详细,听得高凌的病只需好好调养便无大碍,皇帝和吴氏心怀大慰。小四乘机求她:“娘娘,殿下思念您,属下也想念母亲,能否准许属下接母亲出宫住两天以尽孝心?”

    吴贵妃当即点头:“当然可以,你们母子和凌儿感情不一般,又难得相聚,本宫岂有不许之理。这样吧,你启程回西北之前,奶娘都可以出宫,总管太监要是为难你们,就说是我准的。”说着取了自己宫里的腰牌出来送他。皇帝看着他们,并无不豫之色,小四母子二人感激涕零。

    吴贵妃连着六七天召见石小四,问不完的话,说不完的嘱咐,好不容易被秋月劝住了,小四才有机会带着老娘去城郊的寺庙进香。

    深秋的京郊满山红叶美得令人如醉如痴,山里的空气又极其清新,还略带着成熟果子的甜香。拜佛祈福完毕,小四陪着母亲从庙里出来:“娘,时辰差不多了,我们找个清静地方歇歇吧。”

    仔细看看,没人注意他们,母子二人悄悄去了后山。枫林深处竟有一方空旷之地,设有凉亭石凳,知者甚少,因此人迹罕至,正是谈话的绝佳之地。早有一家三口在此恭候多时,年长的男子胖似弥勒,其夫人也生得福相,年轻的也是壮实敦厚,正是尚清与父母。见小四母子出现,尚清赶紧迎了过去:“阿姨,上山累吧,快请坐。这是我爹娘。”一边麻利地敬茶和自我介绍。小四则乖乖以晚辈之礼拜见两位长辈。

    王尚书夫妇倒是看得开,既有儿子说明情意在前,又看过安疆王和十皇子的书信聘礼,王睿垣平静地接受了小儿子看上的人,只要孩子们在一起开心,其他的都无所谓,反正大儿子二儿子早就让他们抱上孙子了。倒是奶娘深感不安,虽然小四早就偷偷告知了一切,仍是紧张得不知该如何是好,宫女之子与尚书公子结亲,这岂止是高攀啊!一再告诫儿子:“尚清这么好的人,你可千万千万要对他好!不然娘可不饶你!”

    石小四连连点头:“娘,你放心啦,别看我比官阶比尚清高两品,可不管在王府还是在路上,什么都听他的,主子说了,我要是欺负他,或者不听话,以后就不要我跟着了。”奶娘这才放了心。

    两个孩子并肩给三位老人磕头,交换年庚八字,便算是订下了终身,只等他们回西北,便可成亲。但父母不能亲见,却是难以弥补的遗憾,好在袁峥和高凌承诺替他们主持婚礼,亦可稍微弥补一二。

    此地不可久留,终身大事既已订下,小小团聚之后,再次确定与尚清离京后见面的时间地点,为怕暴露关系给王家引来麻烦,小四母子先行离开。

    山路崎岖,石小四背着母亲慢慢走,想到不久又将分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一路上说不清的亲情与不舍,奶娘想起高凌,抹着眼泪问儿子:“小四啊,你对皇上和贵妃娘娘说的,袁王爷待十殿下极好,他日子过得还算舒心,到底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不过还不是全部。娘啊,主子说了,有些话只能告诉你一个,连贵妃娘娘面前也不能说的。主子在西北日子过得可比在京城滋润得多,生病什么的都是骗皇上和皇后的,除了晒黑了些,他身体好着呢,比在京城的时候健壮得多,要不然我也不放心离开啊!刚出关的时候王爷带兵去楼兰打仗了,他是自己要求和将军们一起训练的,可不是王爷逼他!尚清和我也是那时候认识的。我们三个都瞒了身份住在一个屋,三个月下来,相处得可好了。现在,主子的骑射功夫可不比那些大将军们差!西北的文武官员都服他敬他,百姓还给他和王爷立了好多长生祠,都是我亲眼所见。王爷待他也是真心的好,不说王爷发誓不纳妾不要儿子吧,有一回主子发脾气和王爷打架,我还以为这下他肯定要吃亏了,没想到挨揍的居然是王爷,等我们进去的时候,主子已经被王爷哄睡着了……”感觉到背上的母亲着急了,小四赶紧强调,“后来他们再也没打过架,心情不好就出去赛马游玩,回府的时候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我还从来没见过比他们更恩爱的……”

    奶娘这才宽心:“这就好,这就好啊,娘也就放心了。”轻声叮嘱:“小四啊,你回去后告诉王爷和殿下,贵妃娘娘脾气好了很多,也不去招惹皇后了,皇上对娘娘也还算可以,就是有些想他,娘也很好,吃穿都不愁,也没人欺负我。你叫他不用记挂,只要他和王爷一切都好,做娘的就心满意足了!叫他在西北安心过日子,千万千万不要自己回京城!”

    “娘放心吧,他想回来,王爷也不会答应的,所以这回才派我们俩回来。”母子絮叨了一路,说不尽的想念和牵挂。

    小石把背上的母亲往上托了托,让她趴得更舒服些:“娘,尚清教了我维语,我唱首维族的民歌给你听。”

    歌声高亢动听,引得山林中鸟儿一起吱喳。不远处的尚清也和着拍子轻声哼唱,王睿垣看着为了掩人耳目而身着车夫服饰的爱子脸上洋溢的神采,暗自叹了口气。

    在京的那几天,石小四除了进宫、娘前尽孝、代表高凌去看望了陈医正一家、与以前的朋友同僚相聚、还被太子传去问话,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在最后一天,却被皇后娘娘召入宫中,足足训了半个时辰的话。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