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四帝之乱

<FONT color=#DC143C>第一卷:尼禄时代(公元54-68年) 【53】上

    荣誉,财富,爱情,这是男人一生中最想得到的三样东西。但是,古往今来,没有人谁能将这些渴念的美好事物统统收入怀中,没有谁。

    一旦有人看似拥有了一切,小心吧,神必将降灾祸与你,将你的生命掠去!

    谁也不能逃过这个法则——你可以一无所有,却不能拥有一切。

    恺撒,奥古斯都,提比略,卡里古拉,克劳迪亚,尼禄……这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是一个帝国辉煌而悲情的历史。把世事看得太过清晰、对一切太过明白的朱狄斯早已望穿自己的未来,所以才一次次放弃对帝王之位的念想。

    人因有欲望而痛苦——欲望无尽,因此痛苦也无边。唯有舍弃一边才能获得另一边,放弃一部分欲望而追求更容易把握的那一部分,在舍中得,才能痛并快乐着。

    别扭了这么多年,对抗了这么多年,朱狄斯已经太了解安东尼。尽管这个惜字如金的家伙总是不愿意向他透露内心深处的太多东西,但是,从相识的第一天起,他就读懂了他灵魂中无法抗拒的强势,以及那份几乎世间无人能及的隐忍。

    他每跨出的一步,其实都比自己要更深一层,更准一分。

    这个男人,他比自己藏得更深。

    他,简直不是人……

    朱狄斯已经圆满了——完成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现在只想解甲归田、远离纷繁,平平淡淡地过日子。但安东尼却不同——低调地沉浮了这么多年,经营了这么多年,至今还没有爆发出来。

    他势必是要爆发一回的。

    这一点朱狄斯很清楚。但是,爱情却让他抱有幻想,忍不住去从安东尼口中捞取承诺的誓言,哪怕那又是敷衍他、哄他开心的假话。两人斗了十多年,虽然最终确定了关系,但依旧在相互计算着。这也是朱狄斯与韦帕芗谈话时,所言的“微妙关系”之所在。那日哭泣的泪水中,一半是对奥托的忏悔,另一半,却是针对安东尼的委屈。

    就在安东尼准备动身去犹太省的前一晚,朱狄斯用最损的方法掐住他的死穴逼他发誓: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绝不可以当皇帝。他满意地听着箭在弦上的安东尼噼里啪啦发了誓,尽管他知道,这一切可能都是屁话,尽管他知道,安东尼此行一去,杀掉提图斯的可能性依旧在九成以上。

    朱狄斯知道,尽管在两人的爱情中自己是被追求的那一个,但是在安东尼心中,自己绝对比不上他心中的那份执念。安东尼渴望自己顶多也就渴望了十年而已,但立志却必然立了几十年——也许,就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

    知道这一切,朱狄斯依旧不后悔那一日放走了安东尼。事实上,无所谓后悔不后悔,因为他根本就留不住他。

    这一回,安东尼与提图斯两人,注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神也不能阻挡。

    是的,是的……

    正因为这样,当提图斯驾着四马战车,在漫天飞花、众人欢呼下独自穿过凯旋门的时候,朱狄斯才显得那么平静。

    观礼台上,他穿着紫色的长袍,笔直地、面无表情地坐在韦帕芗身边,就仿佛那个百夫长手中捧着的盒子里装的不是安东尼的骨灰一样……

    提图斯这个人,朱狄斯也是了解的。什么约瑟夫因恨而失去理智误杀安东尼,都是狗屁。约瑟夫这个犹太人是提图斯一路保下来的,留着他,不止是因为他深明大义且文才卓然,能撰写个犹太人起义的历史文献之类的,而是,这个人聪明到了一定境界,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一下表演的天分,承担一点非同寻常的任务,比如担当提图斯的手臂,握起刀子不声不响地干掉最强劲的对手。

    没错,提图斯必然早就开始在意安东尼了。尽管安东尼这个隐忍到变态的男人在近两年的乱世中丝毫不露锋芒,但却在不声不响中爬到了很高的位置,让每一个不经意中留意到他的人瞠目。没有谁会无缘无故费尽心思经营自己的地位和权势的,除非他有野心。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男人?是个人用脚趾头想想都会觉得可笑吧,更何况是提图斯这样的聪明人呢!

    他终于先下手为强了。

    真是个好儿子,聪明,果断,犀利,狠辣,牢牢地替他父亲韦帕芗巩固住了这片江山。

    所有罗马人都很爱他,也许这些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在罗马由乱世迈向太平盛世的这个过程中,那个叫安东尼•赛尔维乌斯的男人都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多少……

    冬季就要过去了,春天的气息已悄然降临。

    广场上,伴随着提图斯的战车缓缓驶入,这里已经成了一片飘香的花海。

    整齐的军队紧随其后穿过凯旋门,士兵们的脸上都挂着骄傲的、胜利的笑容,他们的妻子也许就在人群中含着激动的泪水注视着他们,这将成为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沸腾中,喧嚣中,韦帕芗含笑注视着他的帝国,也不忘偷偷撇过头来看一眼朱狄斯。朱狄斯没有看他,只是一直盯着喧嚣的人群,嘴角微微扬起,似笑非笑。

    没错。

    自己也是玩政治的人。

    既然敢玩,就要玩得起。

    那一日,他一滴眼泪也没有流下。

    ……

    第二日中午,韦帕芗在皇宫里举行了宴会。提图斯在走廊里拦住了朱狄斯。这是带走安东尼的骨灰后两人第一次单独谈话。

    提图斯还是像过去一样,风度翩翩,举止优雅;对朱狄斯还是那般温柔于关切,温柔中带着忧伤。

    “对不起,朱狄斯……我竟然——竟然让安东尼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请相信,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我相信你。谢谢。再见。”

    朱狄斯意欲绕过他离开,却又被提图斯抓住了胳膊。

    “朱狄斯,我……”

    朱狄斯笑了,就像他少年时代面向大海之时兀自露出的笑容一样,让人看了从心底里发寒。

    “得了,提图斯。你知道,咱们都是明白人。还说这些有什么用呢?你不用愧疚,你什么都不欠我,我也不恨你。”

    说罢,朱狄斯潇洒地甩开他的手,还拍打了拍打刚才被他手握住的地方,随后瞥都没瞥他一眼,转身大步离去了。

    这一去,朱狄斯就离开了罗马。

    他拒绝了韦帕芗让他重回元老院的提议,只保留了贵族的封号,两手空空、干干净净地去了乡下。

    安东尼在罗马东边有一处小庄园,是朋友赠与他的。如今安东尼死了,那里便由他的儿子弗瑞斯继承了下来。朱迪斯的母亲奈奥比和罗慕洛、弗瑞斯两个小家伙,之前一直被安东尼安置在那里。

    现在,朱狄斯带上了身在罗马的两个小家伙又回到了那里去。他没有告诉两个孩子安东尼已死的事情,而是骗他们说,安东尼这个悲衰的犹太总督任期尚未结束,还留在那里收拾烂摊子。不仅如此,他还模仿安东尼的笔迹每个月写信给两个孩子,让他们安心。

    起初奈奥比也是不知道安东尼已死这件事的。但是这个细心的母亲隐隐感觉到自己的儿子哪里不对,于是处处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直到有一天兴起,悄悄跟踪着自己的儿子走到了一条小河边上。

    在那里,她看见一座小小的坟茔,朱狄斯坐在它的旁边,手里捧着一个罗马士兵的小木雕,静静地流泪……

    向来单纯而快乐的奈奥比,脸虽然被刮花了,但是依旧能感受到她比同龄的女性显得年轻。但是,在那之后,她一夜间就老了许多许多,银丝笼罩了乌发。若不是还能看到眼前罗慕洛和弗瑞斯这两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小家伙,她一定会老得更快,甚至觉得人生如此了无希望。

    她知道朱狄斯在故作坚强,但他越是这样,就越让她难受。因为看着朱狄斯,她就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丈夫一般——那个叫赛扬斯的男人,在失去最后的爱的寄托之后,只能用麻木埋没自己,守着自己的儿子、怀揣着渺茫的梦想苟延残喘。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却总会有着惊人的相似。

    辉煌的帝国背后,是多少血泪凝注的悲歌!

    从那时起,朱狄斯喜欢上了在三更半夜别人都睡下的时候点着了灯默默书写。

    两年的时光里他没有闲着,而是在乡下这个相对安静地环境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证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整理记录从尼禄时代一直到韦帕芗加冕这一段乱世的历史。

    他详细地描绘了尼禄的荒淫残暴,记录了元老院的派系斗争和最后的统一,记录了罗马市民的暴动,记录了盖尔巴的崛起和胜利。

    他原本以为自己此生已经没有勇气再提起他,但是,最终,却还是把关于安东尼的一切写在了书里。他写了他与奥托之间的暗斗,写了他对盖尔巴的左右,写了他扶立维特里乌斯而后又如何借力于韦帕芗废掉了他,写了他如何在耶路撒冷攻守战中领导罗马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又是如何“意外”死亡……

    朱狄斯像恺撒大帝当年一样,以第一人称参与者的身份记录了这段亲历的历史,但是他显然要比恺撒客观得多。

    不过,说实话的人总是下场惨淡,说实话的著作也是一样——

    朱狄斯的著作被名为《四帝之乱》。这本书给了后来一个叫苏埃托尼乌斯的人以很大的启发,他从中直接获取了很多有用的史料,著成了《十二恺撒传》。但是,朱狄斯和苏埃托尼乌斯都不知道的是,在那之后,一个叫图拉真的皇帝在看完《四帝之乱》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叫人收集所有流传本,然后果断地全部毁掉。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到了这里,细心的童鞋应该能把前面的伏笔都串起来了吧。忍不住套用一下《希腊长歌》里那五个很经典的字儿——“这就是历史”。

    PS:这文到最后真的是HE,HE!!!!相信我!!!!对,就是你们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HE!!!!

    我知道至少看过《雅韵风流》的老读者是肯定能相信我的,是吧是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