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驰骋官道

正文 第四卷 初露峥嵘 第六十九章 热门人物

    随着常委会的结束,茂光路修建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常委会结束之后,江林涛就基本上把修路的事情给丢开了。

    修路的质量上有肖yù山把关,在监督上有纪委副书记,这样即便是有些承包工程的公司有什么来头,也得在工程质量等等方面都掂量掂量。

    本来会议基本上就到此结束,但是常务副县长马一路又提出了一个实现没有通知的事情:财政上的事情,眼见着第一季度已经结束,可是财政税收入库不尽人意,财政支出缺口巨大。

    而今年进入三月县里很多地方都没怎么下过雨,对于土地贫瘠,保水xìng很差的土地来说,今年夏收肯定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减产,加上今年各种生产物资继续飞涨,农民上半年减收已成定局,这对于农业提留统筹的征收又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而现在正是农民chūn荒的时候,这些没粮食度过chūn荒的救济粮和资金都还没有着落;学校的补贴等等都没有着落,还有县里两个离休的老干部查出身患癌症医疗费的问题……

    马一路絮絮叨叨的讲了一大通,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字:钱。

    本来该在政fǔ办公会议上的事情拿到常委会上来讨论,恐怕也是理光的一大特sè了,其实这样的状况也是迫不得已。

    由于县里的各项资金都是捉襟见肘,本来资金就少得可怜,如果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这样的预算外的支出那更是让人头痛不已,这资金也就只有想办从其他地方挤了。

    可是那个地方日子都是过得紧巴巴的,想要虎口夺食,谈何容易?

    为了便于协调,也更有权威xìng,于是不知哪一年,这样的事情就上了常委会了。

    县财政确实是困难,但是恐怕也没有困难到这种地步,江林涛知道马一路是打着省人行给县里的贷款额度的事情,县里用于修路的才贷了不到两百万,还剩三百来万呢,这三百万看样子,马一路是一直都惦记着,生怕用于其他方面了。于是主要提出了这两件事情。

    这两件事情不管是周福来还是熊宜声,都不敢怠慢。

    农民没饭吃,这年头真要饿死一个,那绝对是了不得的事情,出了那样的事情恐怕乌纱帽都要掉一大片。作为县里的正副班长他们两个人肯定也是要担负很大的领导责任的。

    而老**患病不得不医治,何况这两人都是南下干部,那都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为解放事业做出过贡献的人。

    对于这样的臣,得病了不及时积极治疗,不要说病人及其家属不同意,那县里其他那些老干部不把县委书记、县长轰下台才怪。

    马一路就是想用这两件事把这资金给贷出来,用来缓解一下县里的财政窘境,让他也缓口气。

    “这救济粮和救济款得事情,必须要想办解决,还有离退休老干部的病也要尽最大努力的医治……”

    没办,周福来就是不想开口子也不能不开。但是他也不敢把口子开大了。如果实际使用的资金超出了省里和市里下拨的资金,那除了这笔贷款外,想要从其他方面想办,那真是比登天都难……

    其实马一路这么一讲,再把县里财政非常吃紧的事情在县里这么一传开一下,那他想要对工业企业改制的阻力就会变得更小了。

    江林涛之所以对于工业改制这么小心翼翼实在是这件事在当下这样的大环境下,还是显得太超前了一点……

    ——————————

    随着省jiāo通厅和省委组织部资金的逐步到位,江林涛的名头在县里也是越来越响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搞定了将近一千万的资金,促使县里一直想硬化而一直没硬化成的茂光路开工建设,无论是县里普通民众还是县里各部mén的干部们都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着。

    江林涛自己也感受得到他在县里的热度,这样的热度都有点出乎他的意料,江林涛很清楚随着自己在县里的位置渐渐稳固提高,既有欢心鼓舞者,自然也就免不了有心生嫉妒者,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迹象,但是赵国栋可以肯定必定有人会要寻找自己的破绽和漏dòng。

    特别是周福来和熊宜声的心思,他也不好琢磨。但是有一点他很清楚,高震主。他太突出了,也会让周福来和熊宜声心里不自在,搞不好就会来个卸磨杀驴……

    这个时候他得出去避一避,让自己的热度降下来。还有就是避开那些想来承包修路工程的一些人。

    于是江林涛安排好手里的工作之后,又以到省农大谈合作和跑一跑理东山修度假村和疗养院等理由跑到了宜都。

    省农大那边江林涛上回来跑资金的时候就已经去了一趟,由于有些东西没有细谈,加上他人又太年轻,即便是通过农业厅的艾副厅长,对方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

    江林涛清楚,或许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有些教授学者还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清高,但是对于学校的这些官员们,还是不要把他当作教授学者的好,其实他们也和外面的官员没有两样。充其量也就是能被称为学术官僚或者技术官僚。

    不过之前吃了几顿饭外加一些土特产,总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至少双方比以前熟悉一些,但是江林涛知道这还不够,要让农大这帮官僚们真正下决心,还得要想办。他还得要拿出一些让省农大心动的东西来吸引他们。

    眼下省农大的处境其实也tǐng微妙的。四江省油两所农业大学,一所是位于四江雅江市的西华农大,一家就是位于宜都的省农大,虽然省农大和西华农大同属农业部管辖院校,但是西华农大是进入二一一工程的重点大学,而一向认为自己才是四江农业院校的龙头老大的省农大一在申报二一一工程中却是名落孙山了,他们都清楚成为二一一工程中的一员,那就意味着在科研经费、政策方面支持的力度要比省农大要大得多。省农大如果不壮大自己,那就只会越来越没落,最后说不定就会被并入四江大学,成为四江大学的一个学院,这让省农大上上下下备受刺jī,也真正有了深深的危机感。也下定决心争取在新一批二一一工程增补的时候能够成加入。

    想要迎头赶上,抛开提高科研水平的因素,省农大的规模也是一个大问题,省农大的学生虽然比西华农大多,但是学校的面积,以及配套的实践基地等等,和西华农大相比,那就小了很多。

    但是等到省农大想扩大规模的事情,却愕然发现他们遇到了**烦——由于宜都市的发展,原本在郊区的省农大已经逐渐成为市区的一部分。

    省农大的地盘现在已经变成了令景龙区以及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垂涎yù滴的féiròu,省农大主要的教学区这虽然没有人敢打主意,但是省农大那一大片实践基地,可是打主意的甚多,那片土地不但很平,易于土建施工,这样建筑成本会少一大截。而且宜都江也从边上流过,平整的土地那可是房地产开发商梦寐以求的——江景房,那可是很大的一个卖点。

    在很多人看来,那所谓的用于科研和学生实践的地方,也就和农民的耕地没有什么区别,区里曾经数次试探省农大的意思,愿意给省农大一块现在面积两倍的地方建设新的实践基地,当然前提是得把这块地盘尽快给让出来。

    但是省农大也是深知这些土地现在的价值,自然也不乐意把féiròu拱手送人,于是暗战就此展开,在利益的驱使下,区里和周围的乡村街道办也是绞尽脑汁,找各种理由逐渐一步步的蚕食着这些地方。

    官司不但打到市政fǔ和省政fǔ,可是打来打去,省农大却发现,这根本就没有用处,在这样拖来拖去的时间里,房子人家已经修起来了,已经搞成了既成事实了,就是打赢了官司有有什么用?

    不得已,省农大也不得不考虑在其他地方建设新的实践基地,这就是江林涛的机会。

    理光距离景龙区很近,荒坡荒山多的是,这些地方可以无偿提供给省农大,当然江林涛其实也不是没有回报,江林涛还惦记着省农大将来在理光建一所分校,那对理光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那样不但对理光的农业有很大的支持作用,对外宣传也是一张很好的名片。

    江林涛还有一张牌就是野猪养殖的事情,江林涛想申报国家级星火计划,但是江林涛也清楚,这光靠县里的说服力太差,而和省农大合作就不一样了,哪怕是省农大就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就是这块牌子,在农业部和科技部那里通过的可能xìng也要大很多。

    省农大现在科研经费紧张,若是这个计划申报成,县里的好处就不用讲了,那从科技部、农业部以及省里市里都能得到扶持的资金,而省农大想要找到这样的科研项目也tǐng难,因为星火计划宗旨是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xìng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加速农村小康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星火计划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特点,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要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就是要能产业化,而在这方面理光已经在开始探索,省农大基本上不用太cào心,如果申请下来,省农大得到一大笔科研经费。野猪养殖能够规模化和产业化,省农大也是一项科研成果,这对于落选二一一工程的省农大来说,是非常需要的,这是互利双赢的事情……

    不过江林涛也知道,光靠这个还不够,还得从党委、政fǔ层面上给学校里施加影响。江林涛希望省委组织部和省农业厅能在其中发挥一些影响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