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重生之自娱自乐

正文 第八十三章 罗拉快跑

    “我们不可以放弃探索,终极的探索将是开始时的出发点,就让我们重新认识它吧”(T.S.艾略特)

    “游戏之后也就是游戏之前”(S.荷伯格)

    很简单的,就把一个简单的情节的电影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或许就是《罗拉快跑》的魅力所在,而在动感电子音乐中奔跑的罗拉,无疑让人感到,这是冒险,这是刺激,这是过瘾。王晓乐相信,加上自己亲自改进的电子乐,将听者带入一个全然视觉化的音乐世界中。奔跑着的罗拉穿越了影音边界,也穿越了人们的梦想。它们统统在说着同样的声音,那就是:青春无敌,爱情万岁。

    在心中定下了要拍摄的电影,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剧本问题,而这对于已经写了一本多的书的王晓乐而言,不是什么问题。于是王晓乐在解决了艾密莉亚《BigBigWorld大大世界》这首歌曲后,又一次闭关了,而这次则是要解决《罗拉快跑》的剧本。既然让王晓乐来展现这部作品,那么就更完美的体现出这部电影把。

    首先在环境设定上,王晓乐把他定义在洛杉矶,夏季某日,罗拉和曼尼是一对20出头的年轻恋人。其中曼尼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而罗拉则是相信“天大的事情有爱情顶着”的爱情至上主义者。

    一天,曼尼为老大完成一项钻石交易,带着装有10万美元的钱袋等候罗拉的接应,然而罗拉的自行车被人抢走,耽误了约定的接应时间,曼尼只好乘地铁回去。在地铁车厢里,曼尼扶起身边的乞丐,同时,看见两名警察向他走来。慌乱中,曼尼下了车,竟然把钱袋忘在了车厢里。显然,钱袋被乞丐拿走了。此时距离曼尼和老大约定见面交钱的时间只剩下20分钟,如果20分钟之内筹集不到10万美元,曼尼就会被老大杀死。走投无路的曼尼打电话向罗拉求救,如果罗拉20分钟之内不能赶到,曼尼只能铤而走险抢劫电话亭对面的超市。

    懦弱的曼尼只好向罗拉求救,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造成可怕的后果。就只有二十分钟,钱到底在哪里,如何救命?

    20分钟搞到10万美元!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罗拉别无选择!罗拉选择求助于是银行董事的父亲,于是罗拉开始狂奔!

    罗拉开始快跑!

    罗拉快跑……为自己而跑,为曼尼而跑,为爱情而跑……《罗拉快跑》中的三段开场,都是从红色电话的特写开始,她接到曼尼自暴自弃的电话:“你老说爱是万能的,爱能在20分钟内变出十万元吗?”听完,就下定决心要帮助自己的男友。

    电话一挂完她立刻行动,跑过母亲身旁,技巧性的转场,画面一拉变成动画片,罗拉快跑下楼梯,经过喋喋不休的邻居,以及他那只凶狠的狗旁边。

    镜头拉回现实世界,罗拉跑出门外伫立在柏林的大街上,从什么地方弄十万美元?在银行做老板的父亲显然是最好的选择,她决定去找开银行的父亲求助,开始了她的这段快跑旅程,于是,罗拉开始了三次奔跑(影片用的反复和假设的手法)。罗拉火焰般的头发,青灰色的街道,不同的人物,突然发生的事件……画面不断变化,时近时远,有时还夹杂了放大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然后故事分成三段,三次奔跑,代表了三种不同的选择,而三种不同的选择得到了三个不同的结果,一个关于“选择”的哲学命题――一切结果都由选择决定。就让这那不太有趣的情节加上“反复”的叙述手法,将人们引入深一层的思考把。罗拉三次奔跑中遇到的偶发事件以及罗拉的选择产生了混合连锁效应,最终影响了结局。

    而在这三次选择中,在罗拉筹钱的20分钟事件中,只有父亲一个人是和罗拉直接相关,会产生直接关系的人。剩下出场的人物都是局外人,但却与罗拉产生了联系。父亲的司机梅耶、单车男子、乞丐、急救车司机这几个关键人物。当然,在罗拉快跑过程中,碰到了众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为整个故事增加了色彩。具体的情节如同真实影片回放,一切都在王晓乐的脑海中。

    第一次选择

    与罗拉父亲私通的秘书告知对方自己已经怀孕,但不是罗拉父亲的种。而罗拉电话求助时,罗拉父亲迁怒于罗拉,横加指责。罗拉放弃求助,跑去阻止曼尼抢劫超市,但她到达时,已经来不及了,一辆红色急救车从曼尼的身后驶过时,罗拉只好加入曼尼的行列,曼尼已经开枪了,红色急救车惊恐之下撞上了玻璃,结果两人出门后,就被警察包围,罗拉被走火的子弹击毙。罗拉在临死前的抽搐间醒来。

    第二次选择

    罗拉赶到银行办公室时,赶在秘书开口前阻止了她,于是怀孕的秘书就没有了告白的机会。

    而罗拉从父亲那里并没有借到10万美元,只好用从门卫那抢来的手枪逼迫胁持父亲,打开银行金库,拿走了10万美元。一路上机关算尽,拖延时间,吸引注意,最终成功逃脱。

    接到报警已经包围银行的警察,见拿钱跑出银行的罗拉一脸惶恐,以为她是被抢劫的受害者,还示意她快走,然后又上去推她快走,罗拉拿着钱,一路狂奔,赶到约会地点时,罗拉提前一秒种赶到,曼尼未抢超市。她男友正要进入超市。罗拉喊住了他,但在结果最后关头,罗拉跳过前去银行接父亲梅耶叔叔的车而过,曼尼却被横穿马路违反交通规则的红色急救车撞死。罗拉在一声长达数分钟的高频率尖叫中醒来。

    第三次选择

    这次,罗拉因为没有越过父亲同事梅耶的车,所以父亲的同事并没有因车祸丧生于此。于是,这个没有出车祸的罗拉父亲的同事,立即打电话,叫罗拉的父亲去开会,于是怀孕的秘书就没有了告白的机会。

    然而,这两人去参加会议的半路上,与曼尼的老板的车相撞,于是气急败坏的曼尼的老板的被拖延在路上了,不能准时到曼尼那里杀他。

    因为父亲同事梅耶没出车祸,顺利接走了父亲,而罗拉没有见到父亲,被逼无奈的罗拉,到赌场去碰运气,随后罗拉凭借一声长达数分钟的高频率尖叫,用99.2元赢了10多万元,跑去见曼尼。

    而曼尼发现自己的10万美元,落在一个骑自行车的乞丐的后车座上,他也开始追赶那乞丐,最终曼尼追上流浪汉。曼尼掏出枪,并喊了一声:“枪!”流浪汉立刻“稀松”,并将自己捡到的10万美元交还。最终拿回了10万美元的包裹。

    当罗拉带着10万美元及时赶到时,收回钱的曼尼的老大正友好地拍曼尼的肩膀。两人在马路中央拥抱。曼尼与罗拉一同行走。曼尼看到罗拉手中的钱袋,他问罗拉:“袋子里是什么?”音乐起,罗拉微微一笑。

    在罗拉快跑的故事中,如同开了一个玩笑,人生本无常,命运本多舜,有人忽然一夜成名,有人忽然一夜暴富;有人第一次买彩票就会中头奖,有人第一次坐飞机就遇上飞机失事。有时候你越想得到越得不到,忽然有天就得来全不费功夫,有时候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你不怕了却也不来了。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种瓜得豆,种豆得瓜,人生就是这样的循环错乱,让世间凡人或狂喜或狂悲,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又有谁能达到?人面对人生和命运时的渺小无能,让人愈加怅然无助。

    其实世上的很多看似非常偶然的事件,其实都有产生的原因,而原因导致结果,结果又导致原因,这样的因果循环便导致了事件产生的必然性。所谓必然在偶然中产生,偶然又都存在于必然中的道理就在于此。

    王晓乐在剧本中隐藏了很多暗线,使之整个故事成为一个逻辑完整的故事,而每次的奔跑又丝丝相扣,互相呼应,罗拉两次都碰见了乞丐,却都匆匆而过。而在第三种情况下,罗拉居然凭92.7个美元赢了10万美元,而曼尼竟也追到了乞丐要回来了钱袋。于是罗拉拼命弄到的10万美元突然失去了意义,罗拉像个呆子一样,不知所措等等。

    非常关键的一个事件是遇上梅耶先生。梅耶的车是去银行接罗拉父亲的,在前两种情况下,梅耶因撞车耽误了行程,没准时赶到银行。也正是由于这个时间差,罗拉才得以见到父亲。而在第三种情况下,梅耶没有撞车结果接走罗拉父亲,导致罗拉最终从赌场赢得10万的概率事件,但同时也间接导致了梅耶车与那部车更严重的车祸,殃及父亲。

    遇见急救车也是一个关键事件,第一种情况,罗拉没有想搭急救车,急救车在遇到玻璃时也停了车。而第二种情况下,由于罗拉的干扰,急救车就撞上了玻璃,并直接导致司机为赶时间超速行驶撞上了曼尼。

    停止敲击键盘的王晓乐长出了一口气不由的感慨,电影毕竟是电影,可以选择不同的结局;人生终究还是人生,永远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忽然间王晓乐也理解了为何那么多人把自己的精神献给一种宗教保管,当人真正开始思考自己的时候,思考生命与世界,与宇宙的关系时突然发现有很多问题无法回答,无法解释,于是产生了恐惧感,而所谓恐惧感就是一种不确定感的深层心理反应。

    其实人充其量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浮沉,在面对未知的力量时,会变得渺小不堪。于是很多人开始相信命运,相信未知的力量,相信把精神交给神来保管就会在恐惧感中得以永久的安歇。不知道是不是人被上帝造出来时就对万物对宇宙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又找不到自己的庇护人,于是人类就自欺欺人地虚拟出一个万能的神,接着制造出宗教,告诉自己有神与我们同在,那种恐惧感就会消失了。可悲的人类啊!

    就让自己通过《罗拉快走》这部短片,来揭示这一感悟把,让人们在这个浮躁的世上无限深思,心存敬畏!感觉人面对命运的无能和渺小。

    人生的过程就是奔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就象罗拉那样在冲向成功的彼岸。可是,最后的成功,概率却是无数分之一。罗拉在20分钟内拿到10万美元,并把钱送到的可能也是无数分之一。面对这个情况,罗拉的选择是“奔跑”,是把自己的头发染得象燃烧的红色火焰,她在钢铁水泥的城市中奔跑,拼命地奔跑。

    那么,我们呢?

    建议大家有机会找下这部片子看一看,真的不错,虽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的老片,就是现在看,还是值得一看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