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大国无疆

第二六二章 巅峰对决

    5月11日下午14点,共和国陆军第二集团军第七机械化步兵师进驻萨拉托夫,12日上午10点,第五装甲师与第六机步师完成进驻,下午17点第五空中突击旅暂时进驻与萨拉托夫隔河相望的恩格斯城东郊和南郊两座航空兵基地……

    14日,共和国陆军第二集团军军部完成从乌拉尔到萨拉托夫转移后,于当天下午13点整,中苏两军联合作战讨论会议正式开始,共和国陆军第二集团军参会军事代表有暂代军长罗富强、参谋长姚滨、第五装甲师师长秦川、第六机步师师长管芎林、第七机步师师长赵东辰、第八机步师师长左平、第五空中突击旅旅长尤达健、炮兵旅旅长彭雪枫、防空导弹旅旅长杨思云、工程旅旅长赵飞全、后勤保障旅旅长肖志鹏、特种作战营营长胡凌、通讯营营长邓成武、医务营营长邱凯等。[*本章节由更新]

    苏联西南方面军出席代表以其总司令崔可夫元帅为首,其最新编制而成的所有军师旅级以上军事干部全部列席会议,乌压压的人群中,军级干部并不多,四师建制的步兵军有四支,外加下辖两个坦克师、一个机步师外加一个炮兵旅的装甲军一支,这四个步兵军和一个装甲军也就是苏联西南方面军的老底儿所在了。

    但由于人员编制不同,苏联方面小至营连大至军师都有什么政治教导员、思想政委之类的干部,一个军除了军长之外。搞正式思想工作的也能同级,所以会议室里,苏联西南方面军真可谓是“人多势众、将星云集”,动不动就是中将、大将或者元帅。而反观第二集团军这边,除了少将就是上校,一个中将都没有,而且人数也没有苏联方面多。

    奇怪的地方还很多,环形布置的会场中央长条会议桌一侧专门留给了人数不多的中方将校们,桌子的另一边则是苏联方面的军级以上干部,和第二军暂代军长罗富强正对面的便是苏联西南方面军总司令崔可夫元帅,坐在崔可夫周围的也基本是元帅军衔。桌角边才能看到几个大将,因而隔着一张会议桌,两方的军衔差距可谓是“鸿沟巨大”,少将和元帅对话、上校和大将对话。这中苏两军之前的第一次联合作战会议真可谓是别开生面。

    围绕中央会议桌,四周还扇形布置了一些桌椅,都是苏联西南方面军师旅级别军事主官的坐席位置,中将少将也不少,但他们显然不够坐到正中央去的资格。所以虽然眼瞅着中方最大的也是少将,自个儿还中将上将啥的,却也只能悻悻然的坐在周围估计也只有旁听的份儿,不过即便是这样。不少苏军将领们脸上也浮现出了久违的喜色,看得出所有人都对中国陆军的到来充满了希冀。

    由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放了一枚大炮仗。炸得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联军政体系几乎轰然崩塌,以至于如今的苏联西南方面军、战略预备军和远东军等都严重匮乏相关统领人才。像基本是鸡肋的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和苏联西南方面军参谋长都是一个人,也就是今天主持此次中苏两军联合作战会议的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大将。

    大将在苏军的军衔制中地位也比较崇高的,一级集团军军长往往才能够得上大将军衔,而作为西南方面军的作战参谋长,而且还得兼任鸡肋的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其实已经可以授予一个元帅军衔了,但谁让希特勒在莫斯科扔了一颗原子弹,把整个苏维埃的核心都给一锅端掉,如今以军代政暂时担任总书记的朱可夫显然有授予军衔的能力,但没有这个权利,连战争国防委员会都在核爆炸中没了影儿,朱可夫的总书记位置没有得到承认,授衔的事情只能搁置再议。

    论指挥作战实力、论军事天赋、论统筹能力,其实朱可夫和华西里夫斯基是不分上下的,都是斯大林在世之时所寄予厚望的统兵大将之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对华西里夫斯基更为信任,尤其看重他的组织与调度能力,斯大林要逞凶自己组织莫斯科战役之时,其实大部分的战略和战役计划都是让华西里夫斯基来完成,包括参战各部队的指挥协调、物资和人员调配等也由他来完成,直到莫斯科被核攻击之前,华西里夫斯基也在积极的为斯大林调兵遣将奔劳不休,所幸的是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他正好赶到萨马拉来找崔可夫“借兵”,结果自然是借兵不成,反倒捡了条命,也成了苏联高层人物中,为数不多的“幸运儿”。

    坚定的意志、正派的作风、谦逊的品德,在苏军内部声望颇高的华西里夫斯基,得知莫斯科遭受大难之后又在崔可夫的劝慰下留在了萨马拉,而为了避免莫斯科遭到致命核打击一事在苏军内部造成太过于严重的负面影响,依然还顶着斯大林任命的莫斯科战役总参谋长一职的华西里夫斯基紧跟着就前往了远东,稳定了远东军的局势之后亲自担任起了远东军的总司令,并在返回萨马拉“求助”于崔可夫,希望崔可夫能够借出一些兵力和物资给远东军,以加强远东军的实力,避免在危难之际,小日本突然发难在远东登陆威胁苏联后方。

    堪称是老好人的华西里夫斯基当时还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苏联三大“军阀”,还浑然不知危险的来到萨马拉向崔可夫求助,这可让崔可夫发自内心的感动了,内心深处的那么一丝丝罪恶念头也终于打消掉,当即就与朱可夫取得了联系,坚定不移的站在了朱可夫旗帜下,由此才有苏联战略预备军和西南方面军在下诺夫哥罗德至萨拉托夫防线共同作战的大好局面,这才有朱可夫出面“请”来中国军队参战的大好时机。这才有华西里夫斯基来担任西南方面军参谋长主持中苏两军联合作战会议的今天,因为崔可夫也很看重他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强大而又神秘的中国陆军打交道,崔可夫显然更加信任号称苏联版“韩信”的华西里夫斯基。

    华西里夫斯基也可谓是压力山大。从临危受命担任西南方面军参谋长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到,他才基本理清西南方面军的杂七杂八事情,中国陆军来了,而且人家也不摆阔、不做作,架势都大得吓人,用个别军官的话来讲,人家的拉屎的茅厕都是车载移动式的。炒菜做饭也都是野战炊事车,更别提什么作战装备了,而且对面的编制规模、装备配置战斗能力、物资损耗等等,华西里夫斯基都不清楚。以至于承担接待任务的萨拉托夫守备司令部闹出了供电供水不足的冷笑话出来。

    所以,华西里夫斯基在会议召开前的几个小时里,领着一帮参谋和几个翻译,和共和国陆军第二集团军方面的联络官“谈判”了好几个小时,之所以是“谈判”而不是交流。原因就在于对方始终藏着掖着不说实情。

    华西里夫斯基几乎都快发疯了才算搞到了一些情况,对中国陆军一个满编制的重装集团军有了一些了解,当然不了解则罢,了解之后反倒唏嘘不已了。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一支装甲集群,的确。全员全要素的第二集团军以苏军的建制判定,已经算得上是一支装甲集群了。而且令人称奇的是,对方竟然还有一支大量装备各型直升机的空中突击旅,还自带了炮兵旅、防空导弹旅等等,比起一个满编建制的苏联装甲集群,都显得有些更为强大。

    自己的部队吃饭都成问题,能够勉强保证作战物资供应就不错了,千里迢迢赶来助阵的盟友却是高度的机械化,而且还是什么闻所未闻的数字化重装集团军,反正给华西里夫斯基的感觉就好比自己还是刀耕火种的农民军,对方却是吃喝拉撒睡都能在马背上的蒙古骑兵大军,甚至差距还远不止如此,所以对于这么一个强大如斯的友军到来,华西里夫斯基是应该庆幸呢?还是应该羡慕呢?他没法去思量这些,因为崔可夫冲他略略点了点头,示意会议可以开始了。

    与十号晚上崔可夫等一行人前往参观的共和国陆军第八机步师师部不同,根本没有什么先进设备的苏军方面为了召开此次会议也动用了一些高级设备,以避免又是纸质地图又是实物沙盘的乱糟糟,搬出了三台共和国进口的商用电脑和一套含投影仪、幕布的投影系统,一台电脑用来与投影系统联动进行相应的图片播放与展示,另外两台则分别提供给双方的会议记录员文档记录所用,但中方的那台并未用上,对方的记录员直接在会议桌上摆上了一台军用级笔记本电脑接上220v电源就行了。

    华西里夫斯基按照基本的礼仪,虽然是苏联方面的大将,但站定后也向周围敬了一个军礼,随后才示意投影仪开机,一阵轻微的嗡鸣声后,大功率照射灯射出了一道光线直打投影幕布上,众人齐齐转头盯着幕布上投影显示的画面,是一张苏德战争态势图,以东欧平原为中心的这张态势图大部分都被代表纳粹德国的黑色所侵袭,留给红色苏联的,似乎只有下诺夫哥罗德至萨拉托夫这点儿苟延残喘之地。

    都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华西里夫斯基心里还是没底的,中国陆军大老远的赶到萨拉托夫助战,来得最早的第八机步师也都才休整适应不到四天时间,可战争的形势又十分的迫切,中国陆军这把好钢到底该不该用在刀刃上,急匆匆的就让别人替自己挡住德军进攻显得太草率且没有礼貌,地方都还没熟悉就让别人替自己开打,更有谋害他人之嫌,而如果让苏军自己继续硬抗一段时间,让中国陆军的参战部队休息休息熟悉熟悉再说,华西里夫斯基心里更过意不去,这时候的苏军不管是朱可夫的还是崔可夫的部队,都基本到了咬牙坚持的最艰难时刻。再硬抗,牙崩掉不要紧,全军崩盘才罪过。

    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据说是中方最高级别人物的第二军暂代军长罗富强少将,华西里夫斯基正视了一下这个比自己还要年轻许多的中国将军。共和国建国都才不到二十年,军队的年轻化是正常的,可在苏联就不同,建国完但军衔制特殊,元帅、将军多得很,所以共和国的将军更值价是理所应当的,华西里夫斯基很重视罗富强的态度,后者也没有避开眼神交汇。同样也是微微点头,算是回应了会议可以开始。

    华西里夫斯基拿起了准备好的指挥杆,来到了投影幕布前,指着地图上很显眼的一个图标——萨拉托夫。说道:“首先,非常欢迎来自中国的陆军第二集团军军长罗富强少将一行列席此次联合作战会议!”

    一阵掌声很快响起,中方将领刷的一下集体站起身来向四周敬礼,而鼓掌的苏军将领劲头十足,掌声激烈得都有些轰鸣。足足持续了两分钟许才告一段落,而重新发言的华西里夫斯基也收起了笑脸,很正式的用指挥杆在幕布前虚画了一条线,说道:“日前。德国陆军北方、中央两大集团军群正对我下诺夫哥罗德至萨拉托夫防线发起进攻,受益于5月5日共和国空军对德实施的纵深轰炸。近日德军暂停了攻势,采取龟缩防御态势。暂时停止了对我方防线的进攻。”

    华西里夫斯基的介绍是从德军的进攻部署开始的,这一方面当然也是共和国参会将领们最为关切的,苏联和德国之间交战多时,虽然苏联方面始终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但就好比挨打,挨的次数多了,也自然熟悉对方套路了,在这一方面苏联显然不仅仅是挨打这么简单,他们对德军的了解也随着交战次数的增多而显得丰富。

    根据苏联方面的情报显示,苏联西南方面军的进攻之敌也就是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在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下,其进攻部队从最开始的第四、五、八三个集团军增加到了高潮时期的五个军,再到如今遭受了共和国空军突然轰炸之后,进攻部队全线龟缩防守,和苏军的防御线基本保持了一条“对峙线”。

    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兵力雄厚,除了有阿尔贝特?凯瑟琳元帅的第二航空队,以及仆从国罗马尼亚的三个步兵师和一个轻装甲师,作为辅助兵力鼎力支持之外,主力部队有十个满编建制的步兵集团军、五个摩托化集团军、一个装甲集群,当然不满编的第42集团军是集团军群直属部队,类似于“警卫部队”的性质,基本不可能会参与到进攻或防御中来,暂且可以不加考虑。

    而随着华西里夫斯基的深入介绍,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部署也清晰了,本来这一场以彻底肃清苏联残余抵抗力量为主要作战目的的战役,在德军看来也就是两大集团军群联手完成的一件小事儿罢了,他们根本没有把苏联剩余的西南方面军和战略预备军放在眼里,随便抓到一个德军士兵一问都知道,德军从上到下都喊出了一个月彻底战胜苏联、两个月对峙中国的口号。

    德国人把主要的战争心思都放在彻底干掉苏联之后如何对待号称世界第一综合国力强国的共和国身上,是和他们的盟友日本东西夹击呢,还是他们独自力拼共和国,他们需要时间思量清楚,而苏联方面也不不可能探知到更深入的情况,但可以见得的是,德军的进攻本来是抱着很大决心和必胜信念的,如果不是中国人在关键时候给他们关键的后勤来了一顿疾风暴雨似的狂揍,那么,所谓的苏联国运防线也就是最后的抵抗战线,其实基本已经被洞穿了。

    如此一来,其实就不难看出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当前的部署了,他们是从进攻状态急忙转为的暂时龟缩防御之态,所以基本部署态势还都是进攻的架势,因而其部署沿袭了其一贯的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纵深作战风格,也就是步兵集团军实施中心进攻牵制苏军主力,其左右两翼机械化部队完成快速突击形成穿插迂回,其战略打算就是在步兵部队和装甲部队的合力之下,完成又一次空前的大包围作战,就像他们在东欧战场上所完成的那样,基辅如此、斯大林格勒也基本如此,大多数的包围作战之所以最终演变成了城市攻防战,也就是因为他们完成了大包围,作为瓮中之鳖的苏军不得不龟缩到城市负隅顽抗,所以德军才不得不每每都要折腾城市战,直到在莫斯科城里失去了耐心,一颗原子弹搞定完事儿。

    态势图很清晰的呈现出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部署态势,其十个满编建制的步兵集团军在暂时的防御对峙线上展开了足足六个军,咋一看还以为是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会儿,要深挖战壕搞长期对峙来着,实则不然,因为德军在两翼也就是北侧的突破重点、和北方集团军群的结合部位置布置了两个个摩托化军,南线与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交际的地方还虎视眈眈的侯着两个摩托化军,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和另一个摩托化军则在冯?博克充当王牌,关键时候显然就会在苏联的薄弱环节实施强力突破,更为恐怖的是,冯?博克手里还有四个步兵集团军。

    敌人基本算得上是货真价实的百万大军,而且还不加北方和南方两大军群,而苏联西南方面军加上预备役和民兵等凑合在一起,也不到对方的半数,更为悲催的是,苏联西南方面军的四个步兵军和一个装甲军其实很多都是临时征召而来的兵员凑合而成,真正称得上有战斗力,凑合凑合之后还不到八个师。

    而反观德军的步兵集团军,动不动就是三个步兵师外加一个警卫师的四师建制规模,稍微夸大一下,人家十个步兵军可就是四十个步兵师了,又有一个装甲集群助阵,还外带五个摩托化集团军,那凑合凑合的高素质作战兵力,显然远远不止苏联这边的八个师之数,三倍乃至四倍都有余。

    敌人兵多将广实力强大,之所以近期停滞进攻之势皆是因为后勤补给问题所致,华西里夫斯基不用一旁人参谋讨论,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大胆的推论德军的后勤恢复时间顶多一周,一周的时间,素质相当吓人的德军后勤部队尤其是那些铁道兵们,就能够把梁赞的火车站重新复原而且估计经过共和国空军这么一轰炸,他们还省得强制拆迁掉周围的一些建筑,进而扩大了使用面积了。

    同样麻烦的还在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他们的后勤补给本来一开始是要和北方集团军群凑合着在梁赞热闹热闹,但经过这么一个教训后,他们显然会加速完成基辅至利佩茨克战略物资运输铁路大动脉的抢建工作,而且目前德军后勤部队已经在大量的频繁的转运物资,哪怕是运力不大的公路,德国人也忙得挺乐乎,他们似乎也知道共和国空军来潇洒了一圈儿,共和国陆军显然也会赶来凑热闹了,等待了太久的中德大战即将打响,他们显然不会觉得“人生寂寞如雪”了。

    所以很现实的问题就摆在苏联人面前,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德国人在后勤受挫之后重新整顿并大力恢复,攥紧拳头的准备要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可惜他们没有强大的空中实力,没法去对德军后勤实施致命打击,连骚扰都没那个能耐,只能看着恨着,同时还担忧着德军如此庞大的兵力规模与先进装备和高出自己一截的战斗力,只要后勤补给重新畅通大难必然到来这是肯定的,可除了逆来顺受,苏联人还能怎么办?祈求上帝在六月飞雪制造寒流阻塞交通迟滞德军进攻吗?显然,他们还不如寄希望于中国人,看看这些“少爷兵”们能不能逆天的干出一些大事出来,看看号称“世界第一综合国力强国”的中国与名曰“欧洲第一军事霸主”的德国,到底谁更牛叉!(未完待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