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仕途春秋

正文 第二四五章 纠察大队

    成延顺分管劳动人事,随着经济发展,违法用工、用工纠纷、雇佣童工、非法娱乐服务用工、违法解聘等情况越来越严重,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县实际,经县委常委会议决定,劳动局成立劳动用工纠察大队,意在把企业放任自流的用工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

    县长办公会根据县委常委会的决定,规定劳动纠察大队编制五人,由劳动局一名副局长兼大队长,设一个正股级副大队长,三名工作人员,成延顺叫秘书小刘通知劳动局廖局长过来商议一些具体问题。

    廖局长来成延顺办公室,成延顺正通电话,工商局反映,一伙传销分子潜入新民县城,正在一个居民小区搞非法传销活动。

    成延顺电话上说:“传销这事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坚决打击,不能让这些人破坏了新民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

    工商局电话说:“传销分子人多,有相当部分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单凭工商局的力量恐怕对付不了,需要公安局支持。”

    成延顺说:“你们给他们联系就是了,怎么找在我这儿来了?”

    工商局电话说:“我们联系了,公安局回答正在严打,抽不出警力。”

    成延顺问:“你们采取行动没有?”

    工商局答:“没有。”

    成延顺生气的说:“打击传销活动工商局是主体部门,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利应该有独立处置的能力,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动用警力!”

    成延顺电话收了线,平定下情绪,与廖局长商量组成纠察大队的事情。

    成延顺说:“成立纠察大队的目的意义、工作性质已经清楚了,现在主要是大队长、副大队长人选和选拔工作人员的问题,我想听听廖局长的意见。”

    廖局长浓眉毛小眼睛尖下巴,有点像共和国曾与孔子齐名的**样子,他用揣测的目光看会儿成延顺,说:“成县长,这是新成立部门,即将开展新工作,现在我心里还没有底,我的意见领导决定,下面遵照执行就是了。”

    成延顺说:“部门虽然是新的,但是你们的执法依据没有变,执法程序也没有变,只是加强了执法的力度和执法的经常性、长期性,作为部门领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应该有这方面的超前意识。”

    廖局长连忙点头称是。

    成延顺问:“根据县长办公会决定,你们局一个党组副书记、两个副局长、一个纪检组长,谁担任纠察大队长适合呢?”

    廖局长见问,呈思考状,一会儿,专注的神情看着成延顺:“秦副书记政策水平、工作经历、看问题的能力强一些,但是,他遇事不表态,绕圈子,执法这样严肃的工作交给他,恐怕……”

    成延顺不看廖局长,不说话,人严肃着一张脸,显露出不满的表情。

    廖局长见成延顺不接嘴,说:“罗副局长到想干事,可他脾气急躁,官不大,动不动训人,法律法规政策水平也有问题,平时生活也不检点,喝酒、打牌、进娱乐城,执法工作交给他,能够放心?”

    成延顺不看廖局长,阴沉着脸,不满表情加剧。

    廖局长见成延顺不接嘴,只得接着说下去:“齐副局长各方面素质好一些,但年龄要到点了,况且只有初中文凭,平时也不注意学习,根本不懂什么叫法律法规……”

    成延顺听着听着明白了,廖局长想当纠察大队长。

    成延顺知道,政府部门执法说穿了体现的是行政执法权利,政府的这部门那部门,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许多部门剩下的权利就只有盖图章了,包括他这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如果不是管得着部门官员的帽子,他的话谁听,他能指挥动他们,说穿了,管住了人就管住了一切。

    成延顺计上心来,说:“你讲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些,我个人认为,你才是最适合任纠察大队长的人选……”

    廖局长搭腔道:“还是成县长了解我。”

    “那样的话,”成延顺眼睛盯着廖局长,“根据县长办公会决定,我得向县委推荐劳动局长人选,说真的,要找个正职科局长,给你找个纠察大队长一样有时还挺伤脑筋。”

    廖局长脸现尴尬的表情说:“那是,那是。”

    “所以,”成延顺一锤定音的表情,“为了郑重起见,我的意见由齐副局长任纠察大队长,为了弥补执法专业的不足,从其他单位调个学法律专业的年轻同志担任副大队长,这样年岁、知识、短期、长远问题都解决了,你说是不是?”

    廖局长见成延顺表了态,无法挽回,只好说,还是成县长站得高看得远,解决了纠察大队最为迫切的组合问题。

    廖局长走后,成延顺立即通知人事局长,叫把有法律专业毕业和正在学习法律专业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给搞个情况统计送过来。人事局长问,公、检、法三家要不要,成延顺说不要。

    不一会儿,人事局的统计表送过来了,表上果然有马晓莉的名字。成延顺记得问过马晓莉,大学毕业后有没有继续深造学习,马晓莉说在函授法律专业。

    成延顺拨通阎县长的电话,说了成立劳动纠察大队廖局长的态度,担心今后工作开展不走有名无实,他的意见由齐局长担任纠察大队长,从其他单位提拔个年轻的、懂法律知识的同志任副大队长,齐局长卸职后劳动纠察大队的工作也好有延续性。

    阎县长说:“廖局长刚才找过我,说劳动纠察大队成立后,应该重视组成人员的问题。”

    成延顺说:“廖局长也找过我,听他意思他想兼任纠察大队长。”

    阎县长说:“我也听出他话的意思了,我明确表态,有关人员问题,劳动局没有适合的,就从其他单位调,他没话说了。”

    成延顺说,那我就按原来决定的意见办。阎县长说,好的。电话收了线。

    成延顺想想,这事还是给钟书记汇报下为好,廖局长说不定已经找了钟书记,还不知给钟书记说些什么了呢。

    廖局长是钟书记调到新民后提拔起来的,比成延顺先任科级一把手,他是钟书记战友的妻弟,钟书记的战友在另一个市任副市长,有些背景。成延顺知道这个情况后对廖局长比较客气,工作上什么事都依着他,反到养成了他不管什么事情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脾气。

    成延顺拨通钟书记的电话,说,钟书记,我是延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