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神马浮云记

正文 (三九五)选择

    浓密的双眉下,两道目光盯着尾窗外海面,数十艘外观华丽的战列舰,棕黄色的舰体上涂了红、蓝、灰等各色的漆,饰以雕饰和鸟、兽、鲸等船艏像,正在长安号四周的海浪中悠悠浮沉。

    在稍远的南面海域上,被随机抽调出来的昭武、无畏、光荣、天王舰各一艘,金刚、远山、苍鹰、红鹳舰各二艘正在南北朝向地排成横列,准备对着海面进行速射的演练,以此来判断远征军的状态。

    两日前,胡冀湘收到了侦察船的消息,说西洋联合舰队已于一个月前已攻下了大地岛上长岛国南端的港口归宁,目前正集结于港中。

    侦查船来到大地湾,眼见西洋舰队游曳于大地海峡内,不敢进入,便于夜间在长岛东部靠岸,通过陆地的长岛国国府取得了联系。长岛国国府言本国连同郑国、蔡国的水师,以及美洲海军残余的十来艘战舰、东美洲公司的十来条护航舰与六十余条商船,已推举郑国水师提督代贤继为帅,并统领着舰队退入到九道湾海峡内御敌。

    至于联合舰队的战力,则是内含一级舰四艘、二级舰八艘、三级舰十几艘,又有相当于西洋一、二级舰的无畏舰、光荣各两艘,相当于三级舰的天王舰三艘,合有战列舰约九十来艘,战舰总计二百一十几艘。西洋人在攻取了归宁港后,并未向内陆进军,也未继续去攻打郑和城或进入九道湾海峡,而是在港内抛锚停靠,似乎就是专门等着远征军的到来。

    九十来艘战列舰,二百一十余艘战舰,估计总吨位为十四万吨,水兵八万多人。西洋人能在西海岸集结起这么强大的一股海上力量吗?西洋人的战舰群里有缴获来的宋舰五十余艘,他们的从中美陆地上转移到西海岸来的水兵们真的把这些船都填满了吗?

    驸马赵图给皇帝上过一道折子,言中涉及到了西洋战舰的射速问题。皇帝将这个情况告知了枢密院,枢密院又在公函中转告了他。但这条消息来得太晚,大军临行前他又太忙,于是直到舰队启航后才把叶锐喊来求证。

    和叶锐的谈话让他突然得知了一条从来都被枢密院所忽略了的情报,那就是西班牙最烂的加勒比海舰队近几年来都在不停地扩军。据叶锐转述赵图的妻妾里贝卡之言,说加勒比海舰队长期都在以西班牙正式海军五成的军饷来招募美洲的混血儿、土著甚至女人入伍,两年前就有了二万人的规模。

    枢密院忽视加勒比海舰队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这只舰队一共就只有三、四十条被其它海军所淘汰下来的破船,根本就没战斗力。但如果他们是用这些破船来训练新兵,又随后将这些新兵转去了新缴获的宋舰呢?要是这样,德阿维莱斯的二百多艘战舰就恐怕不是虚张声势。同时,又可以推得这么个结论,西班牙为这次偷袭长滩港下足了功夫,多年前就在开始为此悄无声息地做准备了。再往下推,等在大地湾的联合舰队也绝非是绣花枕头,而是铁板一块。

    在远征军这方面,离开长崎不到一月,中途就有侦查船来报,说夏威夷已告失守,西洋人的舰队击溃了那里的宋军,焚烧与破坏了码头、仓库。现在,整个美洲北方的西海岸就只剩下了大地湾这么个可供远征军修整与补给的地方了。

    聊以自*慰的是大地湾内三国诸侯水师无忧。对于九道湾海峡的地利,胡冀湘还是有信心的。那里海道弯曲狭窄,又有海岸炮台的支援,对强攻者极其不利,只要将水面用沉船之类的障碍物填塞起来,西洋人是打不进去的。

    在枢密院和胡冀湘本人的预想里,西洋人定然是集结不起一只可以正面阻挡远征军的舰队,远征军便可以从从容容地开进大地湾。经过一段时日的休整后,再伙同着三国诸侯的舰队出海寻找西洋人决一死战。

    可现在的情形有变,西洋人公然地堵在湾口,摆出一副想马上和远征军决战的架势。这种状况下,产生了几个问题:一,九道湾海峡的水道被封住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在西洋人进不去的同时,三国诸侯水师短时间内也就出不来了,无法与远征军双面夹击西洋人;二,就算是诸侯国水师无忧,但西洋人所想取缔《内海条例》的战争目的是对他们也有利的,如果没有人督战,单凭自觉自愿能让他们主动出击吗?三,西洋人凭什么敢和远征军决战,他们所依仗的是什么?他们只有二百多艘、总计十四万吨的战舰,和远征军差得老大一截。以寡敌众是海战的大忌,双方的实力对比好比是一艘七十四门炮的天王舰与一艘四十六门炮的远山舰决战,炮火的悬殊超过了三比二,在炮战中处于火力劣势的一方会迅速地崩溃。除非是在他们看来,远征军已疲劳得不堪一战……

    诸多的疑问一起涌上心头,纷扰繁杂,胜或负,天堂或是地狱,十七万将士的光荣还是性命,就取决于他最后的定夺。

    “大帅。各舰已准备完毕。”长安号舰长刘明操入来禀报。

    “开始吧。”

    胡冀湘头也不回地说。抬头望向南面海域,十二艘远征军战舰已收帆抛锚并开启了所有的炮门,将黑漆漆地炮口对向海面。战舰的排列法使得他从所立之处就能方便观察到它们开炮时的状况,通过炮口烟雾的扩散而对其射速有个大致的判断。

    刘明操领命推出。很快,长安号发出旗语,第一波齐射在轰隆隆的炮声中打响。

    第一次齐射是有备而为,第二波射击陆陆续续地发出,胡冀湘对着身边的座钟掐着时间,炮舰的八斤炮因为炮口短、弹丸轻而打得最快,在一分半钟左右发出了第二炮,巡洋舰的十二斤和十六斤炮在二分钟上下发出了第二炮,战列舰的二十二斤炮在二分半钟后才发出了第二炮。

    在驸马赵图有关西洋战舰射速问题的建言中说西洋人的二十四磅炮,也就是十六斤炮最快能达到每分钟一发的射速,平均一分半一发,的确是出乎了枢密院的意料。在此之前,普遍以为应该是两分钟上下,和第一、第二轮十六斤炮施射间隔相似,也是大宋海军操典上的射速要求。但西洋人的射速是平均速,适才的射击是初始速,后面能不能维持住二分钟的射速,有待观察。

    第二波的射速尚可,如能维持这个射速一个钟头,就是说战列舰的十六斤炮可以在一个钟头内发射三十轮,远征军便还是可堪一战。

    五百多艘舰船之间的大对决、大混战,敌我战舰相隔只有数百、百来、数十甚至近身肉搏,什么航海术、操船法都不怎么管用了,甚至火炮的精准度也不重要,隔得那么近,怎么打都有,只有射速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假想在海上与西洋舰队进行炮战,就算西洋人在射速上有优势,但远征军对手在战舰数目上的比例大致是三比二,舰炮数目更要超过这个比例,加上远征军的大舰比例多,大舰多意味着防护好,如长安号的水线船壳防护厚度达到了四十六吋,相对的薄弱之处也有三十四吋,西洋人的炮术再怎么厉害,最终还是要败在装备的差距上,远征军起码也能打个不胜不败的局面。大地湾里还有诸侯国的舰队,远征军能和西洋人的初战打个不胜不败就是西洋人输了。

    打完第三、第四轮,速度明显地减缓了下来,胡冀湘的心开始往下沉了。发射到第八轮时,他再次算了下时间,炮舰的八斤炮已经拖至到了二分钟以外,巡洋舰的十二斤和十六斤炮拖至到了三分钟,战列舰的二十二斤炮四分钟还打不出来。越往后来越差,二十二斤炮往往要五分钟才能射出一发。到最后,胡冀湘已经懒得去计时了,最关键的二十二斤重炮半天才能看到其炮口喷发一次硝烟。

    很明显,长时间的航行已经消磨了水兵们的体力,他们训练不足的缺陷在炮弹的装填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何况,还没到真正需要开战的时候,一个月后的大地湾决战,他们将会是更加地不能胜任。

    胡冀湘转过了身子,脸色变得铁青。两个没料到令他此时的处境进退维谷,一是没料到自己的兵竟然如此不堪,二是没料到西洋人竟然堵在大地湾外以逸待劳。

    兵不堪战!如之奈何?

    他的对手是德阿维莱斯,十八年前开始独自领军,逐渐从西班牙海军中崭露头角,累积战功而获封侯爵。对于这样一名西洋国的将领,枢密院的海外司自然专门针对于他立有文档。文档上云:此人自二十八岁时开始接手一只含有一艘六级舰、二艘七级舰的小舰队以来,生平十余战,从未吃过败仗。十一年前的西西里大海战中,他展现了自己勇猛的一面,率领着一只十五艘船的舰队突入敌阵,将奥斯曼海军拦腰切断,为大战的胜利立下头功;七年前在莫桑比克海峡,奥斯曼海军得到了有关他的舰队航行路线的情报,派出了六十余战舰组成了一南一北两只舰队,想把他的一只含有二十八艘战舰的舰队堵在海峡里,从而达到围歼的目的。可他则是凭借着惊人的直觉与预见力,事先猜中了敌军舰队的意图,先向北击溃了北面的敌军,再乘胜向南与对手大战一场,两战俱胜,被诩为经典之作。

    勇猛、直觉与预见力,使得德阿维莱斯做出了率领联合舰队等在大地湾静候远征军的决定。

    此时,摆在胡冀湘面前的至少有两个选择:其一,率军南下到北纬三十度以南,借着和缓的东北信风回军长崎;其二,不顾一切地赶去大地湾与联合舰队决一死战,双方都倾其所有并孤注一掷,一铺赌它个输赢。

    如果采取了第一个选择,远征军是无忧了。今年的兵没练好,明年练好再来,以大宋的国力,只要把兵练好了,谁又能是对手。可没有人会理解他撤兵的理由,而是会将“逃跑”、“怯弱”之类的罪名加于他头上,军事法堂也饶不了他。可以预见的是,他会因此而身败名裂,永远不得翻身。

    如果采取第二个选择,胡冀湘甚至可以抛下运兵舰与辅助船只,率领纯舰队于十几日里赶到大地湾与西洋人火速展开决战。但速战又能有几分把握呢?扪心自问,胜算很低。

    换个方式来思考。如果这三百艘战舰都是由严格按操典训练出来的水兵来驾驶的呢?那胜利恐怕就只是囊中之物吧;如果仍只是这群兵,只要他们恢复了疲劳,比如是处于刚从长崎出发时的状态,胜利也许是仍然值得期待的吧。

    如果能有一个办法,可让大军在经过充分的修整后才与西洋人决战,那无疑是个最佳的第三选择。

    但是,能创造出这个第三个选择的机会、条件和地点又在哪里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