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迎春来

正文 186、以情晓之

    186、以情晓之

    不一会儿,秋梓便匆匆回来,笑道:“我去的当儿,恰巧碰见大爷和那颜姨娘从里头出来,大爷一脸的沮丧,颜姨娘还红着眼圈儿,想挨了老太太一顿好骂,听说大夫人被老太太留下了,说要在府里小住几天呢”

    林若华点了点头,随即站起身来,吩咐秋梓照顾林菁华兄妹,自己则领了淳静往喜福院而去。

    才进院门就看见赵世开正在廊下跟赵明远的大儿子赵成交待什么事情,赵江手里还拿着厚厚一叠卷宗,赵世开看见林若华进来,便挥手让赵江赵成两个退下去了。

    怪不得秋梓说赵世开喝了酒,林若华远远就见他面色泛红,一双眸子亮晶晶地,似星辰般闪耀,看起来气色不错。

    赵世开也迎上两步,笑吟吟地说道:“还是你有法子,竟让世丰到如意园去了,这下我便放心了。”

    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酒气,林若华微微沉了脸,轻声说道:“侯爷能放心,妾身却放心不下,这件事,虽说是侯爷一时失手,可毕竟是一条人命,世丰那里,侯爷也应该跟他好好谈一谈,再跟他赔个不是,也好让他心里好过些。”

    听着林若华用这样不容置疑的语气跟自己说话,赵世开微微一怔,片刻才道:“是我疏忽了,此事……我与文宣商议过了,决定从长计议。”停了停,又道,“咱们进屋说吧”说着伸手扶了她的腰进屋。

    赵太夫人正歪在榻上与方氏说话,一眼瞥见赵世开,便道:“快来见过你嫂子。”

    赵世开上前施礼,方氏忙还礼不迭。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宫里可有消息传出?”赵太夫人向赵世开问道。

    见老太太不避方氏,赵世开便回道:“方才去了韩相国府上,他新添了男孙,十分高兴,便留我小酌了两杯。您放心,我没醉,只是有些上脸。”却不提宫里有没有消息。

    赵太夫人便也不再追问这事,只笑道:“韩相国新添了男孙?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没听说?”

    “今早才落地的,这会儿应该开始往各家报喜了。”赵世开道。

    赵太夫人看了看方氏哭花的脸,便叫过云缣领她下去梳妆。等两人出去,她这才问道:“是不是宫里传出什么不好的消息了?”

    赵世开沉吟一下,便道:“圣上龙体已然病入膏肓,太子继位已是情势所趋,韩相国流露出来的意思,也是支持太子登基,只是朝中一帮顽固之臣仍要高氏临朝听政。”

    “啪”地一声,赵太夫人在炕桌上击了一掌,轻声骂道:“这帮糊涂东西,太子年已及冠,何须高后临朝听政?难道还想学那武则天……”

    话音未落,林若华忙笑着打断她的话:“老太太别动怒了,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呢,咱们也犯不着这么着急不是?再说太子那儿还有那么多皇叔皇伯们,又岂能容这皇位落入别姓人之手?”她说得甚是低柔,还直拿眼往门外瞅。

    赵太夫人自是明白她的意思,当下也就缄口不言。

    林若华看了看赵世开,接着又道:“有件事,妾身有些想法,想与老太太和侯爷商量,希望你们能答应我的要求。”

    “什么事?”赵太夫人转头看着她,“别学人家拿腔作势,有什么话只管说就是了。若是合理的要求,我也不会拦着。”

    林若华笑着,再向赵世开问道:“老太太都答应了,侯爷怎么不说话?”

    赵世开便笑道:“老太太答应了也就是我答应了,又何须再问我?”

    林若华这才正色说道:“是关于高夫人的事……妾身想着,能不能别将此事张扬出去?”

    赵太夫人的脸色微微沉了沉,旋即问道:“怎么?是不是世丰在你跟前求情了?”

    “其实,此事与世丰,并无干系。”林若华斟字酌句,缓缓说道,“她母亲所作所为都瞒了他,况且他也不过是个孩子,这几日哭闹,想是憋得心里难受,也别无其它的意思。再说若将此事张扬出去,老太太和侯爷仔细想想看,其中的利弊,孰轻孰重,还请三思。”

    赵太夫人沉吟片刻,方才说道:“此事原系太子要铲除高洪而临时起意,张扬出去,最多开儿摊上一个‘误杀’的过失,于赵家,也无利弊之轻重,不过能籍此除掉高洪,也等于是助了太子一臂之力。”

    赵世开闻言,双眉却微微一锁,随即向林若华道:“那依你说,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林若华想了想,便道:“不知侯爷还记不记得当年高洪强抢我父亲侍妾李氏的事?”

    赵世开顿时眉头一展,“你是说从这里下手?”

    林若华点了点头。

    “是了,太后那里不是还有高洪当年强买林丫头的那纸契约么?这个也能用得上”赵太夫人随即说道,片刻又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林若华,声音变得更低缓了,“只是,这样一来,把林丫头就推到前头去了。她一个弱质女流,再说又有了身子,倘若要上公堂对质,可不太好。”

    林若华心里早就酝酿着这个主意,听赵太夫人说完,便微笑道:“老太太别担心,这太子不是还没继位么?到那时我已生下孩子了。咱们也别太着急,等太子继了位,基本稳定局势,此时不待咱们动手,自也有人先动了。咱们跟在别人后头,既不做那出头鸟,也不作马后炮,于太子来说,也是相得益彰,利多于弊,可谓一举两得。”

    赵世开不禁呵呵一笑,伸手揽过林若华略显臃肿的腰身,柔声说道:“也好,等太子登基之后,咱们再闻风而动。”目光落在她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怜惜:“只是委屈你了……”

    “只要侯爷和老太太心安了,妾身也才能心安。再说为赵家尽一些微薄绵力,也是妾身份内之事,说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林若华浅浅一笑,“若是老太太和侯爷觉得此计可行,那高夫人的事,是否就能如我所说,暂时不张扬了呢?”

    赵太夫人点着头,笑道:“你这架式,并不是跟我们商量来了,竟是来跟我们谈判的来了?这可不是做生意,也用不着如此讨价还价的,就一口价,听你这一回”

    林若华顿时松了口气,转头看着赵世开,笑颦如花。

    赵世开望着她灿烂的笑脸,只觉心底漫过一阵暖意。这个小女人,总是那么善良。为了不伤害赵世丰,绞尽脑汁想着法子,竟不惜让自己抛头露面。但愿赵世丰能体谅她一片苦心,不负于她才好。

    赵太夫人看两人相视一笑,也不由得笑道:“你们小两口这般恩爱就好,决不能学世长那样,这妾室纳起来都没完没了,这回竟还闹着跟我要起休书来了真是个没良心的东西,都忘了方家当年是怎么帮他的了”

    听到这话,林若华不由得想起方氏那张楚楚可怜的脸来。其实,她看那方氏,虽然脸上有泪,眼睛红肿,可眼里却没有丝毫的伤悲,有那么一个瞬间,林若华捕捉到了她的目光,竟觉得目光里有一种浅浅的恨意,让她暗叹不巳。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看来之方氏,已由爱生恨,爱极而恨极了。就算老太太劝和了,这还有大半辈子的日子要过,两个彼此不再相爱的人,又能熬过多少个日夜?方氏还年轻,风华正茂的年纪,倒不如就给了她一纸休书,让她另觅佳偶,成全另一段美好姻缘

    赵太夫人看她若有所思的表情,不禁笑道:“怎么?想起碧儿和那玉娘来了不成?你别担心,开儿不比世长,有我在呢,由不得他胡来”说着招了招手,叫她在炕沿坐下,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是个好孩子,秉性良善,我心里有数。”

    林若华自不好反驳,只微笑着应了,便说起赵世丰来:“丰儿现在如意园与英华下棋呢,这晚饭,要不要叫他和世全过来一块儿吃?”

    赵太夫人长叹一声,旋即说道:“也罢,我也老了,管不了这许多事了,往后这府里的事呀,都由你和开儿说了算我就当个聋子瞎子,吃口安静饭食就行了。”

    赵世开忙向林若华使了个眼色,陪笑说道:“老太太说的是什么话?您若是嫌孩子们吵闹得慌,不叫他们过来就是了。”

    林若华瞟了赵世开一眼,暗暗怨他不替自己解围,无奈之下也只得笑道,“这好几个孩子,也的确有些闹腾,要不,咱们就让他们几个孩子一块儿吃,我和侯爷陪您老人家吃?”她也知道赵太夫人是个睚眦必报的人,正因着高氏临死前的那些话心里犯着病,既不能把赵世丰逐出赵家,又不能把他的身世张扬出去,只怕恨得牙痒痒的,哪还有心思跟他一块儿吃饭?要不是为着大局着想,也定不会答应林若华的要求的。

    赵太夫人见林若华顺着自己的意思,想着她平日里的为人,眉宇之间,便闪过一丝犹豫。

    赵世开自是知道老太太的心思,听了林若华的话,也知她用心良苦,想着赵世丰的事儿终要解决,虽要慢慢图之,但也能趁着这个机会,先把大家的关系缓和下来,再说,当着林家小兄妹两个,赵老太太不至于给赵世丰难堪。他略想了想,便笑道:“难得大嫂过来,若华的兄弟和妹子也来了,老祖宗,咱们这一大家子,祖孙三代,正好吃个团圆饭呢您老人家怕吵,我就叫他们另支一张桌子,开两席,您看怎么样?”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