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

正文 97 过年

    97过年

    娘家的事,张太君都不瞒着子肜。子肜听了也只能劝着母亲想开些,儿孙自有儿孙福,说不定鸾丫头就有天大的福分放在那里呢,现在说这些,也太早了些。

    子肜刚回京那会儿是经常回娘家,后来张太君怕闲话太多,就轻易不让她回来,而自己经常去看史太君,顺便多在女儿那里坐坐唠唠,所以子肜并没怎么多见过这个小侄女,看见的时也抱在怀里亲亲热热的。只是那时候鸾丫头很是乖巧,也不怎么和她撒娇,所以在她看来也就是个漂亮小宝贝。只是这宝贝儿对她认生,对这珠儿元春可不认生,子肜回来还笑着对贾政说,到底是孩子和孩子亲热呢。

    后来听说宝玉抓周那会儿,这个鸾丫头就和她娘闹腾,一定要来看看这个表弟抓周。王家太太心疼女儿,就去和丈夫商量,说是上妹夫家玩,就让让吧。只是她看错了子腾。子腾在这事上说一不二,更何况那天的人一定不少,没有道理平时不让见客,现在反倒向人多的地方凑。

    结果,那天鸾丫头自然没来,子肜娘家嫂子也心神不定,早早的就回了,说是鸾丫头一个人在家不放心。其实,那天,嫂嫂早回去,不光是担心鸾丫头,还有的是因为被子肜驳了面子,脸上有点挂不住。

    宝玉果然是很可爱,很招人稀罕。那天王家太太就隐隐对子肜提了提虽然宝玉和鸾丫头没见上两面,但是鸾丫头就很是喜欢宝玉,后来没事就念叨着,这次也是想着表弟了才闹腾着要来。她自己想着,这两个孩子如此投缘,自己的闺女又是个好的,如此聪慧可人,就想着索性亲上加亲。

    子肜一听就头大,先不说孩子将来是不是头圆头方什么的,光这个舅家表亲,子肜就不会同意。如果不是因为近亲关系,她早就挺宝黛了。虽然子肜知道对孩子有些妄断,但是在血亲关系面前,一切都要排后。

    因此。她毫不犹豫地把贾政的那套话拿出来说了一遍,等宝玉十八了,鸾丫头都二十了,怎么可能等着。

    事后,子肜觉得挺对不住哥哥的。不管怎么样,哥哥从小就疼她,她不想表亲结亲,但是不该拿那样的借口唬弄哥哥,回来和贾政一说,就决定让贾政和子腾去细细说开,不要和哥哥存了生分。再者,她还多想了,珠儿和贾琏同岁,日后贾琏若要求娶凤丫头时,恐怕娘家更愿意与珠儿结亲吧?这话还是早说开早好。

    后来,除了子肜说的医书上看来的理由,也不知道贾政又是怎么跟哥哥说的,总之这事就过去了。子肜还是不放心,又给自己娘解释了半天,又让自己老娘多探探哥哥口风,是真的理解了不介意了。还是其他什么。

    老实说,张太君是没听懂为什么表亲成亲会生病孩子,这年头,表亲结亲的还少吗?也没看人家怎么样啊?只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女儿不会对自己乱说,不然,现成的听的像话的理由多了去了,为什么拿个那样稀奇古怪的理由说事呢。至于儿子那里,不用打听就知道,自己的儿子宝贝着这个妹妹呢,怎么会有其他想法?不过既然女儿不放心,那自己白问一声,也费不了什么事。

    当然最后,都是好的结果,子腾当然相信自己的妹妹的,只是对这贾政还是有点不爽的,总想着收拾收拾他。

    日子就这么甜的咸的过着,天热,子肜胃口不开,又不能老吃酸梅之类的泛酸之物。这些东西,吃的时候觉得嘴里有味儿,吃完容易胃里泛酸饱胀,不可多食。可是今天有道菜肴倒是让子肜进得很香甜的。其实也就是个小菜,酸黄瓜炒肉丝,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可子肜就是觉得好吃,因为这是她家大姑娘亲手做的第一个成品菜,就那么两小碟子,孝敬了老太太和子肜。

    子肜用得高兴,不由多吃了半碗饭。看着娘亲的高兴劲儿。元春决定继续做下去。每天想着法子给母亲开胃。子肜高兴归高兴,该关照的话还是要关照的,不管做什么事,女孩子家的手脸什么的都要保护好,咱们是大家小姐,活计要会,但不指望它谋身,别起了茧子留了疤什么的,那就是有违“容”字了。

    现在只要想起她这两个大的孩子,子肜就高兴得眼睛都要眯起来了。贾政子肜并不想把儿女按那时候的标准来培养,所以安排了许多其他的事,也亏得孩子懂事,都一声不吭的学着。珠儿虽还努力文治武修,贾政已经把外头的事当作小游戏一点点地交给了他,现在他自己公务繁忙,也就毫不脸红的给儿子安排一些游戏任务。而女儿,自己家里药铺子里的药材不但都认熟了会分辨好坏年份了,一些相生相克更是记得滚瓜烂熟,还没融会贯通不要紧,先能熟记也好,毕竟,熟才能生巧。

    暑气,逼病了府里的几个人。贾瑚,迎春,史姨娘,就是贾琮也是三天好两天到的,大方几个子嗣中,也就是贾琏还是活蹦乱跳的,一点没受热天的影响。但是老太太怕万一有事,也就不让去家学了。子肜想着,热天放暑假了,倒也是应该的。转而看看贾珠,这孩子倒是一点也没放松。记得以前子肜也问过珠儿是不是要歇个暑?贾政一本正经的问问他爹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当听说并未时,也就严词拒绝了,他父亲不歇,那儿子凭什么歇?子肜也就不管了,只在衣食住行上狠下功夫。

    等瑚大爷要不容易病愈,大家都松了好大的气。这天也渐渐往凉快里去了。

    这天是中秋,大家热热闹闹的过节。贾政也难得的有了几日的空闲,当然要好好的陪陪家人。吃了团圆饭,拜了月娘娘,夫妻俩好不容易得空说着悄悄话。说着说着就聊到了肚子里的孩子,贾政开玩笑的说:“看来要一气儿的让你生全了五个,填了原本的空。”

    子肜撇了撇嘴:“你当我什么?孩子贵在精不贵在多,咱们这几个宝贝,尽心尽力的抚养教导,也就够了,要那么许多干什么?”

    贾政倒是同意,也就不再多费口水,听着子肜拉着他闲话八卦话头转到王家时,皱了皱眉提到:“你有没有觉得那个鸾丫头有点不对劲?”

    “这还要你说。开始一两次见面还不觉得什么,只当是小孩子脾气,后来多听了我娘的话,才发觉这丫头恐怕是老乡呢。”子肜爽快地接口,“只是有点诧异,原来走哪里都碰得上老乡。”

    贾政也打趣,“这有什么,红楼恐怕早成了筛子,这会儿哪怕你说焦大是老乡,我都不觉得诧异。只是,你打算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子肜眨眨眼道:“她是我侄女,又有我爹娘和哥哥看着,还能反了天了?是不是老乡的又如何了?我只拿她当侄女疼。”

    贾政好笑的由着她,其实他也真没把这丫头放在眼里,一个小女孩子罢了,再怎样也有这子腾的面子在呢。

    一晃就晃到了年底,今年过年分外隆重,毕竟是新孙媳妇进府的第一个年头。祭祖什么的也多添了个步骤,一是祭告祖宗,荣府长孙成亲了,多了个自家人,二是请祖宗多多庇佑。

    年底的事多,有送年礼的,年底走亲的,生意关帐的,庄头上敬的,等等。李氏通没经历过,子肜也不好意思真的做了甩手大掌柜的,也就挺着个肚子忙里忙外的。珠儿元春心疼自己娘,也就跟前跟后的帮忙,毕竟,前几年,子肜就带着他们做事了。

    这些看在别人眼里都没什么想头,毕竟,瑚大*奶还是新媳妇,也只是帮着管家,这府里真正的管家太太还是二太太。可是在大太太眼中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

    在她看来,这老2家的也要权太过了,生怕权柄落入大房手里,竟然挺着个肚子出来忙活。这还不算,还把自己儿子女儿都拉出来帮忙,这算什么,难不成这荣府是他们二房的吗?真把别人当成了傻的?

    心里越想越不忿,免不了就唧唧咕咕的。她不敢在大老爷面前说,趁着李氏在她面前立规矩时就跟李氏嘀咕。李氏娘家简单,父亲又是个那样子的人,全靠母亲一力操持,她自己又平时受了父亲的教导,多在诗词上用了心,对于这些生计什么的,虽有母亲教导,但毕竟没经过什么。自嫁进荣府,谨记母亲教导,要孝敬公婆长辈,要把丈夫当作天,因此老太太大太太面前规规矩矩的,把个邢氏当作正经婆婆孝敬。此时听到这些个说法,虽觉得粗俗,但倒有几分以为然。心中不免对二太太多了几分看法。只是,她也是个谨慎的人,这些话放在心中不敢多嘴,就是贾瑚也一点点也不知道。

    贾瑚从小在老太太面前养着,听到的都是奉承好话,他又是一心向学,并不懂这些个弯弯绕绕,因此也没注意到自己媳妇的一些小心思。。.。

    更多到,地址
Back to Top